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判断车速的两种方法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判断事故发生时车辆的速度是对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二种测算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的方法。
  
  1 根据刹车痕测算车辆速度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若在事故发生时采取了相应的制动措施,就可以根据路面遗留下的刹车痕迹估算出车辆行驶的速度。
  例1 先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某中学的课题小组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展开研究,他们发现,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列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
  下表是他们在交警的帮助下获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数据,测试的条件是:一个熟练的司机,驾驶一辆性能可靠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分别以下表中的速度行驶。
  下面是交警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报告内容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21日,有雾但地面干燥,××型汽车与××型汽车(吨位相同)在×公路×处迎面相撞,测甲刹车痕迹40m,乙车5m。(公路交通部门规定有雾天气的最高时速不超过40km/h)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判断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估算出甲和乙的车速各为多少?
  解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刹车痕迹应是汽车的制动距离。甲车刹车痕迹40m,乙车5m,对照表中提供的实验数据可知,甲车的车速应在80~100km/h之间,乙车的车速应在40km/h以下;再分析表中制动距离与车速的关系,可以估算出甲的车速大约为90km/h,乙的车速大约为35km/h。所以甲车的车速大大超过了公路交通部门规定的有雾天40km/h的最高限速,因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甲车的车速过快,造成不能立即停止,引起两车迎面相撞。
  用这种方法估算车速时,要注意寻找出车速、反映时间、反映距离以及制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后,才能根据刹车痕迹判断出车速。
  
  2 根据两车相撞击位置测算车辆速度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若在事故发生时没有采取相应的制动措施,则可以根据两车相撞时的撞击位置估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例2 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1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靠近各自道路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m和40m,道口恰好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外形数据如下表所示,并已知甲车的速度为v1=40km/h,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v2的范围。
  解析 要计算出当甲车的速度为v1=40km/h时,使两车相撞的乙车车速v2范围,关键是根据两车撞击的位置,判断出从发现情况到相撞两车分别行驶的距离;对乙车而言,它能使两车相撞的最高速度v′2是甲车撞击到它的车尾,最低速度v″2是它撞击到甲车的车尾;如图2、图3所示,根据行驶的距离和速度公式列出等式,就可解得能使两车相撞的乙车的最高和最低速度。
  
  设甲车撞击乙车的车尾,如图2,则此时甲车行驶的距离S甲=30m,乙车行驶的距离为L+S乙=4.68+40=44.68m,两车行驶的时间t=S甲/ v1;若乙车的车速v′2则有:
  结论 当乙车的速度在42.1~59.6km/h的范围内时,甲、乙两车将发生碰撞事故。
  用这种方法估算车速时,要注意根据撞击位置弄清相撞前两车行驶的距离后,才能根据速度公式列出等式解出车速的大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对发生交通事故的两车不论是否采取制动措施,都可以对车速进行估算,从而找出超速行驶的车辆,判定事故的原因,正确认定事故责任。
其他文献
时尚买手在欧美国家是零售业态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诞生出来的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在国外一些大学里,也是一门专业,比如说在纽约时装艺术学院.
摘要:复习过程是把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或转换,使学生产生新的领悟从而叠加成知识链和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达到学习的最优化。优化复习题组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专题复习;题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7(X)-0004-2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课是总复习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专题复习课
题目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每日新报》报道:这些“比风还要快”的高速列车,都被冠以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名字:和谐号。  (1)下表是“和谐号”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计算D609次列车从济南至四方全程的平均速度。    (2)全国铁路提速后,乱穿铁路面临的危险将增大。专家指出,时速达到200km/h时。500m以外的列车只需9s就能到达横穿铁
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探索认识物理世界的同时,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学对推动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近几年的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实施中,我在课堂上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希望能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1 组织好每一堂物理课中的自主学习活动    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在课堂
记者:目前,中国几大零售客户都发展起来了,而且店铺规模都比较大,这对体育品品牌企业的分销格局会不会有所影响?rn张棣:肯定会有影响,只不过对于不同品牌商的影响不同.
基础研究是关系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带来重大科技的创新.所以先进国家在重视核心技术开发的同时,也都十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但技术又是基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将科学探究纳入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干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课标》中对科学探究要素中“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是:(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常用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以问引路,展示目标    兴趣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是发现的先导。在某些缺乏趣味和难以理解的物理教学内容中,如果教师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富有启发,引人入胜的问题,把学生已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罗宾提出,这一理论被认知语言学家用来从认知角度解释语言结构,其中在对介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事实上,这一理论也可被用来解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