高中化学电解池电极反应再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极反应是电解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解的核心内容,既
  是
  教学重难点,更是高考命题热点。对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传统模型——“迁移放电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视角,即在氧化还原反应视角下构建电极反应——放电迁移型,可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电解池电极反应书写及判定的问题,给高中教学以启示。
  [关键词]电解池;电极反应;氧化还原;放电;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5402
  电解原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而电解是在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强制性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见其核心思想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电解理论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物质的制备、提纯,环境的治理,金属的防护等,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题型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工业生产、治理环境或者相关知识为背景,用图形或图表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这有利于避开题海战术,突显高考的选拔功能。电极反应是电解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解的核心内容,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受到传统电极反应书写规则的影响,学生在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和判定上易犯错误,对一些电解池的实验现象的解释感到困惑。
  一、电极反应的传统模型——迁移放电型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分析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时最常用的模型是“迁移放电型”,其可大致归纳为:溶液中的离子先在外加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迁移,阳离子移向阴极在阴极上放电(得电子),阴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放电(失电子)。书写电极反应的一般思路是:确定电极→分析离子→离子迁移→分析放电顺序→书写电极反应,此模型的主要观点是溶液中的离子先向电极迁移,然后离子接触电极放电。
  利用此模型分析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能够较快地掌握电解池的电解反应,这是教师在教学上最常用的分析方法,给实际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运用此模型分析一些电解池的实验时,常常会出现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情况。例如,用惰性电极在U型管中电解Na2SO4溶液,并用pH计测量阴极和阳极的碱性,发现阴极的碱性和阳极的酸性在不断增强。如果参照此模型分析电解池的阴阳极,阴极H 放电释放出的OH-应该移向阳极,且阴离子OH-比SO2-4迁移的速率快,因此阴极区的碱性应变化不大。同理阳极上OH-放电释放出的H 应该移向阴极,因此阳极区的酸性也应变化不大,出现了实际与理论分析不相符合的现象。
  又如,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4溶液时,Fe2 在阳极上放电生成Fe3 ;电解KMnO4溶液制备MnO2,在阴极上放电的是MnO-4生成MnO2。对这些现象用传统的模型无法做出很好的解释,对于溶液中的中性分子在電极表面的放电更是如此。例如,(2014年北京卷)电解NO制备硝酸铵的题目,若运用“迁移放电”模型去分析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并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对于阳离子在阳极放电,阴离子在阴极放电,中性分子在阴极和阳极放电,利用“迁移放电”模型去分析,其说服力明显不够,甚至会让学生感到迷惑和不解,而且关于这类电极反应的判定和书写学生的出错率较高,是最近几年高考中的棘手问题。
  二、氧化还原反应视角下的电极反应——放电迁移型
  1.氧化还原反应视角下的微粒放电
  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本质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只不过是在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强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它也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则,因此只要是还原性微粒(分子、阴离子、阳离子)均有可能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只要是氧化性微粒(分子、阴离子、阳离子)均有可能在阴极放电发生还原反应,其中微粒放电应该遵循:氧化性强或者还原性强的粒子先放电,即阳极:还原性微粒—ne-=氧化产物,阴极:氧化性微粒 ne-=还原产物。
  2.放电迁移
  电解池中电极附近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在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先放电,引起电极周围的电荷不平衡,进而引发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迁移,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以满足电荷平衡使电极周围保持电中性,此模型主要观点认为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先放电,引起电极区域的电荷不平衡,离子再迁移以保持电极区域电荷平衡。
  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应用上述“放电迁移”模型分析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高考试题,都能够做出很好的解释,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电解池电极反应的认知。
  【案例1】电极附近的产物及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用惰性电极在U型管中电解Na2SO4溶液,实验过程当中用pH计测得阴极区的碱性不断增强和阳极的酸性不断增强。
  案例分析:首先阳极上还原性离子有SO2-4、OH-,且还原性OH->SO2-4,OH-放电释放出O2和H ,使阳极区显酸性,这时溶液中未放电的阴离子SO2-4逐渐移向阳极以平衡电荷。阴极上氧化性离子有Na 、H ,且氧化性H >Na ,H 放电释放出H2和OH-,使阴极区显碱性,这时溶液中未放电的阳离子Na 逐渐移向阴极以平衡电荷。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区的NaOH逐渐增多,阳极区的H2SO4逐渐增多,故阴极区产物是NaOH,碱性逐渐增强,阳极区产物是H2SO4,酸性逐渐增强。
  【案例2】阳离子在阳极放电: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4溶液,取阳极区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
  案例分析:阳极区:还原性微粒的还原性Fe2 >OH->SO2-4,阳极电极反应:Fe2 —e-=Fe3 ;阴极区:氧化性微粒的氧化性H >Fe2 ,阴极电极反应:2H 2e-=H2↑。取阳极区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阳极上是Fe2 放电。
  【案例3】阴离子在阴极放电:用惰性电极电解酸性KMnO4溶液,发现阴极区溶液由紫色逐渐变成了绿色。   案例分析:阳极区:还原性微粒是OH-,阳极电极反应:4OH--4e-=O2↑ 2H2O;阴极区:氧化性微粒的氧化性MnO-4>H >K ,阴极电极反应:MnO-4(紫色) e-=MnO2-4(绿色)。阴极区溶液颜色由紫色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阴极上是MnO-4放电。
  【案例4】(2016新课标1卷)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3)“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案例分析:电解池中溶质并非是单纯的氯化钠,而是通入了ClO2气体,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因此电解池电解的是氯化钠和二氧化氯的混合液。根据流程产物
  分析尾气是未反应的ClO2气体,而电解产物是Cl2和
  ClO2-,阳极区还原性离子的还原性Cl->OH-,阳极反应:2Cl--2e-=Cl2↑;阴极氧化性微粒有Na 、H 、ClO2,由于ClO2氧化性强,因此它在阴极得电子生成ClO2-,阴极反应:ClO2 2e-=ClO2-,故阴极产物为NaClO2。我们发现中性分子也可以在电极表面放电。利用中性分子在电解池电极上放电制备物质的案例很多,例如2014年北京卷中电解NO制备硝酸铵,以及2011年江苏卷中用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5】(2014年全国卷Ⅱ)试题节选:PbO2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案例分析:阳极区还原性离子的还原性Pb2 >OH->NO-3,根据题给信息Pb2 放电生成了PbO2,故阳极电极反应:Pb2 -2e- 2H2O=PbO2 4H ;阴极区氧化性微粒的氧化性Cu2 >Pb2 >H ,故阴极的电极反应:Cu2 2e-=Cu,因此观察到阴极上的现象为:石墨电极上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若电解液不加Cu(NO3)2,则阴极上氧化性Pb2 >H ,则阴极反应为:Pb2 -2e-=Pb。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Pb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既可以在阳极放电又可以在阴极放电,回想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2PbSO4 2H2O通电Pb PbO2 2H2SO4,阴极、阳极都是Pb2 放电,Pb2 在阳极生成PbO2,在阴极生成Pb,和上述高考题异曲同工。
  通过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考在考察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时,跳开了传统的教学模型“迁移放电型”,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考查学生对电解池的领悟。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不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均可以在阳极放电失电子,阳离子或者阴离子都可以在阴极放电得电子。电极上放电的不仅仅是离子,只要满足放电条件的中性分子也可以在阴极或阳极电极表面放电,使电极附近的电荷不平衡,引发离子迁移。因此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应与氧化还原的原理紧密相连,教师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电解原理,从而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视角去认识电解池及其电极反应,进而提升学生对电化学核心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特别注重高中生群体的素质教育,从而满足当下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新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与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以便高中生收获更加全面且具体的学科知识理念,为今后创建良好品格以及更好地造福人民大众而奠定知识素养基础。文章阐释了高中学科教学策略优化创新的意图,重点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创新途径。  [关键词]高中学科;教学策
形容某些人的残酷时,人们常常说他“像野兽般凶残”。这其实是不确的,因为我们人类有时会比野兽更加凶残。野兽不过是用爪、用牙撕咬,人类所能想出的手段,其惨酷真是匪夷所思。
期刊
建立科学的比例何祚麻编者按:基础性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先导,是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园地和沃上,是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成果储备。如何使基础性科学研究与我国2010年远景
【摘 要】自从我国体制改革后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家庭经济条件提升了,使得学生们可以支配的零花钱也不断增多。由于金钱来得更易了,使得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在花钱方面也更加大手大脚,很铺张浪费,甚至有的学生不管是否自己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这种情况不但使家族的负担加重,而且令学生间掀起了一股相互攀比物质的不良风气,对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身为新一代高中学生,怎样才能使自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78岁的老共产党员给我送来一张<老年文摘>报,让我注意看头版的一篇文章<"智取华山"老英雄渴望关注>.文章介绍了1931年出生在山西朔县的王福,13岁参军,16岁
期刊
【摘 要】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情感教育,营造师生互动氛围,以情感动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学习工作,树立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 数学 情感教育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关键词是指教材范文中最能体现事物特点属性、概括事件整体特征、揭示行文线索、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观点、抒发人物情感和蕴含文章主旨的词汇。范文中的关键词可以作为类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妇女缠足问题是个"历史之谜",至今仍难以理解.现在多数论者都认为缠足始于南唐,因为后主李煜欣赏小脚,所以有的宫嫔便缠足求宠;这风气又传到社会上,沿成习
期刊
[摘 要]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作为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之一,近年来也被作为南京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从日常教学和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要想拿到满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教师可从预备姿势、出手角度、出手速度、缓冲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中考;实心球;成绩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本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身体素质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课外体育俱乐部,利用课外体育俱乐部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学生 身体素质 课外体育俱乐部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67-02  2013 年教育部印发并部署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