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无不反映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审视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歧义。本文围绕如何审视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阐述,旨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背景;教学
  一、 引言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英语教学不仅只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这包括会话交流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英语文化意识等等。其中增强英语文化意识是建立在对英语感兴趣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去深入了解背后蕴藏的英语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的渗透。
  二、 对词汇教学进行文化渗透,加深学生理解
  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一部分,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开端。英语词汇一般来说有两个意义: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与中文一样,英语词汇很多来源于神话传说,名著故事等,因此广泛阅读这类的书刊,扩充相关知识面,对学习英语词汇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俗语Aladdins lamp(阿拉丁神灯,具有神奇的魔法作用)是来源于“阿拉丁与神灯”(Aladdin and the Wonderful Lamp)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少年阿拉丁偶然得到了宝物神灯和魔戒,有了这两样法宝,他就是神灵的主人了,可以召唤神灵听从他的吩咐。又例如,Aladdins cave(阿拉丁的宝洞,财富的源泉)说的是阿拉丁找到了神灯和山洞,洞中全是金银珠宝。再例如,An open sesame(成功的秘诀)是来源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Ali Baba and the Forty Thieves)的故事。Let the genie out of the bottle(让魔鬼出来就会增加坏事)来源于“渔夫和妖魔”(the fisherman and the Genie)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普及,学生课后也可以多花时间阅读,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三、 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话,尊重民族习惯
  众所周知,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语言习惯。这种语言习惯支配着人们的交际活动,而且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打造了文化意识形态。然而,大多数人都喜欢用自己本来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他人的行为,这样会导致沟通和交流出现部分障碍。而对于英语文化来说,如果学生们对英语文化背景不熟悉,只是停留在语言的流畅上,当和外国友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就会产生理解上的误解和分歧,经常会惹出笑话来,前言不搭后语,造成尴尬的局面。例如,中国人见面经常会问“你吃了吗”来打招呼,而美国人是说“Hello!”。如果美国人没有了解中国的这种传统习惯,也许会误解为对方是要邀请别人去他家吃饭。因此,学生应该记住当和美国人和英国人打招呼的时候应该说“Hello!”,“Morning!”这类语言,而不能问“你吃了吗?”。由此可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多么重要,这对于日常交际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合适的方式沟通才能形成和谐的交流氛围。
  四、 语用中进行文化渗透,避免语用错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在掌握了大量词汇之后,可以进行基础的对话练习。然而,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的规范,了解语言使用的情景。例如:中文中有这样的表达:“How old are you?”(你几岁了?)“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做什么?)“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这些都是他人对别人的具体情况的询问,其实是别人的一种关心,只有熟悉的人才会问这些问题。然而在英美国家,这是别人的隐私,是不可以询问的,这是他们的忌讳。又例如白色在中国和西方的含义也是不同的。西方认为白色代表纯洁、忠诚,因此婚礼上的主调就是白色。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才是代表喜庆的意义,婚礼主要是红色为主,而白色多用于葬礼。再例如,中国的售货员在接待顾客时经常会问“请问你要买什么?”而在西方国家则是询问“Can I help you?”,由此可见,中国在销售方面表现出的纯粹只是做生意的关系,而西方国家的销售员表达的是对顾客的友善帮助。因此,在交流沟通前充分了解对方的语用情景,熟悉他国的语言背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五、 比较中外文化异同,加深文化了解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长期影响,中西方文化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但是同时也是存在相似之处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西方文化,而且不能忘记本国文化,可以让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异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合作讨论的方式,一起谈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都应该得到相等的尊重,不应该受到歧视和偏见。只有相互借鉴,取其精华,才能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的效果。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价值取向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例如,西方国家见面交谈一般多是讨论天气:“Its a fine day today.” “What a beautiful day!”,然而中国人多是询问有没有吃饭之类的话题。由此可见,在日常对话中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因此,教师要指引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对两方的文化了解更进一步,从而提高精神文化修养。
  六、 结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教师既要教给学生有关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应该给学生普及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語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琪.基于情文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2016,(07).
  [2]张锐.如何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5,(06).
  [3]吴西海.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学习的文化背景[J].科学咨询,2015,(07).
  作者简介:
  吴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京师未来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用“学习能力”的概念取代以往几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培养;核心;提升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外国
摘 要: 激发兴趣,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课堂所学是否有趣,是有效课堂的主要标志。文章提出“三个优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论题,并具体论述了实践性的策略和体会。  关键词: 小学英语;优化课堂;高效课堂  一、 引言  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师们的共同的追求。那么,怎样优化课堂结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才是问题的焦点所在,值得我们不断探讨和深思。下面,笔者重点从优化课堂准备、优化教学方法、
摘 要: 本文以英语阅读中多元链接为探述要点,围绕链接听力素材、影视补充和网络交流,对丰富学生阅读认知思维情感必将起到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运用多元链接的形式丰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主动探寻的过程中深入感知体验,定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机活力,满足其多样化认知探究需要。探讨多元化模式运用对活化英语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正面迁移作用。  關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链接;影视;交流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目的评估垂体后叶素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9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垂体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陈出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在经历变革。每一次的变革我们都可以从其他国家的课堂上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本文围绕中国和美国课程目标的不同之处入手,论述了我们可以借鉴并改变的方面。  关键词: 中美外语教学的差异;语言教学;课程标准  经过一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High Point Central 高中的孔子课堂的语言教学,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让笔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本文将通
我国教育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初中英语是组成初中
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中办学历史最长、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乃
新知呈现(Presentation)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向学生呈现新的语言项目,使学生感知、理解、认知新的语言项目的过程。新知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同的呈现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
摘 要: 2014年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便成为了中学老师探讨的话题,也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更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 引言  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任务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能够用英
摘 要: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满足社会对英语应用文写作人才的需要,本文从课程开始前、课程开始初期、课程进行中、课程结束后,这四个阶段探讨了需求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需求分析理论;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运用  一、 引言  目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高校为学生从大二开始开设了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然而,对一门学生刚开始接触的课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应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