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三步曲”与因材施教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前,我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走上三尺讲台,展开了教育追梦的旅程。现在临近退休的我,回想起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时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一些疑问。30多年的乡村教师经历,我用自己的青春做出了回答。
  班主任的“三步曲”
  当年,我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的同学,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真有点不知所措,甚至于“食无味,寝难眠”。到底该如何对待他们呢?在经过多番思考之后,我对这类学生采取了自认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于是,开始了我的班主任“逆袭”三步曲。
  第一步:“灭绝师太式”强压法。俯卧撑、检讨和训斥成了年轻的我的“三大法宝”。在这样的强压下,作为农村小孩的他们表面上有了一些改变,但仍经常背着老师违纪。久而久之,他们对俯卧撑、检讨和训斥开始有了免疫力,学习和行为不见好转。我的班主任逆袭第一步“灭绝师太式”强压法,算是在失败中落下帷幕。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这种强压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我的班主任“逆袭”第二步。
  第二步:“因材致用”法。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金子,而老师就是要找到他们的发光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这些后进生实际上并非孤立,反而在班上的人际关系特别好。通过与学生们沟通,我得知这类学生大都为人真诚,乐于助人,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为人豪爽、不拘小节、易于为大家欢迎的个性。在此基础上,我决定开始“因材致用”法。这时,学校将要进行班级文化评比。于是,我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这些后进生,他们也受宠若惊,第一次笑着对我说:“放心,老师,保证完成任务!”果然不负所望,班级文化评比,本班最后拿了一等奖。可能是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可能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们上课开始认真听讲了,违纪次数也越来越少。对于他们的改变,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我乘胜追击,开始了班主任“逆袭”第三步。
  第三步,听听孩子的心声。对于后进生,原来都是“我说什么,他们听着;我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但从来没有去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也从来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现在,我们不再是一个坐着、一个站着,而是平等的、面对面的交流。原来,这些孩子也曾努力去学习,只是因为基础太差;其实,他们在学习上也是有进步的,只是太过于细微,被我忽视了;他们也很想留在学校、呆在班级,只是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对自己、对学习、对老师缺乏更多的信心。作为农村孩子,进入初中后,他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适应。一次次平实的谈话、聊天,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真的很可贵。
  现在的学生,大老远看见我就会喊:“老师好!”看着他们的变化,一点一滴,都足以让我喜上心头。看着他们的成长,让我对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产生了共鸣。
  尊重学生与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我曾把学生等级化,仔细区分哪些是优生,哪些是中等生,哪些是“差生”。然后给他们不同的待遇:倾注最多的精力和时间给优生,务必让他们考上名校;倾注一定的精力给中等生,希望他们可以取得进步;而对于所谓的“差生”,倾注的往往是责骂与惩罚,让他们老老实实待着,甚至错认为他们“反正学不会,千万别惹事”。多年教育实践的成功经历,让我对学生也有了一些新态度和做法:
  一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投入我的情感。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公正、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其人格,听取其想法,其实更能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态度。人都是讲感情的,尤其是后进生,其内心世界不仅丰富,而且更加敏感。他们往往得到的是老师、同学甚至家长的冷眼,所以外表可能给人总是一切无所谓的,有时甚至有些“十分叛逆”。其实,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重要钥匙。“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亲近和信任,老师的教诲才可能真正入脑、入心。特别与被人们认为的“差生”沟通感情,要化解其敏感和方案的情绪,增进了解,以换取信任。这样,他们就会化解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更容能够在感情上于老师交流和理解。
  二是要做到老师因材施教和学生“因教而学”。虽说大家对“因材施教”耳熟能详,但要不给学生贴上标签,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素质和思维习惯,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还是不容易的。至于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学生只有在教师有积极情感的熏陶下,才能有充分信心战胜困难,才能主动选择挑战而不是逃避。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主动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老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因教而学”,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学习策略。二者结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从年轻时的三尺讲台、教育追梦,到现在成为了一名不再年轻的老教师,平凡的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让我实现了身为人民教师的重要价值。在这平凡但不允许平庸的岗位上,我们要为了自己的教育梦想,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祖国的未来,继续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县荣隆镇初级中学校)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多弊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呼唤“教育智慧”,呼唤教师要成为启迪与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师者,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使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智慧型教师会用自己的智慧与灵感开启学生的智慧,一名充满智慧的老师,他的课堂应该也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智慧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能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他们的课堂是师生情感共融、思绪纷飞的课堂,是观点
本文从激励的有关理论入手,分析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提出了改进激励措施的一些方案,并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帮助企业激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盘活企业人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政治牵引下的试错探索期、院校调整与体系构建并举的政策重建期、追求高质量和优结构的黄金发展期、面向2035的全面提升时期四个阶段。政策变迁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10年来首次重新修订。新版守则由于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被网友赞“更接地气”。同时,美国、英国、德国一些国家的小学生守则也被网友翻出,虽然条目不多,也获得不少家长的认可。对比中外学生守则的不同,看看哪条规范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实用”。  我国2015中小学生守则  我国《中小学生守则》共9条,282字,内容全面具体。今次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
本文探讨了布置作业方式的多元化;完成作业的多样化;批改作业的人性化;构建起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体系。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传统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于“满堂灌”,这样的数学课堂显得异常沉闷,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开展互动学习,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活力四射。  开展竞赛,营造互动氛围  小学生都比较热衷于活动,而且有很强的好胜心。教师在教学中
根据榆林市张三沟矿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特点,采用浅层二维地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采空区探测试验。通过对测区进行试验,选取合理的激发震源、垂叠次数、道间距等施工参数,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
【案情】2010年4月15日,张某入职某种畜公司,从事兽医工作,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0年6月30日,种畜公司要求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为张某在当月旷工达到3天,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