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中的教学难点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要求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分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的突破,可见处理好教材中难点的教与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及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如果教学难点得以突破,那么学生的物理思维、物理方法以及创新能力也必然会得到培养。
  【关键词】 高中物理 难点教学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成因分析
  首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间距离较大,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现有认知能力与教材所要求的认知能力之间有较大距离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智力品质不良,达不到教材所要求的优良程度,形成教学困难;其次,知识准备不足;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再次,学生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准确、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⑴因物理概念难以理解、规律难以掌握所产生的畏惧情绪,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⑵因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引起物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降低,这主要是知识上的原因。
  二、新课程高中物理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如电磁感应现象、向心加速度、内力的功与系统总动能的关系等重要的、难懂的概念、规律,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严重障碍,影响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取精神。如何消除这种障碍呢?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讲究方法,注重实用。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教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學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认为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出“谐字法”,比如用“幼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幼”音通“右”音,“发”通“发电”,即为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得还深刻。
  2、抓关键,抓本质。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对“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所以,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 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3、巧设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恰当的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既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
  设计实验,要有针对性,既要可观,又要效果或现象明显,更不能让实验失败。这就需要在演示前进行反复调试和修改,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让学生去考虑这个实验,结果把一个问题变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
  4、形象类比。高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们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既达到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只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势的大小。当电源接入电路时,随着外电路电阻的变化,电动势的大小保持不变,课本用了整整一个课时,通过实验来说明电源的电动势不变。而此实验要用稀硫酸去做,不但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实验效果难以保证。
  5、做好铺垫,平稳过渡。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上课前备好学生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做好由初中到高中的平稳过渡,教学循序渐渐,精练习题,在学习中掌握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了解学习物理的兴趣所在,学生尝试到学物理的成功乐趣,增加学好物理的信心。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逻辑思维并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断调节上课节奏,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难点的教学更要放慢速度,在难点上要放慢进度,多举实例,有逻辑性地向前推进新课。
  三、结论
  本文针对教学难点存在的原因,提出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期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其他文献
介绍了人作为阻燃剂用的工业矿物的种类,技术要求以及未来市场等情况。
现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治疗措施总结如下:1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强调“行神合一”,“七情”学说与“五志”学说体现了中医防病治病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若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效率 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课堂,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性格参与到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
讨论了分选器的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分选过程的基本影响,对国内某低品位铅锌矿和萤石矿的分选试验研究表明,该种分选器作为贫矿矿石的预选设备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
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
叙述了干式微细粒分级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试验结果。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分级效率高,振动噪音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精细陶瓷,电子材料,建材,磨料和非金属等
掌握多媒体运用技巧,推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是教师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教学经验,就如何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推进数学多媒体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其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和发展状况。小学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学科,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结合新课程标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 阅读 有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桥硫铁矿的选矿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原矿含Cu0.32%、S34.08%的情况下优先浮选铜再浮硫,获得了含Cu17.12%、回收率79.95%的铜精矿和含S50.08%、回收率95.23%的硫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