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核心价值, 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课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让学生在亲历中掌握科学知识,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最关键,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具的准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关注实验课的本质,明确目的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水平。
  关键词: 科学实验课 实验操作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要让学生学好科学、懂得科学,科学实验活动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课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还是承接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所以上好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实验不是教给学生别人科学活动结果的科学事实,而是要通过做科学进行教育;不是试图让他们背诵科學结果的描述,而是让他们了解结果是怎样得到的,也就是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真正经历其过程?如何上好小学阶段的实验课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探寻核心,指向本质
  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学生在亲历中掌握科学知识,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最关键,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具的准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为上好一节科学课打下基础。
  1.教学内容的构建
  这一步其实就是教材及教学设计的使用结合体,它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它的功能主要是最大限度拓展与学生生活相近的知识体系。科学课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非常重要,每位科学教师都有自己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取长补短呢?我把几位科学教师的教案设计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各有千秋,我取其中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进行了优化,效果比较好,这也是对科学教材的再挖掘、再整合的过程。
  2.教学方法的选择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模拟实验、制作实验、观察实验、对比实验等。在小学阶段,演示实验往往与观察实验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活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区分直根与须根》的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一些植物的根,在上课时,教师首先出示完整大葱、芫荽,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植物根的不同,为建立植根、须根概念打下基础,再指导学生把刚才看到的两种植物的根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学生在汇报完观察结果以后,总结出直根与须根的概念。接下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类,小组之间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3.教学具的准备
  科学实验中,教学具是学生了解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学具的准备,很多实验往往由于学具的准备不到位,导致实验课无法进行。因此,实验教师对学生给予积极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实验课的重要性,达到良好的实验及学习效果。
  4.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师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操作技能的情况,这些因素,将对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授、实验技能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师在这方面不能过于急躁,“慢工出细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有耐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小组的合作能力
  实验教师应让学生知道他在小组学习中所占的位置,明确分工,以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的目的。
  6.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实验内容以丰富、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使学生更直观地接受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例如:《登月之旅》一课,对于学生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准备大量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登上月球的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品质。
  二、围绕核心,展开实验
  实验教师在明确了以上所有条件以后,首先要明确课堂科学实验的时间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及学习任务。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开小差”、“自己玩”、不按要求进行实验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实验教师应责令小组停止实验,让他们看一看其他小组是怎样进行的,再让他们继续做实验,并第一个汇报实验的全过程,对于任务完成较好的,给予相应的鼓励。课堂教学中上难免会出现突发事件,这就要求实验教师有睿智的处理方式,针对这一点,实验教师要做好预防实验突发事件的准备。例如:在进行酒精灯使用的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师要对学生提前做好有关于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的学习,将实验中所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实验教师要做好实验的指导工作,对于实验较慢、实验过程不明确的小组,要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为科学实验课的最终目标是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科学实验课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在实验课结束以后,要及时反思实验课的得与失,为下一次实验课打下基础。除了教师要进行反思以外,学生也要进行反思。由于受年龄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对于反思一词理解受到很大的限制,实验教师可以从“你在这节实验课上学到了什么?你对实验课的开展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意见?你打算怎样上好实验课?”等诸多方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实验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上好科学实验课就要关注实验课的本质,明确目的所在,因为科学实验课最终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水平,所以上好科学实验课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科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让学生从音乐课堂中得到乐趣,从而形成健康的性格,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智慧,必须握有开启孩子学习音乐热情的几把金钥匙:激趣导入、信心激趣、爱心鼓励、用心启迪。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激趣 信心 爱心 用心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有三把钥匙,即数学、音乐和文学。”由此可见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让幼儿从小接受音乐的目的并非让他们将来个个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学习
摘 要: 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大量资源作为支撑,教师要善于发掘本地乡土资源,将活动资源的作用体现出来,开发活动载体资源,还要注重运用信息资源和阵地资源,推动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资源开发 资源利用  在初中音樂教学工作中,各种资源应当得到广泛运用。教师要善于做教学工作的裁缝,将有利于教学开展的资源发掘利用起来,并在利用过程中进行充分整合,从而为音乐教学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十分强盛,文化艺术也进入了一个历史巅峰时期。其中的音乐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开放的王朝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外来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隋唐音乐广泛吸纳域外民族优秀的音乐元素,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隋唐音乐文化,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打击乐器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乐器形式,由于为当时的统治者
期刊
摘 要: 在近些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总会有一道计算类的试题,这道试题对于文科生来讲,普遍难度较大,很多同学在这道试题上失分。为了应对这道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作者特意对这些年高考试题中的计算试题进行归类整理,并以例题形式教给大家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自如地应对经济生活中的计算类试题。  关键词: 高考文综试题 计算类试题 解题方法  在些年的高考文综试题中,总会有一道计算类的
一、文化地理学研究新视角rn“祖宗漂流到海南,海上生活多艰难”.这是海南疍家人口耳相传“水上民歌”中的词句,也是其历史的真实写照.然而“世界上任何民族,不论生活多么艰
期刊
摘 要: 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文章从信息熵的视角,分析当前特殊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提高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信息熵 熵增 特殊教育 课堂教学  一、信息熵理论  (一)信息熵和熵增。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教學过程中传播的信息往往量化程度低,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教案、教学进度、教学课件和教学的学
在為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驱使下,我获得了审视幼儿教育的新视野,探索出了搞好幼儿教育的新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理解安全和自我保护知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安全教育中的一些现象直接带有伤害性。幼儿获取安全知识和经验,不可能都亲自接触。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安全和自我保护常识及规则的最好机会。幼儿通过模仿安全教育的行为准则,缩短掌握行为规范的过程,并把这些
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与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具有同构关系,本人在《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算法与有限移位模式拓展》一文中 已经计算出了相关运算数据,并引申出5种新的具有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特点的有限移位模式以及相关运算公式即 :  Ord.PCI(1,3)-Cycle SUM=4 d=4 L=6 四次移位,音数6; (六声音阶)  Ord.PCI(1,2,3)-Cycle 0 1 3 6 7 9 0 SUM=6
期刊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有多大关系。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一、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  1.为他人而学。他们内心的一致感受是,自己根本不想学习,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觉得是为别人而学。  2.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动手能力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学生对一些纸材的使用和操作能力与意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美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该阶段教师需要将一些手工课引入具体的美术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 手工课 小学美术 拓展运用 纸材  小学美术手工课主要有剪纸、折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总体表现出学生利用第三方物体作为绘画工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