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手机异化的现状及其原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y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过异化的概念,如今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异化现象,这种异化在手机方面就表现为手机异化。当今时代手机的风靡使得手机异化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当中,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首先阐明大学生手机异化的现状,然后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阐明劳动中的异化现象揭示了劳动者被制约、压迫、剥削的现状。在异化状态下劳动者的精神和肉体遭到摧残,使得劳动者的心灵和人格出现问题,因此马克思呼吁消除异化,使劳动者健康发展。异化的概念如下:异化指的是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活动成果反过来成为制约人、束缚人的力量,即主体创造之物反过来统治、对抗、奴役主体的现象。我们现在把异化的概念广义化,即异化不仅仅存在于劳动当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今,手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对于手机已经产生了依赖,每天低着头玩手机,没有手机就会感觉到空虚,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手雷”,我们已经被手机所奴役、制约、束缚,这样一来,手机异化就随之产生了。更令人担忧的是,手机异化现象在我们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群体当中尤为严重。
  一、大学生手机异化的现状
  (一)大学生沉溺于手机的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手机技术的逐渐成熟,手机已经全方位的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手机对人们的异化。如今,大量大学生沉溺于手机,严重依赖于手机。他们每天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按着手机虚拟键盘,头脑沉溺于手机构造出的虚拟世界,双手也被手机屏幕所霸占,可以说大学生们已经被手机所奴役、制约、束缚,已经被手机深深地异化了。德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沉迷手机程度全球第二,平均每天看手机超过3个小时。而对于年轻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平均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要更长,远远超过统计中的平均数据。这种严重的手机异化使大学生忽略了现实生活和实践,非常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试想一下,如果作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每天沉溺于手机当中无法自拔,我们国家的未来会怎样。
  此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5也就是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自己思维的力量正确与否应该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如今,我们身陷手机异化的沼泽之中,每天头脑中想的都是虚幻的手机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低着头玩手机:公交车上、课堂上、饭桌上、睡前的床上,甚至过马路的路上。由于我们对手机的严重依赖,我们忽略了体育锻炼,身体越来越差,并有可能患上颈椎病、腱鞘炎等手机依赖所带来的疾病。我们仅仅思考问题,却不在生活和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样我们就无法判断我们思考的东西正确与否,无法检验真理,这就偏离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实践概念。这样做就好比买椟还珠、缘木求鱼,是非常不可取的。
  (二)大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无法自拔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全面化,手机也有了更多的娱乐功能,手机不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更像是个人数字娱乐中心。在这种环境下,各种手机游戏应运而生。比如如今风靡大学生校园的手游“王者荣耀”。据统计,“王者荣耀”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日活跃用户数突破750万,一个季度创造收入120亿,这个收入记录甚至比80%的上市公司一年的收入都高,这是何等的悲哀。由于手机游戏的对战系统能够让玩家在胜利后得到一种虚拟荣誉感,战队系统和天梯、排行榜等设定更能让玩家在游戏当中享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高人一等”的感觉,因此大量大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无法自拔。许多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沉迷于“王者荣耀”等手机游戏,并在游戏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们每天沉溺于游戏的世界当中,被手机屏幕和游戏世界所奴役、束缚、制约,手机游戏似乎成了大学生的精神鸦片。这样一来,大学生学习、锻炼身体以及社交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这对于他们的学业、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大学生手机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
  “在已经异化的消费动机的驱使下,消费者购买手机的行为不再是源于需求,而是源于虚荣、炫耀的心理,源于一种欲望,而这种对特定目标的占有欲背离了消费者原始的购买目的”。[2]17目前在大学校园中,高档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许多同学购买苹果等高档手机只是为了炫耀,其他同学出于攀比心理也争相追逐高档手机。在这种情况下,高档手机就成了炫耀的工具。此外,由于大学生往往都是群居生活,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中如果出现几个玩手机的同学,就会带动其他意志薄弱和随大流的同学一起玩手机,當玩手机的行为成为一种“班级时尚”的时候,那些不玩手机的人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和不合群。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为手机异化现象埋下了隐患。
  (二)大学生缺乏清晰的目标,进而导致缺乏上进心
  基于大学轻松的课程设计,大学生的自由时间非常宽裕。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没有了高中时期为高考奋斗的清晰目标和严密的课程安排,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管理也放松了许多,这使得大学生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这时大学生如果不善于规划未来并制定出清晰明确的目标,就会陷入迷茫之中,百无聊赖,惶惶不可终日。而智能手机丰富的功能使得许多人深陷其中,失去了目标和上进心,最终陷入手机异化的泥沼当中无法自拔。
  (三)手机能够缓解孤独、焦虑的心理状态
  由于大学的课余时间很宽裕,许多大学生难免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而手机的功能刚好可以消除人们孤独、焦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如微信、QQ等聊天软件和贴吧、论坛、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出现使得大学生们有了与外界沟通和排解心中苦闷的平台。这些平台刚好缓解了大学生的孤独与迷茫,可是大学生们对微信等软件的依赖确越发严重,每天头脑里想的都是微信朋友圈和微信好友的消息。当他们离开手机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在浪潮般的消息声中不停地回看手机。当我们反思大学生集体“玩手机”的现象时,手机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充当了我们的精神鸦片。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分析这种现象,我们会发现,不管是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还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手机都可以用技术手段一一满足,这就解释了大学生为什么会依赖手机。“当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相应的安全感和心理满足感时,无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足够的人际支持和安慰时,就会借助于‘万能’的手机。‘手机精神鸦片’的背后,隐藏的是深层次的心理需求。”[3]28
  三、手机异化解决方法
  “技术异化实际上是由技术的运用而非技术本身引起的”。[4]12智能手机多种多样的功能本来是能够帮助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比如手机的英语词典功能、录音照相功能等等,可是由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不合理应用,他们实际上却被手机异化了。要解决这种现象,首先我们大学生要合理认识手机的功能,合理应用手机,不与他人攀比;其次,我们要提高自制力,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这样就能够避免手机的异化;最后,我们大学生要多与他人交际,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能够消除孤独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焦莹.论技术异化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D].中南大学,2012.
  [3]潘巧丽.手机技术的异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4.
  [4]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语篇教学是以篇章为单位进行分析,立足于篇章整体进行的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整体,从各个层面分析、理解和评价文章,深化学生对语篇、语境的理解,发挥语言的工具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整体把握与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阅读教学;英语核心素养  王蔷教授(2015)提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
期刊
【摘要】:“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以“苦学”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历经千载早已深入人心。本文通过辩证地分析这种教育理念,旨在谈论教育的苦与乐,从而探究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和受教育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苦学教育”;教育的苦与乐;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之乐乐无穷, 为逐名利方觉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古训流传千载,连目不识丁的人都烂熟于心,可见社会对此观点的高度认同。然笔者实
期刊
【摘要】: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平常练习还是正式演奏中都会影响着音乐整体的效果。钢琴演奏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在钢琴演奏中发挥音乐听觉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改善钢琴演奏的实际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听觉的内涵,然后具体提出了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希望能促进演奏者提高对音乐听觉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音乐听觉;钢琴演奏;内涵;重
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
期刊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同时也是其未来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该模式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和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进而实现活学活用。文章主要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期刊
目前,职业教育资源仍处在分散隔离的现实中,职业教育体系也尚未完整形成。职业教育在困境中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是寻求适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里一种突破性的办学模式,从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并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经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实践产物。  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  1.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教育部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项,而利用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教育是目前多数教师选择的办法。基于此,本文简要说明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多作用,并从课堂与学生两方面重点探究了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教育;音乐游戏  引言:利用音乐游戏进行音乐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而且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音乐游戏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并能激发
期刊
【摘要】:博物馆陈列展示各类藏品并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其深层次的内涵在于让人们感受到当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内涵也不断演进。从旧文化符号到信息、娱乐和审美等新文化符号的转变,从“以物为本”理念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从简单的藏品展示到价值观念的主题展示。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演变  博物馆的存在就在于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人类的历史,具体体
期刊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项工作原则性较强,对它认知与管理的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可以调节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人事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可以充分展现员工才华,发掘其创造性,所以将其融入到企业人事管理中,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将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人事管理;思想政治;互动;分析  一、人事管理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性  1.安排
期刊
【摘要】:荣格沿用的原型概念在西方古就有之,荣格对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原型、奥古斯丁的神学原型概念进行改造,将原始意象、原始模型等始源性的原型内容从哲学理性世界剥离出来,试图从感性角度去探索精神的本体和原型,为建立“有灵魂的”心理学找到依据,为人的非理性找到位置,建立一种以人的自主精神原则为基础的心理学。  【关键词】:原型;感性;理性  原型一词并非荣格独创,而是沿用。从历时态看,柏拉图哲学角度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