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我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或日记及时推荐给学校校报发表,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
  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该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曾经有好几个学生升学后成了高一级学校校报或文学社的主要负责人。2011年春季,我所教的七年级的几个学生竞无师自通的写出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来,叫我校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法的结果。
  第二类,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他们混杂在写作水平中间的学生里面,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新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
  我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2012年春季,我校举行了作文比赛,要求每班选出三名代表参加,在八年级二十一名选手中选前十名进行奖励,结果我派出的六名选手全部获奖,分别排在第二、三、四、六、七、十名的位置,在這些学生中,有两名是新培养出来的新秀。这一事实说明,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是何等重要。我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第三类,中间型。这类学生占班内一半以上,他们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移植。我曾用下水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下水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
  我反复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曾在八年级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太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第四类,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的长期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数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它绝不能靠一种、二种“特效”方法来解决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的问题,只有运用分类教学法,对学生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用发展的、主动的、全面的教学思想来指导写作教学,抓住各种类型中的主要问题,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落到实处,苦干二年、三年,我们才能取得写作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即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
摘要:“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感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非常重要,因此,我打算从以下二点来尝试,使自己走上“研究”之路:    关键词:研究;历史教师;读书;听课;磨砺  一、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坚持读书学习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震撼了所有人,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老师学生的深思。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什么培养的学生总是循规蹈矩,高分低能,而不是国家所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归根求源,问题还是出在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太在乎教师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太在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太在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以学生
摘要: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产生。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和分析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活跃课堂的四种对策。  关键词:英语课堂;开放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23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和习得能力
摘要:农村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明显滞后于城市,尤其体现在“口语”表达层面。而如今英语口语在应试和交际方面都尤显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英语课堂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呢?在本文中,笔者从“能说”“敢说”“爱说”“会说”“写说”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思路,吹响了英语“口语”的集结号。  关键词:爱;能说;敢说;爱说;会说;写说  中图分类号:G632.0
摘要:中学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契机就是七年级。这时,他们对初中生活有新奇感和陌生感,对初中生活也充满了好奇,他们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教师讲的规则易于接受。这好比一张白纸,是很有希望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此阶段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本文就针对如何向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尤为突出。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初中生自身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以及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实然性偏差三个方面分析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本文着重指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作品融入生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和生活的勇气,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使学生健康成长。主要阐述了语文学科如何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融入  高中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生命教育优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为融入生命教育创造了条件。正如胡燕琴老师在《2004年国内主要教育期刊
摘要:阅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获取各种新信息,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人的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培养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通过阅读,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使语言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写作展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本文就简要谈了五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旨在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
摘要:英语现已成为世界“普通话”,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自信心。但是现实中广大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示范指导学生会说,多种手段激励农村中学学生要说英语,多方努力方能突破农村中学“哑巴英语”的现状。  关键词:鼓励开口;引导会说;调动要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