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心肌梗塞对预后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法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01月~2013年07月心肌梗塞患者7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中医辨证治疗,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两组远期疗效。结果:①比较低钾血症发生情况,实验组7例,对照组8例,无明显差异(P>0.05);②比较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分别为3例、5例,对照组对应为10例、12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更佳,提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心肌梗塞患者,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心肌梗塞;预后影响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5-01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为内科危重症,中医系胸痹(真心痛)范畴,是一种心前区的剧烈疼痛,伴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发凉、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增多、发热、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以及进行性动态心电图变化[1]。心肌梗塞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本文将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法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2年01月~2013年07月心肌梗塞患者7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男女各20例,年龄65~76岁不等,平均69.24岁;对照组:男女各19例,年龄68~83岁不等,平均72.08岁。经临床诊断,确定全部患者符合心肌梗塞疾病诊断标准(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组制定)。78例患者均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胸痹临床证型主要分为实证心血瘀阻、痰浊瘀阻型;虚证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型。救治原则总则以通为主,兼顾正气;分别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1.3 疗效评定 后期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两组血钠水平、血钾水平、血钙水平,统计两组并发低钾血症(血钾水平<3.5mmol/L)、低钠血症(血钠水平<135mmol/L)、低钙血症(血钙水平<2.2mmol/L)的例数,并从以上三方面比较两组远期预后。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软件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3])处理与两组心肌梗塞患者相关的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均为计数资料,用比率进行书面表达,用卡方检验法进行组间对比。将P<0.05设为检验校准,若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经后期随访与临床检测,实验组7例患者并发低钾血症,对照组8例,经临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的发生例数,实验组分别为3例、5例,对照组对应为10例、12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心肌梗塞患者,安全性高,预后良好。两组患者远期预后对比,详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塞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从中医角度看,本病的发生与心、肝、脾、肾诸脏的盛衰有关。在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多于年龄、饮食、起居、环境、体质、情志等诱因有关,加之消渴、眩晕(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糖)等患者,心痛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后虚,亦有先虚后实者。年龄在45岁之前,多以血瘀、痰浊等实证为主,心主血脉,血液在血管中周流不息,须赖心气之推动。人到中年以后,五脏渐虚,阴精阳气俱已亏虚,或因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诱因,导致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不断阻于心脉,致使心脉闭塞或挛急而急发为真心痛。进一步引起气阴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行缓滞,则留而为瘀;津血同源,血滞则津液亦滞,或饮食多进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津液聚而为痰,痰瘀互结,阻于心脉,不通则痛。故从我院住院患者中证候分型例数统计分析中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因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根据我科中医诊疗方案对科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吴焕林、严夏等学者对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了中医辨证法治疗,取得了較佳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了中医辨证法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疗效,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中医辨证治疗(①心血瘀阻型:给予血府逐瘀汤,方中含柴胡、赤芍、地黄各15g,红花、牛膝、桔梗、桃仁、川芎、人参各10g,枳壳、五味子各9 g,炙甘草5g,1剂/日,早、晚2次服用,30日为一疗程;②痰浊瘀阻型:给予四君子汤合二陈汤,方中含茯苓15g,鸡内金、党参各12克,白术、甘草、半夏、陈皮、贝母、山慈菇、桔梗各10g,1剂/日,早、晚2次服用,30日为一疗程;③气阴两虚型:给予养心汤,方中含檀香、麦冬、砂仁各20g,丹参、何首乌、山萸肉、菖蒲、葛根、玉竹各15g,元胡、炙甘草、桂枝、川芎、陈皮、党参、五味子、郁金各10g,1剂/日,早、晚2次服用,30日为一疗程;④阳气虚衰型:给予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药方中含青黛、附子、人参各15g,桃仁12g,牛膝10g,红花、生地、当归各9g,赤芍、枳壳个6g,川芎、桔梗各4g,甘草、柴胡各3g,1剂/日,早、晚2次服用,30日为一疗程[4]),从远期预后看,实验组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2.50%)均低于对照组(对应为26.32%、31.5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肌梗塞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更佳,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近似,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心肌梗塞患者,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心肌梗塞患者,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游飞霞.急性心肌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09):758-759.
  [2]沈敬鸿.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治疗近况[J].广西中医药,2010,03(08):01-03.
  [3]肖惠珍,陈仁山,程康林,等.中医对行介入治疗的心梗患者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09(09):2319-2320.
  [4]金刚,孙特.消梗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肌梗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05(11):103-10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金因舒治疗暴露性角膜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80例暴露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润舒滴眼液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金因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孕妇体质指数(BMI)及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758例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临床资料,根据BMI将孕妇分为体重不足组、正常组与超重组,再根据孕妇的整个孕周BMI的增幅将孕妇分为轻增组、中增组与重增组,观察妊娠12周BMI与母儿结局之间关系、孕期BMI增长与母儿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与体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2011年年8月至2013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比较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研究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评分情况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基本情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联合疗法中灌肠液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组织功能调节并减轻症状,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对灌肠液进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7例患者,对其手术中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实施过程中无麻醉并发症及手术并发症产生。47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95.7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47例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随访时间大于一年的21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最终筛选出导致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平均45.5岁,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21例(8.3%)。引入多因素
期刊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09-02  急性脑血管病并存心电图异常,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回顾分析了2009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脑血  管病住院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重视视疲劳,探讨视疲劳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分析近1年我院眼科门诊视疲劳的患者185例,其中男80例,女105例,年齡最小7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对患者的病史、屈光状态、矫正效果、眼压、眼位和用眼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屈光不正135例(占72.9%),调节力下降25例(占13.5%)外隐斜视25例(占13.5%);屈光不正状况:远视和老视32例占23.6%;单纯近视散光20例
期刊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6-0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口腔器械多为重复使用,每次诊疗过程中其表面几乎都可能沽染大量的有机物(血剂、粘液、分泌物等),若这些器械特别是染有传染病患者血液的器械在术后清洁和火菌不严,当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我院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对门诊器械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口腔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内176例糖尿病建档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健康饮食、积极运动、药物指导、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心理疏导)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健康干預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血压(BP),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期刊
【摘 要】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在血液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机构的不断发展,血液标本采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被输血者的生命健康和输血效果,因此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血液制备质量的相关性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如何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