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多变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使其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多种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爱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尽可能地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从前,在美丽的溧阳天目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的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远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天目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会帮他们选一选吗?(屏幕上打出两个渔夫的对话和一张四月份的日历)。这种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孩子们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活动情境,亲历探索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中,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形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采取将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在计算机室上课。让学生上机实验,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了48个小正方体的木块,每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用鼠标拖动小正方体木块来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再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来确定摆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借助摆成的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小正方体块数的联系来推导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也都是学生自主的探索,当老师用电脑设计出这种可供学生研究的环节,学生有了研究的渴望后,老师就变成了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成了学习的主体,通过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和表达陈述等环节最终实现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建构。
   三、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魅力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无论是网络技术提供的生活信息,还是PowerPoint对生活场景的介绍,或者Flash对生活过程的演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和生活画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同时也为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必要的铺垫。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边,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我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例题,并通过课件展示了这样一幅生活情境:冬天来了,敏敏说服了爸爸妈妈让自己去买衣服。他来到商店,挑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谈话中,店老板说:“这件上衣的价钱抵得上三条裤子呢。”敏敏把上衣和裤子都买了下来,刚好付了100元。回到家里,爸爸说:“裤子很不错啊,多少钱?”妈妈说:“上衣更漂亮,多少钱?”敏敏这才发现自己忘了问上衣和裤子的单价。然后,我让学生独立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编成一道数学应用题,“帮敏敏解决问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素材,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创设应用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创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应用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常规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很好地创设实际问题应用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而多媒体计算机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的创设一个虚拟应用情境。
   事实证明,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的教与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规律有机的、合理的结合起来,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利用各种学习情境,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教学之路才会更加辉煌。
  (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
  
其他文献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形象思维逐步减少,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逐步加大,但即使这样,五、六年级的学生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形象化思维。   从数学学科的特征来看,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这些特征一方面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如何提高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
研究首先从发生学和比较的视角,考查和鉴别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新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机制和利益关系人等三个核心术语的意涵,并以此为基础界定了三者在文中的所指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那么,教师究竟应关注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些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必将行走在高效之路上。   一、关注学生的“听”   小学生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做到入神地“听”,并且要听懂听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听课和评课》中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因此,制定一个具体、恰当且行之有效的课时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乏发现教师制定的课时目标过于形式化,毫无可行性。在他们看来,课时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中的“空头时目标”。    一、重新确立教学目标的“指向标”作用   1.明确课时目标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统率着
情感教育是历届教育改革力求逾越的一座巅峰,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态度、方法、情绪和意志等因素,只注重被动接受而忽视主动探索、求知、进步和发展的陈旧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从而让英语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看到了数学课堂内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年段都必须重视计算教学,避免使计算教学偏离课标要求。   一、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小学
公共参与,又被称作政治参与,是对公民试图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公共参与也可以称作公众介入或公民介入,与政治参与相比,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仅是政治性的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我国在海外有数十万的留学人员,他们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在当前济南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
【摘要】在当下课改的背景下,语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以往阅读指导的方式以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客观学习需求,这种局面下教师要注重对小学语文课流程以及模式的合理改革,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强化。过去小学语文课中,教师主要是将情节分析作为主要部分,对课文中一些重难点展开讲解,学生对文章展开阅读,这种模式下学生十分被动,得不到思维的锻炼,阅读能力也难以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如何让小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