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拓寬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能力。
  关键词:信息 技术 物理 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播方式、课堂的概念、教师的作用和行为、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巨大变化,教育的模式也必须顺应这些变化,才能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一、利用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料的来源
  传统的物理备课是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写成的文字材料,每年都要重复大量的相关内容,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学中的教材不再是单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它可以是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超文本。通过信息网络,可以使教学涉及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都可生动地、具体地、直观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物理学中的奇特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学是一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与客观世界联系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难学,老师也有物理难教的体会,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和客观世界联系紧密,但是其包含的物理规律都是从客观世界中经过“定性”“定量”“建模”的过程抽象出来的,是一系列的理想化的模型,靠教师、粉笔加黑板的讲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是八年级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能够再现科学的真实性,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此外,利用课件还可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微观的物理过程。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分子的运动、核反应过程等。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将这些微观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破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的演示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明显。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和语言描述的困难,形象地展示素材,再现前人所做的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如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方向、磁感应线的方向和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间的关系,用讲解和挂图的效果就没有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直观、形象。
  四、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性实验的作用
  传统实验中,物理实验室中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操作有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相符,甚至出现试验数据相反的情况,综其结果,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缩小了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层面,使学生更多是按部就班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体验科学探究,亲历“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并且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克服种种客观困难。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并且很多实验限制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邵伯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学生文化程度不一致,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测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是养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高中 语文学习 培养 学习习惯 教学质量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对于在高中学生而
A 14-year-old girl got her own phone for her room.Her father ventured(冒险)into no man’s landone day and found his daughter sobbing amid thesea of debris(杂物
强化技能是一个心理学概念,英语为reinforcement,是指:“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称为强化。”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不可缺少的关键。那么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习者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促使初中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知识运用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生
期刊
Mary was seven years old.Her parentshad recently moved to a new town,and so Mary was going to a differentschool from the one she had been at forsome years.It w
As a branch institute of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RIPED)PetroChina,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ology is situated in Hangzh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富有科学性的问题为抓手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那么,科学性的问题具有哪些特质呢?如何设计科学性的问题呢?  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1.提问要有一定的知识跨度  紧扣教学内容,抓住主干知识,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把知
Sally had been studying at an art col-lege for a year and,like most stu-dents,she did not have much money.It was going to be her mother’s birth-day soon,and s
环糊精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经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10年来环糊精的理论计算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概述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