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在行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新课改的永恒课题。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模式 ;关注学生; 以学定教; 预习 ;合作 ;探究 ;展示;反馈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一、迷茫中的反思: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如何改变课堂,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学校先后两次选派教师在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同时利用网络深入学习部分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如邱学华尝试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顾泠沅青浦实验、李炳亭“五步三查”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通过多次学习研讨,教师深切感受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应通过高效的组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教给学生方法,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讲多练。
  2011年9月我校开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融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综合分析我校校情,学情等基础上,寻求一种相对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中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哪些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我们的课堂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二、实践中的反思:明确高效课堂的“高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高效”的实施,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主动展示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吗?学生的学习过程快乐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教给学生方法了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点:课前预习案设计的高效,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中良好课堂氛围设置的高效,情境教学设置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学生合作、展示及质疑的高效,科学探究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及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后学生巩固提高的高效,老师教学反思的高效。
  三、实践中总结: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二年多试点年级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并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深入研讨,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发放预习案,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案,并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
  第二步:以学定教。课前对预习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进行,小组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进行班内解疑,含学生多种形式合作交流、探究及展示,教学合一。
  第四步:精讲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式或情境式精讲,包括课堂生成的与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步:当堂训练,课中进行,十分钟左右。像考试一样的训练。
  第六步:归纳提高。课中进行,学生归纳总结,提出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为确保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得以有序的开展,我校制定了各种制度以保证研究顺利开展,如:   1.建立定期培训和教师学习交流制度
  校长室牵头组织专家学者统一对教学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理解、熟悉、掌握新课程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操作方法。各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解答疑问。
  2.建立班级学生活动小组制度
  各年级班主任把班级学生分成4或6人小组,同桌为对子,异质同组,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班主任要引导组织展开小组间、组内学生间学习环节落实和小组间的积极性评价,建立小组内的督学机制和小组间的“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利用好黑板报、展示栏等宣传阵地给学生个人和小组积极性评价或表彰。班主任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良好习惯,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的习惯,班主任同时也要把学习小组与学生德育管理、思想教育等班级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我校基层班级高效管理的新体制、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3.建立学科组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组织制度
  教导处会同各教研组长组织各年级每周四或周五的观课议课活动,观课后必须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骨干教师主持议课点评,点评必须依据新课程高效课堂环节要求和我校实际,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点评以“闪光点”点评为主,但也必须指出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领导组领导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备课组的观课议课活动。
  4.建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单元考查制度。年级要负责制定表格,进而方便每位科任教师在课前能够有效收集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在授课前及时调整课堂情境或问题设置,使情境或问题的设置更有效更实效。年级对学生单元考查负责落实,确保教学质量的完美收官。
  四、实践后的再思考:课堂高效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带来了课堂的改变,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培养自信。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廉价的表扬”。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 周峰、郑向荣 《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从“洋思”到“东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3]卢志文 关于高效课堂的16个问答 卢志文杏坛絮语 2009-5
  [4]高效课堂研究简报 2010年第01期(总第1期) 2010年第03期(总第3期) 2010年10月
  [5]艾玛·麦克唐纳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3-01
  [6]陈源清 《精彩的小班课堂——初中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探索》 凤凰出版社 2011年7月
  作者简介:张文宏,数学与计算机双专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尊重并关爱每一位学生,有多年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经历。现为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主持我校合肥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担任物理教学工作。取得的主要荣誉有:2003年论文《中学物理课件开发现状问题和对策》巢湖市一等奖;2005年获居巢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2007年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获原巢湖市二等奖;2007年获“巢湖市优秀班主任”及“巢湖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7年4月与黄诗河副校长主持原巢湖市级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2009年12月结题,荣获原巢湖市课题研究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巢湖市居巢区农村初中校长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9月获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12年12月获安徽省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并获实验操作技能单项一等奖;2013年2月论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发表在《中学物理》第二期;2013年7月被评为合肥市初中物理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中心学校238076)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明显滞后于城市,尤其体现在“口语”表达层面。而如今英语口语在应试和交际方面都尤显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英语课堂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呢?在本文中,笔者从“能说”“敢说”“爱说”“会说”“写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思路,吹响了英语“口语”的集结号。  关键词:爱;能说;敢说;爱说;会说;写说  中图分类号:G632.0
摘要: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契机就是七年级。这时,他们对初中生活有新奇感和陌生感,对初中生活也充满了好奇,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教师讲的规则易于接受。这好比一张白纸,是很有希望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此阶段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本文就针对如何向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初中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以及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实然性偏差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本文着重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作品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和生活的勇气,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使学生健康成长。主要阐述了语文学科如何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融入  高中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生命教育优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为融入生命教育创造了条件。正如胡燕琴老师在《2004年国内主要教育期刊
摘要:阅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获取各种新信息,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人的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培养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通过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使语言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写作展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本文就简要谈了五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旨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
摘要:英语现已成为世界“普通话”,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自信心。但是现实中广大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示范指导学生会说,多种手段激励农村中学学生要说英语,多方努力方能突破农村中学“哑巴英语”的现状。  关键词:鼓励开口;引导会说;调动要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
摘要:新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新形式除了表现了教学课堂上,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设置和对教材的渗透中。新课堂背景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多种开放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本文由此展开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行和实施,明确了教学是师生间知识积累的互动和发展过程。在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要真正掌握到知识,需要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摘要: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选择多样化和适切性的要求给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序性提出了重大挑战,但也给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平台和保障。这样,以目标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分层走班教学顺应了新高考的要求,满足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将对此种教学模式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英语;分层走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多来来,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其中课外阅读为重头戏。然而,学生读了很多书,语文水平却不见提高。一提到写作文,学生更是一筹莫展。于是,笔者在班级内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与习作相结合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轻松阅读,带领他们进入童话世界,积累语言,为习作奠定基础,从而快乐习作。  关键词:课外阅读;积累语言;读写结合;习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