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生产理论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jie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的生产理论分三个维度,即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在对这三方面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将其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作比较,揭示出马克思生产理论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需求层次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而在《形态》“费尔巴哈”章,马克思将生产理论贯穿全文,并且抓住所有制、交往、社会关系、阶级的形成等维度进行阐释。生产力的直接表现就在于权力的控制和对各层次需求的满足。《形态》中“生产”主要包括三方面: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行阐释。
  一、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历史的发端不是自然的更迭,而是人类的生产劳动,而物质生产的开始意味着人类开始创造自己的历史。诚然,存在着的有生命的个人无疑是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因此我们首要关注的就是这些现实的个人,即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并且确认现实的个性活动以及物质生活条件。这种生产条件起初是纯粹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并且在年代的推演中又成为后一代赖以维持生产、生存的前定条件。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当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他们的物质生活也就开始了,涉及吃穿住等各个方面,并且逐渐地由原初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扩展到了生活享受品的生产,毋宁说需求的满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种维持生存而开始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其实则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生活下去才能够“创造历史”,而为了维持生计首要的就是需要有吃喝住穿和其他东西。因此人们从几千年之前一直到如今每天都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即是“创造历史”的基础。[1]
  然而,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需求自身、满足需求的各种活动以及所用工具又引发了新的需要,即需要发生了增殖。与此同时,当然也就引发了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由于需求的不断增多,使得生产不断增加,从而一直维持着人类的生存。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构成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人类依靠自然界生活,人们通过劳动获取自然产品并将其部分加工为生活用品。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无机身体”[2],因为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自然界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另一方面,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被生产出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难免会发生合作、分工、交换等行为,而这种在一定社会形式下许多个人进行的共同活动就是社会关系。由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3],所以人类历史是与工业和交换的历史相联系的,由此可见人们之间一直存在着物质联系。
  二、人口生产
  人类在满足自身物質资料的需求之外,“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4]这种种的繁衍,被恩格斯称为人自身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有了人这个主体,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伴随着人口的生产,夫妻关系以及父母亲和子女们之间的关系也应运而生,于是,最开始的社会关系就是家庭。而后,一方面随着需要的不断增长,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人口的增加促使新的需要地产生,家庭渐渐成为了从属关系。虽然人口生产相比较物质生产周期较长,但有一点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就是人口生产也具有双重生产关系,即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了社会关系,而人口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得以延续的基础,必然也存在一定的社会性。
  不仅如此,对于人类的历史发展,人口生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在《形态》中马克思没有对此进行详尽地论述,但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劳动和家庭的发展阶段是制约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的两种因素。劳动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劳动的不发展会使社会制度受制于血族关系。[6]也就是说,在劳动越不发达时期,社会制度就越受血族关系制约。在埃斯库罗斯的《奥利斯特》三部曲中描写到这样一个事件:克丽达妮斯特拉为了她的情人,杀死自己刚从特洛伊战争归来的丈夫亚加米农,而后自己与丈夫所生之子奥利斯特为父报仇杀死克丽达妮斯特拉。最后克丽达妮斯特拉因为杀死的是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丈夫被判无罪,而其子杀母犯的是不可赎的大罪。虽然描述的是没落的母权制和日益兴旺的父权制之间的斗争,但也侧面反映出血族关系在这事件中产生的重大影响,血族关系已经成为了当时判定罪行的重要依据。
  三、精神生产
  《形态》中对精神生产的定义如下:“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7]可见,最初的意识生产与物质交往有着直接关系,是作为物质交往直接产物的存在,而精神生产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是高级的意识生产,是从现实生活中概括、提取出来的社会意识。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的主体是人,意识只不过是作为被人所意识到的存在。[8]但是,这里的主体—人不是脱离社会独自存在、一成不变的人,而是在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现实中的人。[9]
  起初,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没有完全分开时,人对自然界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这是纯粹的畜群意识,这里,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10],这时人只需要具备普通常识即可,此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但是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这两者发生分离时,分工才能算是真正的分工,这个时候意识开始现实地想象。因为正是有了分工,才能够让不同的人来分担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11]所以此时意识才能够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进而开始精神生产。在单个人活动发展成为世界历史性活动之后,从而与包括精神生产的全部世界生产产生了实际的联系,以获得利用全面生产的这种能力。   虽然在个人活动扩大情况下,精神生产获得了世界性的发展,但是精神生产在阶级社会的背景下,其仍然带有明显的阶级属性。事实上,统治阶级掌控着社会上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代表着一定社会背景之下的主流思想。统治阶级既支配着社会中的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2]换言之,统治阶级的精神生产就代表了社会的精神生产,统治阶级的思想其实就是其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表现,也就是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禁锢,由此更利于自己权利的集中和国家的统治。
  四、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比较
  194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之中,首次提出其需求层次理论。他在书中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种,这五种需求按层次由低至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后来,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中又在第四层与第五层需要之间补充了求知需要、审美需要,使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增加到七个层次。马斯诺认为这七种需要是按照顺序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当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意思就是说在人们不满足当下现有的需要时,是没有人会追求比当前更加高层次的需要的。对比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其实马克思的三种生产理论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有需要就会有生产,马克思的三种生产理论也就反映了三种需要,即物质需要、人口或家庭需要、精神需要。由此可见,这三种需要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其实有些许重合。首先,生理需求作为维持生计的最基本要求,具体包括饥、渴、衣、住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而物质生产恰恰也是为了维持人类的基本存在,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手段。其次,社交需要既包括友爱的需要,即人际交往、友情、爱情等,又包括归属的需要,即家庭归宿。正如人口生产的双重关系,即既生产出人口繁衍产生的家庭关系,又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社交需要的产生促使了人口的生产。其实,社交需求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上的需求,它比生理需求要求更加的细致,主要和个人的自身因素有关,如宗教信仰、经历、教育、生理特征等。总的来说,两者的理论都注重人这一主体,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身需求。
  从另一方面来看,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虽然马斯诺坚持人本主义,注重满足个人的需要,但他离开了人的阶级属性,离开了社会条件和人的社會实践以及人的历史发展,过分强调个人主义。而马克思强调的人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人,是现实的人。其次,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机械主义的色彩,他把需要层次看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把人的需要看成了机械的上升,认为人的需要一定会按这个层次上发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马克思强调这三种生产只是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而并不是固定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历史的最初时期,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并在历史上起着作用。最后,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偏向研究人的心理学,并应用在管理方面。主要是为了弄清员工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从而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对于国家建设具有启迪意义。比如注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即物质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在人口方面要注意平衡以协调,因为人口生产具有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双重关系,所以对于人口不光要注重繁衍,更要注意成长与培养;除此之外,更要注重加强精神建设,确立指导思想,提高国民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58页.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6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5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3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51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5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5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6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6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178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以“苦学”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历经千载早已深入人心。本文通过辩证地分析这种教育理念,旨在谈论教育的苦与乐,从而探究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和受教育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苦学教育”;教育的苦与乐;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之乐乐无穷, 为逐名利方觉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训流传千载,连目不识丁的人都烂熟于心,可见社会对此观点的高度认同。然笔者实
期刊
【摘要】: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平常练习还是正式演奏中都会影响着音乐整体的效果。钢琴演奏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在钢琴演奏中发挥音乐听觉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改善钢琴演奏的实际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听觉的内涵,然后具体提出了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希望能促进演奏者提高对音乐听觉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音乐听觉;钢琴演奏;内涵;重
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
期刊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同时也是其未来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该模式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和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进而实现活学活用。文章主要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期刊
目前,职业教育资源仍处在分散隔离的现实中,职业教育体系也尚未完整形成。职业教育在困境中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是寻求适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里一种突破性的办学模式,从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并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经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实践产物。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  1.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育部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项,而利用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教育是目前多数教师选择的办法。基于此,本文简要说明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多作用,并从课堂与学生两方面重点探究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教育;音乐游戏  引言:利用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而且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音乐游戏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并能激发
期刊
【摘要】:博物馆陈列展示各类藏品并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其深层次的内涵在于让人们感受到当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内涵也不断演进。从旧文化符号到信息、娱乐和审美等新文化符号的转变,从“以物为本”理念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从简单的藏品展示到价值观念的主题展示。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演变  博物馆的存在就在于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人类的历史,具体体
期刊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项工作原则性较强,对它认知与管理的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可以调节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可以充分展现员工才华,发掘其创造性,所以将其融入到企业人事管理中,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将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人事管理;思想政治;互动;分析  一、人事管理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性  1.安排
期刊
【摘要】:荣格沿用的原型概念在西方古就有之,荣格对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原型、奥古斯丁的神学原型概念进行改造,将原始意象、原始模型等始源性的原型内容从哲学理性世界剥离出来,试图从感性角度去探索精神的本体和原型,为建立“有灵魂的”心理学找到依据,为人的非理性找到位置,建立一种以人的自主精神原则为基础的心理学。  【关键词】:原型;感性;理性  原型一词并非荣格独创,而是沿用。从历时态看,柏拉图哲学角度解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过异化的概念,如今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异化现象,这种异化在手机方面就表现为手机异化。当今时代手机的风靡使得手机异化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当中,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首先阐明大学生手机异化的现状,然后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阐明劳动中的异化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