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a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的教育内容乃“醉翁之意不在舞”,其教育目的是“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功利的,而是在培养学生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学生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他们的生命,成就他们的人生。当下盛行的《中国好舞蹈》《舞蹈大赛》《中美舞林对抗赛》等舞蹈类电视栏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众喜爱和关注,在面对普通中学生时,教育者要思考如何把素质教育理念带人舞蹈教学中,同时要将舞蹈特色课程综合化,将不同的学科跨界、融合,设计与组织多元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一、强身健体、气质提升
  中学生学习舞蹈,一方面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舞蹈课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活动头、肩、手臂、手腕、手指、腰、胯、脚等身体部位,达到促进全身发展的目的。有研究显示,快乐积极的情绪能使身体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是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经常习舞的学生表示,患感冒发烧的几率要小很多,即使感冒,也能快速地恢复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舞蹈课对站姿、坐姿等舞蹈基本体态的训练,能形成良好的体态、优雅的气质和绅士风度;还能纠正驼背、斜肩、脖子前倾等不良的形体问题。
  二、促进心理健康
  学生的成长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经常习舞的学生性格外向、积极上进,敢于交朋友,能换位思考、懂得包容。据了解,每年小升初、初升高的升学考试和高考,家庭、学校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学生在面临压力而不能正确释放的时候,就会通过自杀、自残、出走、破坏等极端形式表现。学校有必要开设舞蹈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去释放学习压力,减缓压抑情绪。舞蹈教学中的“情景剧”“元素练习”“即兴舞”等活动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发情感,宣泄情绪。有研究表示,舒缓轻松的音乐能让人心灵宁静、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放松身体的作用;而热情欢快、斗志昂扬的音乐能抑制疼痛。舞蹈课不仅运用听觉,还更多的运用身体的多个感官去体验、表达情绪情感,释放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沟通能力
  舞蹈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集体练习,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手拉手或者身体部位接触的环节,有些学生因为这些原因会出现羞涩、恐惧等社交行为,异性互动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给学生解放天性、消除心理障碍,并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帮助学生相互接纳、相互了解,在完成同一个目标时,能彼此替对方考虑,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形成了积极团结协作的意识,友爱,信任的良好风气。
  在舞蹈创编的时候,教师成为其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活动,在互动中了解学生,指导他们创编,并通过舞美、道具、灯光、服饰、剧情、音乐等介绍,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既增加了师生情感,又提高了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在创编、表演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踊跃,从中锻炼了观察力、模仿力、想象力、沟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体验舞蹈艺术的魅力。
  四、提升审美意识、拓展文化知识
  舞蹈的学习,可以使青少年的审美富有独特的视野,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的熏陶,使孩子热爱生活,并能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比如通过学习藏族舞组合,学生可以体验藏族舞蹈基本体态:膝盖松弛,膝部有规律的颤动、屈伸;身躯微前倾,曲背;扣胯;五指自然并拢;脚位(小八字位、丁字位)等,从而可以了解西藏地区的人文地理、历史背景等知识,感悟祖国大好河山不同的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中学生在课堂上舞之蹈之,还使他们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舞蹈风格。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它通过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促使个人欣赏的角度、层次、内容逐渐变化发展而达到质的飞越。
  五、开拓创造性思维、提升跨界融合能力
  中學的舞蹈课程面对的是普通中学生,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旨在学生了解基本的舞蹈知识外,拓展创造性思维,增强对人、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创造能力。与传统的舞蹈课不同,新型的舞蹈课把创编表演作为重要部分,围绕“观察模范、即兴表现、交流合作、创造求新、综合融化”五项能力展开教学,达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不需要学生具备软开度、技术技巧等专业舞蹈技能,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世界,在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热情,用肢体语言表达学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大自然的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也可以根据生活、学习等主题内容,倡导学生积极开展群体活动和小组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学习并掌握简单的舞蹈要素,并给孩子们充分的想象与表现机会,自己组织编排舞蹈,使学生增强自信并得到情感体验。
  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新的目标,综合性的开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欣赏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精心组织中外著名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知识进行赏析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涵,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满足内心情感的需要,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文化素养和提升各项融合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解读人文精神的含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多读,多思,多联系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學步入了一种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文章分析”为主要特征,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而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指向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体现在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可以说,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因此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必须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要通过自身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给班级学生精神力量上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效果,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应当对每一个学生实施良好的、正向
期刊
一、“浸润式”体育的含义  “浸润”在学术上是一个物理词语,其在物理上的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而在临床医学上的解释则为:人体组织内侵入了异常的细胞或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的机体细胞,以及某些病变组织向周围扩展的现象。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的物质或原有的某些物质的堆积过多。  而在本文里,“浸润”的含义则与“沉浸”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即第11版)中的解释相符,为“浸
期刊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增大,古诗文教学也更加重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体味、推敲字词、借助画面、移情体验、迁移运用等方式,让古诗文教学“诗意”流淌。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诗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祖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古诗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文有129篇,比原人教版教材古诗文增幅高达80%。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古诗文内容的时空跨度太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讀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也应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多阅读,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现在中学生阅读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中学生不愿意读名著,认为名著落后,其内容与社会脱节,更多地喜欢阅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滲透,就是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结合学校慧心教育,在数学课堂上充分用一个数学教师的智慧,把数学化成和煦的春风,化作丝丝春雨,在水乳交融中培育出心智健康的新苗。  透过数学的文本,会发现在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其实蕴藏着无数的德育因素,每一个德育因素的有机运用,就能点燃每一个火焰,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对
期刊
古乐·新弦  左阿妮  绿荫桃花展笑嫣,筝韵琴曲悦童颜。  新弦古乐皆滋味.伯牙子期在少年。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能给人诉之不尽的意蕴和审美感觉,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作为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才能:礼、乐、射、书、数、御,把音乐放在第二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就如同不可缺少的游戏和童话一样,也不可缺少音乐”。德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
期刊
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经历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到单元设计,再到课时计划,展开日常教学和评价等环节。其中单元目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又是课时开发的背景条件,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的重要作用。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总任务和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目标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四个维度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在注重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高效课堂、注重课外积累等三方面工作,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