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十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感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质,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是:学生爱上语文课,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并自觉进行语文训练。而如何才能使这一条件具备呢?我以为首先在于教师要讲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使语文课富有魅力。
  所谓讲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采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即以微格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语文教学技能。具体讲,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语文课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从课堂教学结构的引入、讲解、提问、小结、结束到教师自身行为的表现:课堂口头用语及语音、声调,表情眼神,举手投足,板书,都要准确得体而富有动人的力量,要具一种美的感染力,以使学生这一主体被深深吸引住。随着作品与教师的情感或喜或悲,全部感知系统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大脑思维亦处于最佳状态,在特定情境中感受到心灵的颤动或情感的满足,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增强技能,尽可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获取最大效益。为此,我与同仁们在这方面逐步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围绕重点,旁征博引
  从心理学角度看,任何人对自己不曾听过看过的新东西似乎都有种新鲜感,特别是求知欲较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的教科书上没写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学生就爱听书上没有的”恐已非个别现象,学生喜欢和敬佩知识渊博、讲课内容丰富的老师恐怕也基于此种心理。那么,我们就需适当给予他们些许新的刺激,以促进求知欲,培养其对语文的情感、兴趣。所以,若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时补充与课内联系紧密的课外资料,就会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兴趣学与思,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巩固应学会的东西。
  二、精心设计教学细节
  要较好达到教学目的,就须在引入、提问、讲解、小结、结束等环节上动脑筋,精心搞好细枝末节的设计。这是微格教学理论所强调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精心备课”,常指这方面。我就文章思路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启发性提问,提问紧扣课文,难易适中,语言反复斟酌,力求准确而简洁,流畅而具有吸引力。提示小结性的语言亦如此,并力求富于美感。这样一步一步,使学生认真看书、思考、概括,思路能紧跟教师。
  三、刻苦锤炼好教学语言
  这是提高教学艺术性特别强调的一点。教学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课堂口语(语言、语音、语气等)和身态语(表情姿势、堂上走动等)。如果说“围绕重点旁征博引”与“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属于教学内容的话,那么“锤炼好语言”该算作形式。内容由形式来表现。试想有一份“无懈可击”的教案,内容设计很好,吸引人,富感染力,但如果教师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试想面对一个缺乏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情感、活力的老师,语文课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而倘若将此教案拿给教学语言能力很强的教师去上课,堂上就会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效果自然很好。我曾耳闻目睹了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其差距往往并非在专业知识水平上,也不在教学设计上,而就在课堂驾驭教学语言的能力上,仅这点不同,教学效果便不同。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课上适当开展一些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倦怠而注意力分散,可适当搞些小活动,像问题抢答记分、朗读背诵竞赛、一人一句翻译、分角色朗读、注音语法比赛、上黑板演示、互判词语听写等等,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中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能力训练,经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此外,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即“课堂讨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大胆进行多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这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对训练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语文是一门与其他学科领域都有联系的学科,故还可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方式法来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如讲古诗词时,播放中国古典名曲,为学生提供欣赏和理解的意境,使学生在文学美和音乐艺术美融于一体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提供的“画面”创作实景图,在文学语言美和绘画艺术美的享受中培养读阅读、想象联想、创造的能力。在自己动眼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对说明的内容、顺序了然。事实已经证明,其他学科对语文课的渗透不失为吸引学生、培养情趣、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之,让我们面对一双双真诚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小脑瓜,以知识丰富、旁征博引充实诱导之;以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激发感染之;以轻松愉快、活泼多变的方式吸引调动之;以严谨求实、勤练多思的学风要求训练之。依据实际,综合运用,以达共同目的:使学生于长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的情境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永远喜爱语文,并自如地运用语文为祖国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由于古典诗词创作时间距今久远,学生对其时代背景和作者不够了解.更由于诗词处于文学作品的顶峰,学生难以窥其真容,故而学生解答诗词赏析题难度极大。今以《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为例,谈谈诗词赏析答题的四个步骤,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雄州]今
利用密炼机对发泡EVA进行力学机械解交联,采用矿渣粉和硬脂酸表面处理矿渣粉对解交联EVA进行填充改性。填充矿渣粉后,解交联EVA的冲击强度由48k J/m2提高到76k J/m2,弹性模量
2017年高考,古诗文阅读鉴赏考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两个主观题变为一个客观题和一个主观题。其中,客观题往往是五选二。两题总分值11分未变。就此,笔者结合考纲、高考
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的专家们一直向外界传递着不待见议论文写作的信息。究其原因,应是学生在考场写就的议论文套路化严重,即大段的将“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的哲理话语和“屈原”“司马迁”的“经典”事迹捣烂如泥,并注入固定模板之中进行克隆,进而没有自己真情实感、体验和思考的写作。但是,术业有专攻,有的同学就喜欢或者认为自己拿得出手的就是议论文写作。因此,和执着于写议论文文体的高三同学以2
自新课改以来,笔者一直都在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巧妙安排课堂提问、适时导入游戏环节、给予学生鼓励评价这四点策略,有效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语文课堂的开始几分钟内,学生很少能够集中起注意力,学生有的还在嬉戏说话,有的还纠结于上堂课的内容中,有的学生还没找出语文课本和课堂笔记,很多教师为此大为恼火,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方式是沉默,等着学生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开展集中培训教育方面,高校党校位于主体地位。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党校应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树立全程培训的理念,把培训教育贯穿大学生党员
“翻转课堂”引入高校概论课教学是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有益探索,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困境的出路、学情分析的回应三方面来审视翻转课堂引入概论课教学的现实
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引导的“六种方法”。  “六种方法”指的是:趣闻典故法、诗文箴语法、音乐图片法、知人论世法、诱导质疑法、实践活动法。  一、趣闻典故,顺势妙用  同学们所知道的许多神话传说、典故佚事、科学趣闻等无不与教材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对学生是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我们可借用这些作为进行课堂引导的良好素
文章运用数理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对CUBA与CBA青年队男子对抗赛中锋的技术运用进行比较,整体上:两类球队的中锋球员投篮命中率都不高,特别是员在高强度对抗下的命中率更低,但从得
高中语文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灵魂,以其创造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求新颖出彩,不落窠臼。旺盛的创造力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是睿智的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兴旺发达的民族。而所谓的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标新立异。  哪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