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三的人生传奇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庄的人见了张老三,总喜欢这样唱:
  吝啬鬼,张老三
  关紧门儿吃米饭
  苍蝇衔走一粒米
  手拿棍子撵十里
  不是蒺藜扎破脚
  再撵十里不算多
  这首家喻户晓的歌谣,绝非笔者笔下张老三的专利,仅是人们对张老三鄙视的一种发泄。尤其是孩子们,总爱紧紧尾随张老三身后,不只嘻嘻哈哈地唱,还要做出一些不敬的小动作,投去一些土块、草棒之类。张老三也不恼不嫌,总也嘻嘻哈哈地与孩子们亲切地打着招呼,以贬为褒,乐得其所。以张老三的话说,吝啬鬼就是俭省节约的代名词。节约有啥不好?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好事呢!
  张老三,姓张,行三,且以吝啬闻名,故而与歌谣《吝啬鬼》中的张老三不谋而合。
  至于张老三有多吝啬,张家庄的人有针对他的妙语:大白天借不出干灯;三刀子捅不出一滴血来……等等,多啦!
  上世纪70年代,张家庄的人还很贫穷,由于张老三精打细算、严紧把关,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富有。村里大搞积肥运动,张老三积肥有方,因此,工分挣得在全村最多!到了年终结算,一下就领了三百多元余粮款。三百多元,在当时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一家人兴高采烈,决定庆贺庆贺,改善一顿生活。张老三一听,脸一黑,骂道:就知道吃,属猪的!再好的东西,一过喉咙眼,就完了,就白白浪费掉了!三斤肉,得花两块钱吧!两块钱,能买二十只小鸡崽,半年后,小鸡崽就能下蛋,一年后……
  辛辛苦苦熬了一年,一家老老小小,馋得不行,决计改善一顿生活。张老三的妻子便出了一个主意:等张老三出工去了,便把肉做了,在张老三收工回来前,就往院门外撒了一碗黄豆,张老三回来一见满地黄豆,气得周身打战,败家子,败家子!边骂边一粒一粒拾黄豆,等把黄豆拾完了,一家人改善生活的目的也达到了。
  一家人背着张老三改善生活一事,后来被张老三知道了。张老三直气得三魂出窍,在院内转着圈儿骂,骂了三天三夜,骂得天昏地暗。第四天,张老三病倒了,一病两天。妻子叫儿女们去给张老三请医生,被张老三听到了,火烧猴腚似的从床上跳下来,骂道:败家子!我没病,我会有什么病?!败家子!
  十多年后,张老三的大儿子已到了找对象的年龄,想买件像样的衣服。张老三一听,火了,买?买啥买!好马不怕鞍破,好男不怕衣孬!后来,儿子在本村谈了个对象,只等彩礼说妥,年底就结婚。
  儿子说:秋菊和她爹说了,彩礼多少随咱意。
  张老三说:那就拿五千。
  儿子说:人家给脸咱不能不要脸。
  张老三说:五千咋啦?我娶你娘时毛壳没花。
  儿子说:今非昔比,人家春花,男方还给两万呢!
  张老三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春花比秋菊高半头哩!秋菊和春花差着几个季节呢!你嫌少?我去!
  张老三拿着五千块钱,就去了秋菊家。
  结果可想而知,两亲家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双方都撂下狠话:
  秋菊爹说:两万少个毛壳,别想娶我闺女!
  张老三说:五千多个毛壳,你闺女休想进我张家的门!
  儿子一气去了广州打工,一去三年没回。
  后来听说秋菊也去了广州,并和儿子住在了一起,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张老三高兴得直跳高,掐指一算,这下不光省去了五千块钱的彩礼,还省去了一些结婚费用。但,随后,又觉得这账算得不对头,重新掐指一算:三年,儿子在家的话,至少能给挣上三万块钱,除去订婚彩礼五千块钱外,还结余下两万五,于是,张老三拿出账本,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张小宝欠张老三人民币两万五千元正。
  后来,儿女们陆续成了家,老伴儿也因受不了张老三一些不同常人的行为,另支了炉灶,张老三便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张老三不气不恼,乐得自在。没谁碍自个了,做事越发吝啬,不光对别人抠,对自己更抠。把平时抠出的钱存在存钱罐里,每日必存。
  张老三每日坚持存钱,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后来,张老三做了一件事儿,让张家庄的人们颠覆性地对他改变了看法一一夏季,一连几场大雨,河水猛涨,河水冲垮了村南那座唯一通往田间的旧桥,张老三倾尽二十年存钱罐所存,义务在河道上重新修建了一座生产桥。
其他文献
悠长悠长的小巷里,雨,是三月的箫音,细细薄薄地下着,遮着山,遮着水,遮住了远处的寺庙。有钟声,一杵一杵传来,在小巷里回荡着。  三月的伞下,她如一朵洁净的丁香,带着说不尽的哀怨,说不尽的忧伤,在细雨里慢慢地走着,走成水墨画里的人儿。间或,抬起头,望着远方,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  她来了,来到江南,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  她来赴一个约会。  杏花春雨江南中,她薄衫如烟,寒怯怯的,让人一见,有种心疼的
期刊
张长弓是个农民,今年一到芒种,他就播了种,然后盼着下雨,结果连着半个月的毒太阳,把土地晒得四分五裂。  张长弓想起了古老的一招——求雨!村子南面有一座破庙,早就断了香火。张长弓怕人看见笑话自己迷信,半夜偷偷到了庙里,恳请大仙发发慈悲,降点雨解救庄稼。  张长弓跪了半天,又累又困,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在说话,睁眼一瞧,只见两个人正坐在供桌上吃着供品,一个穿着红袍,一个穿着蓝袍。  红袍子:“
期刊
丁克工作之余,醉心于各种案例的调查研究。  一次,丁克听开古玩店的朋友朱三说起,前不久遭遇的一场车祸,颇觉奇怪。朱三告诉他,那晚在外应酬到半夜,骑摩托车回家,离家不远处的那个路口,突然发现前面过来一辆电动车,骑车的竟是一具白骨森森的骷髅。他吓得魂飞魄散,一头撞上路边的电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  事后交警取证,朱三说那是一辆微型踏板电动车,但路口的监控系统坏了,现场又没有其他目击者,因此,案子就一
期刊
“小姐,过了前面这个关口就到风沙渡了。”马车上的青衫老者转过头来,掀开了身后的帘子。  马车里面的白衣女子本来昏昏欲睡,被他这么一提示,立马强打起精神,从窗口里探出头向外望去。  已是黄昏,前面还是漫天的黄沙,隐隐约约能看清不远处是一块一人高的青石,上面刻着遒劲有力的“风沙渡”三个大字。  “继续走吧,前面应该是有客栈的。”女子放下了帘子,又恢复了方才假寐的样子。行了不到一刻钟,果然前方有一家破旧
期刊
甲和乙——两个男人,在一家小酒馆里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落寞竟让对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邻桌而坐,甲要了一瓶酒和一些下酒菜,乙也要了一瓶酒和一些下酒菜。酒入愁肠愁更愁,不一会儿,两个人便各自喝得有些脸红耳热,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  “一个人?”甲先开口。  乙点点头。  “你也是?”乙说话时舌头有些僵。  甲点点头。  “既然都是一个人,那就一块儿吧!”甲邀请乙。  “也好,一块儿吧
期刊
明朝万历年间,下邳城有个名叫李为善的员外,因为乐善好施,人们又都叫他李善人。这年秋后,李善人请人盖起了新宅院,四周还拉起了一丈多高的围墙。院内原来的一口枯井填满土后,盖上石板,在上面铺上泥土,栽上了几十株香妃竹。住进新宅当晚二更天刚过,李善人一家正在睡梦中,忽被一阵悲切切的箫声惊醒。李善人叫起了十几个家丁,打着灯笼火把,在院内找寻,连个人影也没见着,那箫声就是不停歇。这时,有个家丁嘟嚷了一句:  
期刊
我有位长辈,贵州人,极能喝酒。至今他们朋友圈里,都流传着“你可不知道他当年多能喝”的传说。他老人家跟我说,他也遇到过那么一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人给降了。  话说那回他陪一位少数民族朋友,开车去广西山里村寨探亲。那地方天高皇帝远,当地人热情好客,见有客人来,便大喜,让他们把车停在山脚下,拽他们上山进寨。半截埋地下的土瓮烧酒、梁上挂的风干腊肉、缸里腌的豆角,都拿出来;灶下整治好菜,流水般端上来。
期刊
大胖外出旅游,留宿在一家小旅馆。晚上,他被一阵声响惊醒了,仔细一听,走廊里有脚步声,估计是谁走错门了,他倒头又睡。  但过了一会儿,大胖又被惊醒了,这一次是两边有人砸墙,上面有人跺脚,大胖骂了一句神经病,又睡了。  大胖不知睡了多久,听到有人敲门,一开始他还不理睬,可敲门声越来越响,他只好生气地问:  “谁呀?”门外传来一个温柔甜美的声音:“我,服务员小李,请您开开门。”  大胖登记人住时,就是小
期刊
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头顶的太阳。  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爆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
期刊
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空气中悬浮的每一颗分子都带着凛冽的刀刃。  冬天来了,天也就黑得更早了。  我最怕的就是这个了。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那种老式的小区,六层楼,没电梯,路灯时好时坏,不大的空地上紧凑地摆放着老年健身器材。从大门口到我住的楼栋,需要经过一条细长的小路。蜿蜒的小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树影在漆黑的夜色里犬牙交错,张牙舞爪。  然而冬天来临之后,在我眼里,我下班回家的路就变得十分凶险。  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