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古诗文教学“诗意”流淌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增大,古诗文教学也更加重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体味、推敲字词、借助画面、移情体验、迁移运用等方式,让古诗文教学“诗意”流淌。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诗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祖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古诗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文有129篇,比原人教版教材古诗文增幅高达80%。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古诗文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不深,给古诗文教学增加了难度,加上有的古诗文教学,照本宣科传授诗句意思,囫囵吞枣背诵默写,方式单一生硬,很难使学生真正地领略到古诗文中的诗情画意,古诗文教学缺乏“诗意”,学生望而生畏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课堂充满着“诗意”,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也成为语文教师急需探索的问题。
  一、诵读体味见诗意
  我国历史上的语文教学,历来是重视古诗文的诵读的。古诗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明了,富于音乐美,也适合学生诵读。因此,古诗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1.反复诵读,文通字顺
  教古诗文时,首先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教学也应如何。要让学生多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读,如老师领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放声读出来,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既可以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词读得通畅,又在读中感受诗文的韵律之美,何乐而不为。
  2.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古诗文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诗文的节奏读好。如指导低年级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时候,可结合诗文的内容设计一些辅助性的动作如打拍子、踏步子等,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读出诗文的节奏。对于中、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在指导朗读时分析语言,划一划诗文的节奏。这样把握住节奏,读出诗文的韵味,学生往往会越读越有滋味,甚至产生情感共鸣。
  3.强调重音,读出情感
  诗文的读法,讲究抑扬顿挫,而诗文中重音的处理是抑扬顿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字眼,就是朗读时的重音所在。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两个“异”字的重读,可以突出作者孤身一人的心情;“倍”的重读,是为了突出作者的思亲之切;“兄弟”“遍”“少”的重读,是为了突出在其他兄弟团聚时,作者对兄弟的思念。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诗文教学以读为主,通过入情入境的诵读来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书声琅琅,读得神采飞扬,课堂诗意满满。
  二、推敲字词显诗意
  古人写诗填词,极讲究“炼字”,力图每个字都用得精当。正如贾岛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学古诗文中这类精妙的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换词法、比较法等方式推敲字词。
  如,在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初步理解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思后,笔者引导学生品味精妙的“潜”字。
  师: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同学们,这个“潜”可以换成什么字?
  思考片刻,同学们有的说换成“落”;有的说换成“滴”;有的說换成“吹”;有的说换成“跑”。于是,笔者让他们把这些字放进诗句里,读一读,然后和原来的诗句比较。很快,他们就有话要说。
  生1:我觉得“落”字只是写出雨水降下来,没有春雨那种轻轻的、细细的特点。
  生2:“滴”倒是可以写出春雨细小的特点,但是没有那种悄无声息的感觉,没有采用拟人化的写法,体会不出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生3:“吹”,好像春雨只是被风吹来,但是“潜”有主动来滋润万物的意思。
  生4:“跑”是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但是没有那种悄悄地,不为人觉察的感觉,与后面的“细无声”不相符。
  师:是呀,一个“潜”字,采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雨来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诗文中的一词一字都经过了诗人的千锤百炼,只要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诗文中语言的精妙之处,诗意尽显。
  三、借助画面悟诗意
  古诗文,特别是古诗,通常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宋代文学家、画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挂图或教学课件呈现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诗意。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时,用课件呈现柳树的图画让学生观察。问学生看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柳树碧绿得好像一块玉,有的说垂下来的柳枝随风飘动真好看,有的说柳枝婀娜多姿。”面对着美丽的柳树,学生很自然产生对柳树的喜爱,容易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另外,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中意境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古诗文的理解,将头脑中的画面画下来。这样,学生通过画画不仅调动起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对古诗文意境的感悟。
  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笔者让学生在充分诵读之后,提问:“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便纷纷回到词中寻找。找出词中的景物包括“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等。这时,学生对于景物的理解很多还是停留在一些字面的理解上,还难以深入了解词的意境。于是,笔者让学生根据词的意思把这些景物画出来,在画景物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词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在此不仅是写渔夫,更是写自己愿意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美的怡然自得。
  四、移情体验得诗意
  古诗文有的年代久远,有的是表达诗人独特的情感,作为小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站在作者的位置上分析问题,看待问题,了解感受作者的心理和情绪,从而能更深入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如,古诗《夜书所见》前两句中,一个“客”字,道破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一个“情”字,凝集了诗人的百般思绪。教学时,一位老师先让学生理解这个“客”指的是谁,接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移情体验。
  师:诗人漂泊在外,他想家乡的时候,他会想念起谁?
  生:父母。
  师:家乡白发苍苍的父母,最牵挂的人又是谁?
  生:诗人。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漂泊在外的诗人,想起年迈的父母,他多想回家,回到父母的身边呀!带着这样的感受,深情地读一读。
  生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诗人多想回家,他还会想起谁?
  生:妻子
  师:含辛茹苦的妻子,最盼望的是见到谁?
  生:诗人。
  师:日日思君不见君哪。此时的诗人,多想回家与亲人团聚,读吧,读出深深的思念。
  生再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诗人多想见到自己的亲人哪,他还会想起谁?
  生:孩子。
  师:可爱的孩子肯定也在想念自己的父亲,此时,诗人多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呀!读吧,读出长长的牵挂。
  生再次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在这一环节中,该老师紧紧扣住“情”字这个聚焦点,引导学生把诗人的思乡之情与温馨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次设身处地的角色体验,并在反复朗读中得到情感升华,洋溢着诗情画意。
  五、迁移运用享诗意
  语文的学习在于运用,学以致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得到诗意的享受。
  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笔者先让学生理解了杨氏之子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接着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师:姓杨的人家的儿子称杨氏之子。(指名一男同學)你爸姓什么?
  生:姓张。
  师:你是姓张的人家的儿子,所以也叫——
  生:张氏之子。
  师:对!(指名另一男同学)你姓谢,所以可以说——
  生:谢氏之子。
  师:(指名一女同学)你姓什么?
  生:姓林。
  师:哦,你是姓林的人家的女儿,那你可以说——
  生:林氏之女。
  如此一来,不仅是题目的理解,而且表达能力,都在运用中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古文的亲切感,原来古文可以这样用,显得新鲜而兴致勃勃。
  有些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面对这样的诗句,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适时地拓展运用,达到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迁移语言的目的。如学习了《题西林壁》一诗后,可出示如下的练习: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样巧妙的理解化用,能在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准确无误地使用那些经典诗词句,让诗句有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境界。
  总之,古诗文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正确把握住古诗文教学的特点,领着学生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徜徉,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诗意”流淌,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古诗文,使优秀的古诗文能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9.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时间紧凑,每周两节的历史课,要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需要另辟蹊径。且长期以来作为非会考科目的历史,造成了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低下,课堂学习兴趣点低,主动求知欲望差,学习效率不尽人意等局面。为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提升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安排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注重教学情景创设的趣味性  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导语,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
期刊
初中阶段的文段阅读理解要求较之小学的文段阅读理解要求有一个大的提升,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部分难度较大,为考试中学生最难拿分的部分。近年来,广州中考文学作品多以主观题形式考察以下考点:1.内容概括与结构把握;2.词句理解与词句作用;3.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手法分析;4.作品内涵探究、写作意图探究、观点态度评价、想象推断探究等。而作为刚刚步人初中的初一新生来说,他们只掌握小学阶段初步
期刊
地理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将地理实验置于一定的地理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地理教学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地理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地理实验资源的特性  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多种多样,为广大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理实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期刊
教师不是超人,成千上万有抱负、有责任心的教师,都经常会在教育中经历失败,这样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毕业的时候养成勤奋的学态,拥有美好的经历,树立端庄的人品,走向另一段人生。一如《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
期刊
当下,国家正在积极普及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顺应社会发展,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好地突显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社会。在小学数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利用生活化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1.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教学方
期刊
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我们吸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在现如今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生词汇障碍、语法障碍和背景知识障碍。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小学生的词汇量少,词汇量是阅读的根本前提,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有再好的阅读技巧也难以理解文章的内涵。2.很大部分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兴致勃勃
期刊
[摘要]通过解读人文精神的含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多读,多思,多联系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學步入了一种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文章分析”为主要特征,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而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指向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体现在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可以说,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因此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必须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要通过自身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给班级学生精神力量上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效果,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应当对每一个学生实施良好的、正向
期刊
一、“浸润式”体育的含义  “浸润”在学术上是一个物理词语,其在物理上的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而在临床医学上的解释则为:人体组织内侵入了异常的细胞或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的机体细胞,以及某些病变组织向周围扩展的现象。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的物质或原有的某些物质的堆积过多。  而在本文里,“浸润”的含义则与“沉浸”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即第11版)中的解释相符,为“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