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秀活动之“古乐·新弦”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乐·新弦
  左阿妮
  绿荫桃花展笑嫣,筝韵琴曲悦童颜。
  新弦古乐皆滋味.伯牙子期在少年。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优美的音乐能给人诉之不尽的意蕴和审美感觉,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作为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才能:礼、乐、射、书、数、御,把音乐放在第二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就如同不可缺少的游戏和童话一样,也不可缺少音乐”。德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任何人都生而具有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能力,尤其是儿童,完全没有乐感的儿童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点燃心中的音乐火花,使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11月16日,我们在小花园举行了一场以乐主题的广场秀活动——“古乐·新弦”,为孩子们展示了民族乐器古筝,以及新研发出来的校园推广乐器一小四弦琴。
  美术专科李老师精心设计、创设了一个“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美丽、舒适、宽松、和谐的环境,让我们在富有艺术气息的美好氛围中感受着喜悦、欢欣与美丽。音乐专科左老师担当主持,向我们介绍活动内容和嘉宾老师。
  左老师向我们介绍今天第一位表演嘉宾——李莹老师,还告诉我们,李老师身上穿的漂亮衣服名叫旗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
  接着,李莹老师为我们带来古筝演奏,一曲古筝名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李莹老师的指尖下欢欣跳跃而出,通过古筝特别优美古典的音色表达出来,充满了质朴的诗意,我们都沉浸在动听的犹如高山流水般的音乐海洋中。
  李莹老师还表演了歌曲《爸爸妈妈去上班》,熟悉、亲切的旋律马上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和着琴音一起哼唱了好几遍呢!
  李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古筝的历史以及构造。
  嘉宾老师“酸酸甜甜”组合给我们带来了高技巧的小四弦琴独奏曲《丝路驼铃》,还把音乐里的内容用西游記的故事讲述出来,这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乐曲当中表现的氛围。老师们很聪明呢,点赞哦!
  哇,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把小四弦。这个乐器很新奇哦,既有琵琶的形状,又有吉他的样子……原来啊,这是一个新发明的乐器,它既有民族的音色,又吸收了西方吉他的优点,还使用了意大利的Aqulia琴弦,改变了以往弹拨乐器按弦难、手指痛的问题,方便携带、音色优美,便于合作。小四弦琴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做luca,很有意思呢!
  我好激动啊!
  你们猜一猜,为什么我闭上了眼睛?
  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演奏……
  “酸酸”老师在教我用大拇指拨第一弦。
  老师和我们一起弹奏世界名曲《小星星》。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我还想和老师一起玩呢!
  热爱音乐的孩子将来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小培养音乐兴趣,点燃孩子们心中音乐的美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是享誉全世界。古筝这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悠悠绵绵的天籁之音,必将为更多的人所熟悉,为更多的人所喜爱,而小四弦琴(luca)的发明,使得孩子们从小能更好地接触到民族音乐学习,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些雏鹰必将更加自信,更加朝气蓬勃!
其他文献
教师不是超人,成千上万有抱负、有责任心的教师,都经常会在教育中经历失败,这样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毕业的时候养成勤奋的学态,拥有美好的经历,树立端庄的人品,走向另一段人生。一如《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
期刊
当下,国家正在积极普及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顺应社会发展,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好地突显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社会。在小学数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利用生活化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1.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教学方
期刊
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是我们吸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在现如今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生词汇障碍、语法障碍和背景知识障碍。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小学生的词汇量少,词汇量是阅读的根本前提,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有再好的阅读技巧也难以理解文章的内涵。2.很大部分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兴致勃勃
期刊
[摘要]通过解读人文精神的含义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多读,多思,多联系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在扩展阅读中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學步入了一种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文章分析”为主要特征,以“问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而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指向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还应体现在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上。可以说,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因此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必须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要通过自身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给班级学生精神力量上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效果,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应当对每一个学生实施良好的、正向
期刊
一、“浸润式”体育的含义  “浸润”在学术上是一个物理词语,其在物理上的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而在临床医学上的解释则为:人体组织内侵入了异常的细胞或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的机体细胞,以及某些病变组织向周围扩展的现象。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的物质或原有的某些物质的堆积过多。  而在本文里,“浸润”的含义则与“沉浸”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即第11版)中的解释相符,为“浸
期刊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文比重增大,古诗文教学也更加重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体味、推敲字词、借助画面、移情体验、迁移运用等方式,让古诗文教学“诗意”流淌。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诗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祖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不少千古传诵的古诗文。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文有129篇,比原人教版教材古诗文增幅高达80%。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古诗文内容的时空跨度太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讀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也应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多阅读,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现状及问题  现在中学生阅读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中学生不愿意读名著,认为名著落后,其内容与社会脱节,更多地喜欢阅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滲透,就是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结合学校慧心教育,在数学课堂上充分用一个数学教师的智慧,把数学化成和煦的春风,化作丝丝春雨,在水乳交融中培育出心智健康的新苗。  透过数学的文本,会发现在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其实蕴藏着无数的德育因素,每一个德育因素的有机运用,就能点燃每一个火焰,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