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初中学生还是不能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还是不能在学习中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更不能持久地进行语文自主学习。不少学生,离了老师就不知道学语文从哪儿下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习动机入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学习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动力,一个成功学习者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动机支持,否则易造成敷衍了事、一事无成。初中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必须要激发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需求或原动力,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的教和学均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内需力不会凭空而来,需要老师采用一定的方法激活。那么,怎样去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士自学成材的例子不胜枚举。求学,师不可少,但又不能一味依赖老师,必须靠自己的主动学习才会学得更多,领悟得更深。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来使头脑清醒:又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刻苦自学,最终,两个人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这样例的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学语文的动机。
  其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的老师,整天就是搞“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怎样会产生兴趣?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观念,用一些激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班上开展“诗词大会”,朗诵比赛,一分钟演讲等活动,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没有比成功更能激发一个人从事某种事业的决心了。语文自主学习不能没有成功来激励。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活动,比如成语填空、古诗诵读、文章投稿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感受学习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语文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总之,老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认识到语文自主学习的重要,无论是个人修养、个体成长还是将来投身社会,都需要培养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语文,必然要先喜欢上语文,也就是产生了学生语文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自主学习语文的效果会更加显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有兴趣于某种事物,自然会愿意主动花时间投入。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主要也是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进而产生研读材料的愿望,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就有了。如果客观的语文学习材料不具有引起学生兴趣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精选材料,改变材料的阅读方式等,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老师要改变语文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培养学生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前我在布置学生预习,都是先设计一些具体的问题,总以为用问题引路,学生能轻松自主地学习课文,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不了兴趣。后来,我改变了这种做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如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阅读一些与课文背景相关的历史书籍,鲁迅同时代作家写的一些优秀短篇小说,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自主学生的劲头很足,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教师经常性开发区语文学习材料,用这些妙趣横生的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关注度,他们心理上就会倾向于语文学习是生动有趣的,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深厚,能力提升也会更快。
  三、从学习意志入手,增强自主学习的持久力
  仅凭兴趣还不足以养成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从意志入手,有意识地增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持久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高中生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做某件事还不能持续很长时候,容易走神。如何克服影响学生语文的内外在干扰因素,增强其自主学生的持久性能力呢?
  克服来自内在因素的干扰,可以采用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方式。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语文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一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订科学的语文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语文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将以上三者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我学习的意志力,可有效地克服内在因素的干扰。
  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影响其持续学习的外在因素,提前做好應对准备,想出各种处置措施,在“意外”突袭时,从容应对,巧妙化解,使学生持续学习。经常这样,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意志力就会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持久力也会相应增强。
其他文献
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的专家们一直向外界传递着不待见议论文写作的信息。究其原因,应是学生在考场写就的议论文套路化严重,即大段的将“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的哲理话语和“屈原”“司马迁”的“经典”事迹捣烂如泥,并注入固定模板之中进行克隆,进而没有自己真情实感、体验和思考的写作。但是,术业有专攻,有的同学就喜欢或者认为自己拿得出手的就是议论文写作。因此,和执着于写议论文文体的高三同学以2
自新课改以来,笔者一直都在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巧妙安排课堂提问、适时导入游戏环节、给予学生鼓励评价这四点策略,有效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语文课堂的开始几分钟内,学生很少能够集中起注意力,学生有的还在嬉戏说话,有的还纠结于上堂课的内容中,有的学生还没找出语文课本和课堂笔记,很多教师为此大为恼火,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方式是沉默,等着学生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开展集中培训教育方面,高校党校位于主体地位。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党校应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树立全程培训的理念,把培训教育贯穿大学生党员
“翻转课堂”引入高校概论课教学是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有益探索,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困境的出路、学情分析的回应三方面来审视翻转课堂引入概论课教学的现实
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引导的“六种方法”。  “六种方法”指的是:趣闻典故法、诗文箴语法、音乐图片法、知人论世法、诱导质疑法、实践活动法。  一、趣闻典故,顺势妙用  同学们所知道的许多神话传说、典故佚事、科学趣闻等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学生是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我们可借用这些作为进行课堂引导的良好素
文章运用数理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对CUBA与CBA青年队男子对抗赛中锋的技术运用进行比较,整体上:两类球队的中锋球员投篮命中率都不高,特别是员在高强度对抗下的命中率更低,但从得
高中语文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灵魂,以其创造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求新颖出彩,不落窠臼。旺盛的创造力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是睿智的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兴旺发达的民族。而所谓的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标新立异。  哪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
经十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感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质,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是:学生爱上语文课,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并自觉进行语文训练。而如何才能使这一条件具备呢?我以为首先在于教师要讲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使语文课富有魅力。  所谓讲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采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即以微格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技能。具体讲,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语文课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从课堂教学结构
长期以来,无论是传统教育理念,还是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互动环节上,无不提倡学生主动举手发言,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敢于争先的精神。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及其他原因的影响,课堂互动环节常常出现冷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沉默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个人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对高中语文课堂互动环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试图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最终应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价结果,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各评价指标值“融合”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针对高校课堂教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