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信”与史趣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要说的,可不是痴迷于神仙鬼怪的迷信,而是用制谜手法巧妙构思的信件。笔者业余喜欢猜制灯谜,周末闲暇时与几位文友品茶话谜,竟聊出一些古今灯谜与通信的轶闻,特意花些工夫进行了校勘和整理,权作“茶料”以飨读者。
  灯谜是咱们中国的特产,自古以来有人利用灯谜令人费解、保密性强等特点,用之于秘密通信。早在唐代,武则天当上女皇时,朝中就有人用灯谜进行秘密通信。当时,裴炎、徐敬业等不少官员反对武则天,他们在暗中联络时就用到了灯谜。有一天,中书舍人裴炎在给徐敬业的密信上写了“青鹅”(注:繁体字)两个字,后来密信被查获,武则天这位颇有才气的女皇运用灯谜的拆字法,识破了谜信的谜底是“十二月我自与”。原来,这是一封互通起事日期的“谜信”。
  用谜语报信,在历史上大有其例。清代,卢见曾(1690—1768),字抱孙,号雅雨。任两淮盐运史时,广交宾朋,义结豪杰,挥霍无度。渐渐地,他财力不济,最后亏空甚多。乾隆得到举报,决定对其抄家处罚,没收其全部资财。当时卢见曾的亲家纪晓岚正在朝廷当侍读学士,私下听说此事后,想赶快通知卢家,使之有所准备,但又不敢直接写信或传话过去,因为哪怕有片言只语落在官府手里,也有可能横遭大祸。
  纪晓岚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他取了一点食盐和茶叶,然后把这些东西装进一个空白信封里,用浆糊封住,里外没写一个字,急遣一心腹仆人夤夜赶往卢府送信。卢见曾接到送来的信后,拆开一看,却不见一字,惟有少许茶叶和盐。他先是惊愕不解,继而揣测良久,终于悟出亲家“谜信”的谜底:“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急忙将家财转匿他处。待到朝廷查抄时,家中资财已寥寥无几,找不到重要证据了。原来,这是纪晓岚妙用“物谜”通风报信,以茶代“查”,意即“茶(查)盐(盐账)空(亏空)”。对这件事,《清朝野史大观·卷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无独有偶,沈醉在他所著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记叙被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省保安司令卢汉的起义军队暂时扣押时,为通知他的好友、原《平民日报》社长丁中江逃离昆明,买通一个看守给丁中江送了一张字条。为避免露馅,沈醉的字条仅写一句话:“请速交来人二百块银圆。”沈醉故意将“速”字的“束”写得很小,而“走”字旁写得又大又长。聪明的丁中江一看这谜一般的“速”字写法,便心领神会,付给来人200块银圆后,翌日就逃之夭夭了。
  利用灯谜秘密通信,从事间谍活动也屡见不鲜。最具传奇色彩的,可能要数1982年广东省中山县公安局查获的一封寄往台湾敌特机关在港澳驻地的信函。这封信里面有五六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都写有一两句隐语。面对这些纸条,公安人员一时如坠五里云雾之中,后来慕名请到笔者的谜友、时任中山县职工灯谜协会会长的黄润权先生协助破案。
  黄润权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讲素绢鞋合,一丝劲力少,多多当益善”、“一岁已尽不是有大喜过……”。勤于思考的黄润权想起传统灯谜中的“黄绢幼妇外孙齑白”式的隐语(隐喻“绝妙好辞”4字。“黄绢”即丝色;“幼妇”即少女,“外孙”即女儿之子,“齑白”指辛辣舌头),他顺着这条思路猜出那几句话的意思是“请给经费,年底有望”等字。黄润权破解了谜信,使公安人员很快破了案,这件事被评为当年“中国谜坛十大新闻”之首。
其他文献
历史上最早描绘香港风貌的诗是哪首呢?应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816年的《沓潮歌》:“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沓潮。”所谓“沓潮”,指前潮未尽退时,后潮又因风迭至的潮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贬官岭南,写了《赠别元十八协律》:“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涛没。”两首诗中都提到的“屯门”,正是我们熟悉的屯门。屯门地区因紧扼珠江口外交通要冲,自南北朝起,凡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商旅到中国贸易,必经屯
夏季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古人在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等消暑设施的情况下,只能或栖于遮阳处,或躲于树荫下,或倚靠水畔旁,或走入深山中,采用自然条件进行纳凉。而古代文人,尤其是宋代文人筆下关于消夏避暑的诸多诗句,咏诵之时,会给人们带来丝丝清凉。  北宋文学家秦少游有一首诗的标题就叫《纳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其首句用“携”“来”“追”三个动词,逐级递进地表
冯瑞钊(1923-2017),字映光,号剑,广西蒙山县人。1939年春,考取湖南长沙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办的无线电专科学校无线电专业。1941年提前毕业,分配到驻湖南岳阳地区陆空军无线电第六总台第一台服役,跟随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司令部抗击侵华日军,参加过1941年至1944年的长沙会战。身为报务员,他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1946年,获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颁发的军功奖章1枚和军功奖状1张。此文
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  他,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总设计师;  他,是鸦片战争海战馆的总设计师;  ……  他,就是我国建筑事业的泰斗人物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被誉为“中国馆之父”、“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的何镜堂。  2012年7月,我应邀到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题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与传播》的演讲,期间,因我的著作《情系科学家》拟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遂
第六章 雄心万里  毛遂自荐  乾兴元年(1022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位25年的真宗皇帝驾崩,享年55岁。现年13岁的仁宗赵祯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曾举荐神童晏殊的张知白升任为尚书右丞、枢密副使。  范仲淹对张知白这个人还是有所耳闻的。此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虽然身份显贵,却生活节俭如同出身低微的读书人一般。景德元年(1004年),就是时任江南安抚使的张知白听说14岁的晏殊5岁就能作诗后。遂将晏殊
泪始无干: 小童姐姐,你说为什么人总是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呢?  小童: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不知道事物的重要性,失去后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感觉很痛苦,这才认识到它们的重要,因此而感到后悔。这是人类的通病。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严肃认真,尽力把每一件事做好,和每一个人好好相处,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样做会很辛苦,所以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于是,很多人也就会继续不断后悔当初没有
编辑的话: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话听着有点儿俗,却是大实话。所以,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从这一刻,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为了自己努力吧!  女儿升学后,考虑到她没有参加补习班,所以我买了些习题册,让她空闲的时候做。她答应会好好做,但半个月后我却惊讶地发现,那些习题册依然是原来的模样。  我有点儿生气,责问女儿怎么这么不知上进,结果人家很憋屈地回答我:“你又没告诉我要先做哪一本。
清朝光绪时期,百色出了个壮族“巴图鲁”张世荣。张世荣原名张三斡,原籍广西武缘四坡(今平果县四塘镇),从小是一个孤儿,为生存而奋斗,参加过会党起义,落草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安南抗法战场上名震一时的将领,获得清廷御赐的勇士称号——“绰勒欢·巴图鲁”。然而,张世荣后因参与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受到通缉,于文山西畴吞金白尽,之后就很少再被人提及,成为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满洲传统封号“巴图鲁”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全国上下为之震动,日本人为此暗喜,汪精卫等日伪汉奸为此高兴,而国民党何应钦等人则力主出兵潼关“平叛”,欲置蒋介石于死地,宋美龄、宋子文等却极力要求保蒋介石性命……对此山崩海立,形势急转的巨变,毛泽东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保安县炮楼山一孔窑洞的油灯下,毛泽东瘦长的身躯被灯光投影到窑壁上,像顶梁柱一样高大。他虽然穿着普普通通
启蒙老师司马道长  至道元年(995年)春天。为了让范仲淹受到良好的教育,朱文翰利用公务之余访遍安乡县的名师,最后他听说洞庭湖畔的道教名观兴国观的司马道长不仅是位道家名师,还通晓儒家经典,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精通程度胜过当地任何一个私塾先生。他决定带着范仲淹去拜司马道长为师。  朱文翰和谢观音带着范仲淹来到兴国观,司马道长早已在门口恭候:“贫道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朱文翰拱手作揖道:“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