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23-01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中年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为20%~30%[1],目前,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痛苦轻、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应用于妇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治疗;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2例,年龄36~57岁,平均(41.7±11.2)岁,其中,肌壁间肌瘤12例,黏膜下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7例,阔韧带肌瘤5例;排除严重心肺肝肾不全及其他腹腔镜手术禁忌症,均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治疗。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综合准备:术前完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及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指标,避开月经期,有贫血、阴道出血者,纠正贫血,常规备血400ml,给予抗炎止血治疗;
  1.2.1.2 阴道准备:术前2d用碘伏棉球对阴道进行常规擦洗,2次/d,保持阴道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1.2.1.3 皮肤准备:术前2h进行备皮,剔除毛发,清除皮肤污垢,特別是对于凹于体表、藏污较多、不易清洗的脐窝应冲洗干净[2];
  1.2.1.4 胃肠道准备:术前8h禁饮禁食,防止术中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术前晨起给予温肥皂水清洁灌肠,防止肠胀气和术后腹胀;
  1.2.1.5 留置导尿管: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术前应嘱患者排空膀胱,并留置导尿管;
  1.2.1.6 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术前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讲解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必要时列举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1.2.2 术中护理
  1.2.2.1 调节手术室温度,保持手术环境舒适度,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并配合医生抢救和治疗,术中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防止低体温出现;
  1.2.2.2 器械护士术前提前刷手消毒,准备手术器械,协助术者建立人工气腹进行手术;
  1.2.2.3 巡回护士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节,并正确安装调节腹腔镜仪器设备,以利于术者顺利手术。
  1.2.3 术后护理
  1.2.3.1 一般护理:给予全身麻醉术后常规护理,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减轻恶心、呕吐,防止呕吐物误吸,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腹腔镜手术因在气腹下完成,术中会吸入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术后应常规给予氧气吸入2~3h,促进二氧化碳排除,防止高碳酸血症[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利于呼吸功能恢复,以及伤口愈合和渗出液引流;
  1.2.3.2 管道护理: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性,随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指导患者正确卧位,促进引流液排出,根据引流量多少确定拔管时间;
  1.2.3.3 饮食及生活指导:术后1d,可视患者病情,给予少量流质饮食,并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日排气;排气前避免进食牛奶、肉类、糖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排气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2.4 并发症护理
  1.2.4.1 疼痛护理:多为肩背部酸痛,为残留腹腔的二氧化碳引起[4],3~5d可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1.2.4.2 腹腔出血: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腹部体征变化以及腹腔引流液变化,如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且患者血压降低,脉搏细速,则应迅速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1.2.4.3 皮下气肿:多由于腹腔内二氧化碳储留[5],压力增高,气体进入皮下所致,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吸收。
  2 结果
  本次研究32例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均取得成功,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是在全身麻醉和气腹下进行,仍然会引起部分并发症发生,因此,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越秀,刘翠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09(8):294-295.
  [2]黄春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33):1106-1107.
  [3]白晓红.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7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9):911-912.
  [4]张辉.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1944-1945.
  [5]王顺香.腹腔镜子宫肌瘤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08(23):161—16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孕妇体质指数(BMI)及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758例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临床资料,根据BMI将孕妇分为体重不足组、正常组与超重组,再根据孕妇的整个孕周BMI的增幅将孕妇分为轻增组、中增组与重增组,观察妊娠12周BMI与母儿结局之间关系、孕期BMI增长与母儿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与体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2011年年8月至2013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比较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研究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评分情况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基本情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联合疗法中灌肠液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组织功能调节并减轻症状,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对灌肠液进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7例患者,对其手术中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实施过程中无麻醉并发症及手术并发症产生。47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95.7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47例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随访时间大于一年的21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最终筛选出导致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平均45.5岁,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21例(8.3%)。引入多因素
期刊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09-02  急性脑血管病并存心电图异常,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回顾分析了2009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脑血  管病住院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重视视疲劳,探讨视疲劳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分析近1年我院眼科门诊视疲劳的患者185例,其中男80例,女105例,年齡最小7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对患者的病史、屈光状态、矫正效果、眼压、眼位和用眼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屈光不正135例(占72.9%),调节力下降25例(占13.5%)外隐斜视25例(占13.5%);屈光不正状况:远视和老视32例占23.6%;单纯近视散光20例
期刊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6-0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口腔器械多为重复使用,每次诊疗过程中其表面几乎都可能沽染大量的有机物(血剂、粘液、分泌物等),若这些器械特别是染有传染病患者血液的器械在术后清洁和火菌不严,当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我院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对门诊器械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口腔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内176例糖尿病建档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健康饮食、积极运动、药物指导、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心理疏导)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健康干預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血压(BP),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期刊
【摘 要】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在血液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机构的不断发展,血液标本采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被输血者的生命健康和输血效果,因此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血液制备质量的相关性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如何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法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01月~2013年07月心肌梗塞患者7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中医辨证治疗,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①比较低钾血症发生情况,实验组7例,对照组8例,无明显差异(P>0.05);②比较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分别为3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