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所有学科的学习中,数学成为多数学生“噩梦”,传统数学教学办法并不利于学生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做的是将好的学习方式教授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针对数学文化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研究其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渗透,以期为同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 数学文化 高中数学 教学渗透
  数学文化就是站在文化角度进行学习,将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联系,在两者之间搭建教学框架,对数学中一系列数学语言及符号等进行深入学习。教师可结合现代最新科技和科学合理教学办法,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创新的能力。
  一、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数学属于必修课,在教育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数学使用涉及生活、生产方方面面,就像钱学森先生所说的:“如果一个民族不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那么这个民族便不会强大;如果一个民族的数学培养无法跟上时代步伐,那么这样的数学教学同样毫无意义。”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数学不仅是一门必须学习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理性、逻辑的文化现象,更是培养人们进行理智认识的文化。所以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还要对知识进行全面拓展和升华,让时代发展与数学知识产生联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这是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最高要求,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而非局限于“纸上谈兵”。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每个环节中渗透数学文化
  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进行全方位渗透,渗透方向主要包括数学教材、课堂教学过程中及课外练习或实践活动。
  (一)在教材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相关数学教材。而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载体进行的,所以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先从数学教材入手,数学教师可以教材为基准,将数学文化融合到每一章数学知识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将理论知识与数学文化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激发其研究兴趣。但因为某些原因,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数学思维=逻辑思维”的观念,大部分学生将数学看做是一堆符号的验证游戏,一种自我的挑战,并不具有实效性,检验的唯一办法就是运用计算方式,为数学教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让原本丰满的学科只剩下“骨架”。而数学文化的使用就是将原本枯燥和骨干的教材变得丰满充实,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技术,推动行业发展。同时让数学学习独具“语言性”,让数学大范围传播。教学时数学文化渗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更好地理解数学。为了更好地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的发展及在数学上作过重大贡献的人物展现在教材内容当中,如伯特兰·罗素是怎样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的。通过一系列内容,学生对数学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渗透工作主要在课堂教学当中,因为学生学习主要还是课堂中。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为学生灌输数学文化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就所有数学知识产生的文化背景及过程在授课期间向学生充分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还可以增强数学文化渗透教学的趣味性,将数学知识、解题技巧及数学文化结合后一并传授给学生,将枯燥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理解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文化。
  除了可以在数学知识传授中渗透数学文化外,还可以在试题练习当中渗透。如立体几何课堂练习当中,因为学到的解题方式只有几种,但考察的题目通常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与学习方法及技巧或者新的方程式的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解析正方体时,可以讲解解法与研究过程与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文化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作用。
  (三)在课外研究活动中渗透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不再仅限于课堂,将教学拓展到户外。这样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实践活动或者大量资料丰富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对学生学习逻辑学、数学、集合论及语言和分析哲学有着莫大的帮助。同时这本书是数学文化的重要著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其数学文化和知识,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整个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和数学发展相互结合,在实践当中渗透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小蛟.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03:17-19.
  [2]池红梅,毛雪琴.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9:10-12.
  [3]郭宗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28:60-6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末。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方式多样化的情感教育方式,发挥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对策  教育中不能缺少情感因素,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当前处于认知能
摘 要: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是一篇立意深刻、感情真挚、充满感人细节的文章,作者认为,除了教会学生技巧层面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写作,而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与生命,这必然有助于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增强文章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关键词: 高中生 记叙文 苦难意识  一、“苦难意识”的内涵与阐释  1.“苦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痛苦和灾难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地农村小学教学依旧保持原状,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运用,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对于此种情况,应当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实施限时讲授,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动手动脑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等。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就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实施限时讲授进行分析与探讨。  
会议
摘 要: 初中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技能训练提升,素养却非一朝一夕可提高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探索。作者就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初中生 写作能力 经典阅读 生活素材 技能训练  1.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经历由能力到素养的变迁,教师不仅要在习作活动中训练学
会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怎样让学生爱好文学、喜欢写作,说教毫无用处,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学生。  关键词: 写作 生活 诗歌 文言文  一、写作和新闻时事联系  新闻上出现扶老人被讹的报道不止一次了,文以载道,怎样唤起学生的爱心呢?我写了以下诗篇:《扶老人被讹·七古》  扶起老人却被讹,好心“彭宇”①泪成河;已知真假识邪鬼,未辨是非成恶魔;  见难欲救心生怯,恩将仇报身难
摘 要: 低年级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经验,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不强,也没有养成长期观察身边事物从而运用到写作中的习惯,所以在低年级学生写作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在学生写作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领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生活 互动 多说少写 注重修改  教育部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小组对于6-8岁儿童的写作提出一个新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