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在血液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在血液制备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机构的不断发展,血液标本采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被输血者的生命健康和输血效果,因此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血液制备质量的相关性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如何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控制,以保障相输血效果和输血者的生命安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实现提高输血临床救治的水平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血液成分;质量控制;血液制备过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30-01
  现代医学在不断向前发展,输血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病救人的方法。我国实施的《血液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血液标本成分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血液是一种特殊的特体,其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也是一种重要和非常可怕的疾病传播途径。因此,研究血液成分质量控制是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只有确保制备血液标本质量,才能避免疾病的传播,同时,还能提高输血效果,真正发挥输血救人的作用。所以,全面加强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血液制备过程实施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值得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1 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及相关影响因素
  1.1 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病因和血液疾病在临床上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輸血也越来越谨慎。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医疗界每年由于输血失误给患者带来的损失也时有发生,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层数不穷。这些现象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对医院发展也是一种很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已经迫在眉睫。血液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才能真正确保输血安全。因此,加强血液制备过程质量控制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控制手段,是提高血液质量、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最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帮助其早日康复。
  1.2 相关影响因素
  血液制备过程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但是,影响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血液来源体方面,血液是治病救人的重要用品,献血者自身是否健康,将直接影响血液制备质量。随着人们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人体血液质量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如果存在不良饮食或生活习惯,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毒品的危害降低了人们的血液质量。其次,白细胞滤除,输注各种血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疾病治疗方法,但是在输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是在没有摸清楚情况下,给患者输血,将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根据统计资料可知[1-3],输血中不良反应发生90%是由于输入异体血液的白细胞相关,同种异体白细胞抗原免疫反应发生率为39%。再者,无菌处理技术,血液制备过程和储存环境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血液成分质量的重要方面。这些都是影响血液成分质量的重要方面和相关因素,因此,要想提高血液成分制备过程质量控制,应该针对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加强血液成分质量控制的策略
  血液制备过程中应用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在实践工作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加强血液制备质量控制。
  2.1 加强血液制备质量培训和记录
  加强血液制备质量培训主要是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能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细则,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职责,并且制定详细的责任表和执勤表,在职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都应该对岗位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培训。首先要加强质量控制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用正确的工作理念指导自身的实践工作。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如在工作中,应该将任何一项常规工作都看作为重要的内容,定期以各种形式开展讲座,让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座谈会中,并且能发表自己的建议。同时,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集体讨论,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工作形式上,应该要提高人员积极性,实施一定的激励机制,对制备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完整的记录,并且反复进行计划和审核、控制以及改进。最终提高血液制备质量。
  2.2 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环境质量控制,规范操作
  制备环境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加强无菌处理和操作,是提高血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制备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定期进行检测,增加各个操作环节的无菌培训。如在制备之前,应该净化操作空间,血液离心前后运行情况等方面都应该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成分制备室的温度以及标识等,也应该准确无误,以确保患者用血过程的安全性[4-5]。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血是一个组织移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重视加强血液成分控制,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提高临床输血效果,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成分质量控制,以确保输血安全和可靠,促进被输血患者快速康复,实现输血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因此,血液站必须要重视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日常记录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关的操作制度和体系,以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无菌以及环境质量控制和操作。最终在工作人员努力下,为输血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伟,蒲维薇.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3:242-243.
  [2]骆玉芹.浅析血液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1,36:115.
  [3]雷智,李志坚.血液制备过程中对血液成分质量的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2,08:842-843.
  [4]程素华.浅谈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01:259-260+262.
  [5]张翙,苏武锦,农媛.血液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6:2202-220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发生寒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80例行全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患者术后有无出现寒战分为寒战组(26例)与非寒战组(54例),记录患者体温、疼痛、出血量及全麻术时间。结果:患者年龄、体温、疼痛、出血量及全麻术时间均与术后寒战有直接关系。结论:患者年龄越大、体温下降越快、全麻术后疼痛越剧烈、全麻术中出血量越大及手术时间越长等可提高患者全麻术后出现寒战的机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金因舒治疗暴露性角膜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80例暴露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润舒滴眼液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金因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孕妇体质指数(BMI)及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758例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临床资料,根据BMI将孕妇分为体重不足组、正常组与超重组,再根据孕妇的整个孕周BMI的增幅将孕妇分为轻增组、中增组与重增组,观察妊娠12周BMI与母儿结局之间关系、孕期BMI增长与母儿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超重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与体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2011年年8月至2013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比较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研究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评分情况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基本情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联合疗法中灌肠液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组织功能调节并减轻症状,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对灌肠液进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对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7例患者,对其手术中实施麻醉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实施过程中无麻醉并发症及手术并发症产生。47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95.7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47例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0年11月间在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随访时间大于一年的216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最终筛选出导致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患者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平均45.5岁,其中发生感染的患者21例(8.3%)。引入多因素
期刊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09-02  急性脑血管病并存心电图异常,被人们所关注,本文回顾分析了2009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1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脑血  管病住院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重视视疲劳,探讨视疲劳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分析近1年我院眼科门诊视疲劳的患者185例,其中男80例,女105例,年齡最小7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对患者的病史、屈光状态、矫正效果、眼压、眼位和用眼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屈光不正135例(占72.9%),调节力下降25例(占13.5%)外隐斜视25例(占13.5%);屈光不正状况:远视和老视32例占23.6%;单纯近视散光20例
期刊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6-0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口腔器械多为重复使用,每次诊疗过程中其表面几乎都可能沽染大量的有机物(血剂、粘液、分泌物等),若这些器械特别是染有传染病患者血液的器械在术后清洁和火菌不严,当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我院遵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对门诊器械的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口腔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内176例糖尿病建档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健康饮食、积极运动、药物指导、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心理疏导)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健康干預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血压(BP),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