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面对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然而他们中很多人没有深层地探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本文客观地反映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削析其成因.探索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并提出了妥善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减少新课改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使新课改落到实处。
关键词自主式教学跨文化意识探究式的教学;自学辅导教学交际小舞台
中国分类号:G633.41
相对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硬件设施不齐全,教学资源缺乏
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特别是综合实践课,学生需要通过图书、实验、网络等途径搜集大量的材料。而农村学校在资源信息方面严重缺乏。只能提供一些利用价值较低的图书,电脑室不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与教材同步的磁带不能到位,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资源和设施严重不足。
二、教师面对的压力大,困惑多
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多数教师在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中对收与放的尺度把握不好,要么学生不敢发言,要么一发不可收拾。
三、学生起步太晚,基础太差
农村的小学由于英语师资不足,学校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还没有把英语学科摆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而初中英语起点较高、知识面广。初一的教师为了赶进度,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导致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畏惧、厌烦的情绪。
四、班级太大、有碍自主式教学进行
一般来说.农村中学每班至少有六、七十人,教室又比较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很难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活跃、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
面对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我认为要做
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师如果不了解与英语相关的异域文化,没有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不能胜任课改要求的。再次,要补充一点关于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知识。新课程强调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学生仅仅依靠课本来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因此,教师要掌握一点电脑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传统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学习资源来丰富
他们的语言知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英语教学中的内因和主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去研究教学方法。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甲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没有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信心。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介绍英语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逆向式英语?创始人钟道隆教授,都是因为树立了信心,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短时间内学好英语。也可推广本班或本校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经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念。其次,教師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培养学牛彤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卢仲衡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原则,就提倡教师的满堂灌变为辅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融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例如指导学生选择适台自己水平的教材、
加强识记、坚持朗读、力争背诵、适当学语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课前主动预习、坚持谍内学习和谍外学习的有机统一等等。
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
农村中学生在最初的英语课堂活动中,通常会存在紧张、役惧等不良心理障碍。教师要设计一些交际性强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首先,教师要设法培养自己对学生的亲切感,仓Ⅱ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重视感情投资,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给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在呈现新知识时,教师可设计大量情景,辅助教学。如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里现有的实物、声光教材,或自带一些卡片、杂志
封面、画一些简笔画等。让学生参与来模拟情境。把课堂变成一个交际的小舞台,进行直观的情景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实践。英语交际能力也可不断提高。其次,在课外,可开展如“英语即兴表演”、“英语情景对话”、“英语故事演讲赛”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交际活动能力。
总之,教师要多动脑筋,多出点子,使学生持久保持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动脑又动口。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材教学
[2]湖南教育
关键词自主式教学跨文化意识探究式的教学;自学辅导教学交际小舞台
中国分类号:G633.41
相对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硬件设施不齐全,教学资源缺乏
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特别是综合实践课,学生需要通过图书、实验、网络等途径搜集大量的材料。而农村学校在资源信息方面严重缺乏。只能提供一些利用价值较低的图书,电脑室不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与教材同步的磁带不能到位,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资源和设施严重不足。
二、教师面对的压力大,困惑多
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多数教师在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中对收与放的尺度把握不好,要么学生不敢发言,要么一发不可收拾。
三、学生起步太晚,基础太差
农村的小学由于英语师资不足,学校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还没有把英语学科摆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启蒙。而初中英语起点较高、知识面广。初一的教师为了赶进度,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导致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畏惧、厌烦的情绪。
四、班级太大、有碍自主式教学进行
一般来说.农村中学每班至少有六、七十人,教室又比较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很难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活跃、积极的教学实践活动。
面对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改革,我认为要做
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语言和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师如果不了解与英语相关的异域文化,没有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不能胜任课改要求的。再次,要补充一点关于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知识。新课程强调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学生仅仅依靠课本来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因此,教师要掌握一点电脑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传统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学习资源来丰富
他们的语言知识。
2.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英语教学中的内因和主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又是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去研究教学方法。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甲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没有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信心。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介绍英语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逆向式英语?创始人钟道隆教授,都是因为树立了信心,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短时间内学好英语。也可推广本班或本校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经验,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念。其次,教師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培养学牛彤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卢仲衡提出的自学辅导教学原则,就提倡教师的满堂灌变为辅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融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例如指导学生选择适台自己水平的教材、
加强识记、坚持朗读、力争背诵、适当学语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课前主动预习、坚持谍内学习和谍外学习的有机统一等等。
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
农村中学生在最初的英语课堂活动中,通常会存在紧张、役惧等不良心理障碍。教师要设计一些交际性强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首先,教师要设法培养自己对学生的亲切感,仓Ⅱ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重视感情投资,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给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在呈现新知识时,教师可设计大量情景,辅助教学。如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里现有的实物、声光教材,或自带一些卡片、杂志
封面、画一些简笔画等。让学生参与来模拟情境。把课堂变成一个交际的小舞台,进行直观的情景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实践。英语交际能力也可不断提高。其次,在课外,可开展如“英语即兴表演”、“英语情景对话”、“英语故事演讲赛”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交际活动能力。
总之,教师要多动脑筋,多出点子,使学生持久保持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动脑又动口。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材教学
[2]湖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