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路上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而构成,因此,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本文以学生为主体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效 高中 物理
  一、以趣激学的教学起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不如好知者,好之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随着高中物理知识难度的增大和深入,在高中教学中展开有趣味的物理教学往往难于实现。而事实上我们也发现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渐渐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正如我们所认同的那样,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不应仅仅是一个观众,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因此针对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改进。
  物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追根溯源,把知识的起点放低将其把生活联系起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冲突情境。例如在教学“衍射现象时”,为了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我设置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常说的“但闻其声,不见其人”,用“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相联系,除此之外通过“潮汐现象”引入万有引力的知识。通过这样常见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和知识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兴趣中寻求高效教学的途径,进而为实现高效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氛围基础。
  二、以实验为载体的教学根本
  以自制小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例,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情况,常常会出现一些课前没有预料的情况,如学生对知识产生的疑问以及加深对相关物理规律的认识。如在“自由落体”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能够既简单又明了的向学生展示质量大的物体运动速度不一定大于质量小的物体的速度,首先拿半张A4纸将其揉成纸团,再拿一张平展的A4纸,让他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很明显可以发现质量小的半张A4纸团先落下,很好的证明了质量大的物体不一定下落的速度大。
  以生活实验为例,在讲多普勒效应时如果学生课前有充足的亲身体验,则能在教学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用身边的简单材料做了有关多普勒效应的实验,首先在课前用磁带录制特定的单音频信号,在教学中把磁带放入随身听里,然后用两根绳子悬挂在一个固定的横杠上,播放录音机里面的音频,再让随身听摆动起来。在实验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随身听向你摆来时音调变高,远离而去时音调变低。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做多普勒实验,如用一根钢锯的锯条在一端绑上一个橡皮球,装盆水放在桌上。接着使锯条震动起来,橡皮球便会撞击水面,此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水面上形成同心圆的水波。若此时让小球向前运动,则可以发现水波不再是同心圆,前方的水纹变得密集,后方变得稀疏。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前方的波长短因此频率变高,后方的波长变长频率变低。
  三、多媒体巧妙运用的新途径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普遍越来越注重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flash的动画演示、视频的播放、PPT电子讲稿等等教学工具的使用,克服了许多曾经在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多媒体作为一种便捷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共享。
  由于地域的限制,在笔者所教学的地区大部分学生对当前一些社会科技成果的接触机会不多,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准备相应的视频材料,或是相关知识的科技前沿报道,在教学中适当引用穿插,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相关的知识体验,再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一节时,为了向学生展示人造卫星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时,人造地球卫星怎样绕地球运转?它又是怎样发射上去的?它又有怎样的运用,又是怎样实现的?等等疑问,在面对学生的疑问,这时候通过视频展示加上适当的讲解,学生的疑惑自然能够迎刃而解。再如我们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的知识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都没有坐过电梯,不能感悟到知识其中的生活性,因此,这时我利用视频让学生观察电梯中台秤称量物体的现象来间接感受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诸如此类的视频教学我还将其运用在光学、电与磁的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从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为实现高效的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结束语
  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一个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教学无法,以学定教,任何教学模式与方法都应该基于学生的学情,以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基础,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总结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过程中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打破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开发学生绘画潜能。  【关键词】造型能力 多媒体辅助 主动探求 情感体验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造型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足够的素描基础培训而达到的,这里我们所说的造型能力就是指一定的素描基础能力,一定的透视、结构及立体空间表现能力。所以素描基础训练,作为美
【摘 要】针对模式构建讨论的德育教育途径,具体指向课程教学领域。作为中职德育教师都应针对目前挑战进行反思,即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一挑战为德育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该如何优化今后的课程教学等。应在教学模式、案例支持、教学手段上进行解读。最后,则须围绕着课前准备、课程讲授、课后反馈等三个阶段下工夫。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契合 现实  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目前德育
所谓教学反思,主要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借助于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或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其教学效果重新进行评估和批判性思考,以此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并形成对教学现象、现实问题的独到的见解,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能力不断发展。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
【摘 要】分离焦虑,又称为离别焦虑,是一种因与亲人或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的紧张、烦躁、忧伤、恐慌、不安等情绪反应,是一种幼儿普遍的心理现象。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攀升,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基本的家庭模式,在缺乏同伴并且长辈溺爱的家庭环境下,导致幼儿园的适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表现出更强烈的分离焦虑,表现为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下降、哭闹、扰乱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拒绝上幼儿园等,造成许多家长的困扰
【摘 要】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广西地处边疆,又是民族地区,高校以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尤显必要。因此,“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学科专业定位,因地制宜的科学的
【摘 要】目的:通过对医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分析与调查,找出了问题症结和影响普及推广普通话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措施,以达到在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目的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素质。  【关键词】医学生 普通话 地方方言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普及和推广普通话工作上一直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但是,地方方言对普及和推广普通话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医学生对使用和推广普通话缺乏一定的认识。
【摘 要】本文分析我校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对比中外英语教师单独授课的利弊,提出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具体方法,指出这种模式能够克服单独授课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中外教师各自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  【关键词】中外教师 合作 口语教学 口语能力     当前,外教的身影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内各层次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尤其是英语口语课大多由外教来完成,但是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和谐校园文化犹如一个无形的“磁场”,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校园文化 激励性 渗透功能 认识综合功能 实施步骤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长期创造形成
【摘 要】创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主题,普通的作文模式已经越发不能满足学生、老师、社会的要求。文笔是血肉,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极具创新思维的文章才会抓住人心,才会从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创新思维如何培养,以及如何把创新思维融入文章中,给创新作文的教学提出了一种思路,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新 作文 培养  构思是最丰富的思维活动,如同建筑师对一座楼房进行整体设计那样,是文章能
【摘 要】师生有效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选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关键词】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一个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