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是搜集,收藏,展览和宣传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担负着对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和科学文化进行教育的责任。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环节,文物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陈列展览的设计有必要与文化创新结合。本文首先从文化发展和博物馆功能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新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意义,接着讨论了如何基于文化创新来进行文物展览设计,包括提炼主题,应用创新理念,依托形式设计三种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设计的意义
  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览以及宣传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它具有搜集和保存文物,陈列展览,教育宣传等功能。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能够向大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的最基本的功能,则是博物馆的核心环节和灵魂,也是沟通博物馆和民众的关键桥梁,它是博物馆工作质量是否令民众满意的直接体现。陈列展览包括对藏品的保护和设计,展示和讲解等服务,博物馆的主要方式就是藏品展览。总而言之,做好博物馆文物的展览陈列对博物馆的建设至关重要。而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让文化更加有生机和活力,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博物馆文物展览陈列方面,文化的创新也是有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种多样,一成不变的陈列展览设计只会让人们越来越远离博物馆,因此博物馆需要文化的创新,将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科技和理念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增加博物馆对民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更多人有兴趣参观博物馆,让博物馆的展览更加符合新时代人们丰富的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发挥其最大的文化价值。
  二、基于文化创新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艺术设计策略
  (一)提炼文化主题,明确定位
  博物馆中的所有文物藏品都是人类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明的发展状况,对于历史的传承和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博物馆来说,应该提炼历史文物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主题,明确自身的定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将展品一一陈列,而不去关注文物展品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样的展览零散单调,枯燥无味,没有任何思想和内涵,那么观众很难对这样的展览产生兴趣,博物馆也就很难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如果说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那么提炼文化主题就是陈列展览的灵魂,没有主题的展览就如同没有思想的人,空洞无味。其实任何的先进技术和装饰都只是一种展览手段,真正有价值的是文物及其背后承载的多彩的文化蕴含。有了文化主题这一主线就能将博物馆的文物串联起来,将文物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出来。所以博物馆应该综合研究藏品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赋予这些展品不同主题。主题的提炼可以根据博物馆所处的不同地域,或者可以根据文物代表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或民族特色等,分门别类的研究后提炼出符合文物的文化主题。比如敦煌系列展览,丝绸之路展览,青铜文化展览等等。让展览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等,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植入创新理念,增强效果
  陈列展览是向广大人民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举办高质量的,吸引观众的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目标,因此陈列展览如何设计是问题的关键。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新的思想层出不穷,新的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只有将创新的理念植入陈列展览的艺术设计,才能使展览紧跟时代的潮流,起到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功能。创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能在原有的文物基础上,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然后添加补充使文物的展示更加完善和丰富。比如展览张大千的画作时,補充张大千先生的生平事迹等,让观众能结合他的事迹理解不同时期绘画的特点,增添展览的生命力。通过运用创新的理念,博物馆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现代的各种科技手段,如声、电、光技术,新媒体方式等。多种多样形式的展示使得陈列展览更新颖更有魅力。就如现在许多博物馆中加入了网络的讲解语音或视频,利用新媒体的形式让观众更方便的了解历史,人们可以一边在博物馆参观,一边通过手机听语音讲解,这样观众不会在面对一些展品时不知从何看起,在参观时也不会感到无聊。这样的创新让更多人民群众愿意走进博物馆,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最后,除了最基本的展览之外,基于创新的理念,博物馆可以基于当地的特色举办更多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是针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而言的,它一般规模较小,陈列内容和艺术形式比较灵活,起到补充辅助的作用。临时展览具有展品新颖、样式多样、形势更灵活等特征。临时展览是根据某一特定主题举办的展览,临时展览相比于综合展览更具有新意和深度,临时展览贴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有时代性。临时展览作为综合展览的补充,也是展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依托形式设计,凸显内涵
  形式设计是展览最外部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展览的形式是观众第一接触到的,因此好的形式设计对吸引观众有重要作用,让观众在进入博物馆的时候就能有观赏的欲望。就如同房子的外观,如同人的穿着打扮,好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开始。形式设计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观众观看时的感受,无论是展品摆放的位置,照明灯光的亮度颜色,还是室内的环境等,都要以观众的感受为中心。首先,展品可以运用灯光,各种设备,色彩等手段来美化装饰展品,可能有些文物虽然有历史价值,但观赏性不强,若是不进行一些美化观众可能不愿意观赏。通过装饰,能够必须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给观众最美好的观赏感受。如灯光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突出展品,通过明暗对比等方式,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展品上来。而色彩可以为人们营造不同的情绪感受,为人们创造视觉盛宴。其次还要重视展览背景的设计,背景要能够与展览的主题相契合,让博物馆整体看起来是统一协调的,比如一些庄严肃穆主题的展览,背景可以是深色调的,能够更好地将观众带入到展览的主题中。其次人们对于室内室外环境也很敏感,包括室内环境,物理环境等,展览要营造好的环境和氛围,让人们在观赏时不会感觉环境沉闷,好的环境才能让人更有观赏的心情。让观众不仅能了解到相关的历史内涵,同时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最后,展品的位置放置要方便观赏人员的流动,尤其在观众较多时,展品的摆放要保证不阻碍人们的行走,同时又能方便人们观赏。展览的设计理念要更加人性化。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展览形式的设计有了更大的改造空间。
  三、结语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设计是一场展览能够吸引观众的必不可缺的因素。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设计是实现其功能和文化价值的要求。一直以来我们的博物馆存在展品单调,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而随着能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发展,陈列展览有了更多进步的空间。基于文化创新的陈列展览的设计,能够让博物馆的展览重新焕发生机,增强了展览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走进博物馆,从而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相信基于文化创新的陈列展览设计,能够让更多的人停下脚步,走进博物馆,能够让更多人对文物展览产生兴趣,最终能够达到其教育宣传的宗旨,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立群.现代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J].群文天地,2013,7(6):49-50.
  [2]张雪.现代博物馆革新发展[J].文化产业,20147(14):23-24.
  [3]崔佳梅 .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J].艺术品鉴 , 2016 (3)
  [4]杨蕾.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探讨[J].科研, 2016 (9) :00282-00282
  [5]林林.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初步研究 [J].科研, 2017 (1) :00271-00271
其他文献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项工作原则性较强,对它认知与管理的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可以调节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可以充分展现员工才华,发掘其创造性,所以将其融入到企业人事管理中,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将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人事管理;思想政治;互动;分析  一、人事管理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性  1.安排
期刊
【摘要】:荣格沿用的原型概念在西方古就有之,荣格对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原型、奥古斯丁的神学原型概念进行改造,将原始意象、原始模型等始源性的原型内容从哲学理性世界剥离出来,试图从感性角度去探索精神的本体和原型,为建立“有灵魂的”心理学找到依据,为人的非理性找到位置,建立一种以人的自主精神原则为基础的心理学。  【关键词】:原型;感性;理性  原型一词并非荣格独创,而是沿用。从历时态看,柏拉图哲学角度解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过异化的概念,如今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异化现象,这种异化在手机方面就表现为手机异化。当今时代手机的风靡使得手机异化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当中,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首先阐明大学生手机异化的现状,然后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阐明劳动中的异化现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的生产理论分三个维度,即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对这三方面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将其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作比较,揭示出马克思生产理论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需求层次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而在《形态》“费尔巴哈”章
期刊
【摘要】:康德关于想象力概念,历经从前批判到批判时期概念的逻辑演变而形成的多变的概念。康德发现在审美判断中,想象力都展现出其自由的本质,也正是这种本质,使其保持与知性、理性的协和运动,遵循理性自觉进行审美创造的关键。  【关键词】:想象力;审美;知性;理性  康德想象力所指历经前后期变化。在前批评时期,康德将其看成是一种经验性的,在批判时期,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康德先验哲学的建立,想象力也
期刊
【摘要】:“psychoanalysis”是由著名意大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心理学理论体系。舞蹈治疗是以心理治疗为依据,通过人体动作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的操作功能。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舞蹈治疗原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层面到身体意识来阐释弗洛伊德对舞蹈治疗原理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内心;动作;舞蹈治疗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又
期刊
【摘要】:学生学好汉语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切实提高汉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点是汉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汉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牲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传授汉语文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智慧和个性的教学目标,最终提高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讨论机制;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高效地开展课堂教
期刊
【摘要】:尽管中美高校在管理体制、教育传统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差异,但不能否认,美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是有着很好的成绩,通过对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分析,能使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有益的借鉴,弥补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不足。  一、美国高校德育的现实架构  (一)德育目标  纵观美国高校,虽然其德育并不做十分明确、显性的宣传,但是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员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具有现代化的科学人
期刊
一、梁启超与《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他不但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而且在学术方面也有非常大的成就,被誉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1921 年,梁启超先生在天津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之后整理成书,便是《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之后他又对原有的著述加以修补,使之更加完整完善。  我国的史学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社会需求的翻译量日益剧增,翻译手段与工具日新月异,翻译研究的视角与途径也不断得到拓展,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标准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老师该如何把握翻译市场的发展趋势,培养出适应迅速变化的翻译市场、高层次、实用型和创新型的翻译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教学现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性指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