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风吹萧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万历年间,下邳城有个名叫李为善的员外,因为乐善好施,人们又都叫他李善人。这年秋后,李善人请人盖起了新宅院,四周还拉起了一丈多高的围墙。院内原来的一口枯井填满土后,盖上石板,在上面铺上泥土,栽上了几十株香妃竹。住进新宅当晚二更天刚过,李善人一家正在睡梦中,忽被一阵悲切切的箫声惊醒。李善人叫起了十几个家丁,打着灯笼火把,在院内找寻,连个人影也没见着,那箫声就是不停歇。这时,有个家丁嘟嚷了一句:
  “这新宅地没选好,八成盖五鬼头上了,大概是鬼吹的吧……”话音虽轻,众人听了都打了个寒战。第二天,李善人新宅闹鬼的事就在下邳城传开了。李善人无奈,只得带着家人回到老宅。
  搬回老宅的第二天,李善人正为新宅闹鬼的事烦躁不安,忽有下人来报:
  “老爷,县太爷来访。”李善人赶紧出门迎接,张县令道:
  “本官本应及时到来,李兄宅上是否真发生了什么事?”李善人说:
  “不瞒大人,小民的新宅确有闹鬼之事。”张县令眉头一皱说:
  “本官要主持公道,把那鬼给你捉住。李兄,走,咱这就到新宅看看去。”不等李善人说话,张县令就走了出去,李善人这才注意到门外还站着一个书童。
  一行人来到新宅,李善人打开门上大锁,张县令头一昂,径直往院中走去。那书童早已吓得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忽然一阵阴风吹过,
  “呜呜哇”,那箫声又响起来。
  来到了香妃竹园旁,声音越来越近了,张县令“嘘”了一声,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喘。
  “呜!呜!呜!”阴风吹竹动,箫声不断。这时,张县令猛地大喝一声:
  “大胆鬼魂,还不快快出来受缚!”连喊三声,都不见有鬼出来。
  “本县知道了,这吹箫鬼定是躲在这竹子下面,来人,把这片竹子全部挖开,定要把这鬼魂缉拿归案!”
  众随从挖的挖,刨的刨,只听“咔嚓”一声,铁锨碰到了石板。
  “大人,这石板下好像是空的。”
  “掀开石板,看有没有鬼!”不多时,忽听一衙役喊:
  “大人,这石板下深坑中埋有多具尸骨!”
  “全挖上来,不要漏掉任何东西。”
  从竹子下的深坑中,共挖出五具尸骨。仵作验完报告,五具尸骨为两男、三女,除一具五十多岁男性尸骨外,其余四具年龄均在二十岁左右。另在五十多岁男性尸骨旁找到一枚玉石扳指,一具女尸腕骨上有一个铜手镯。“李善人,这是怎么回事啊?”张县令问。李为善吓得一下跪在地上:“大、大人,俺也不知道这些尸骨到底是何人埋下的。”
  “恶贼,你还敢狡辩,你睁眼看看俺是谁?”李为善抬起头一看,摘下头巾的书童,一下变成了一头青丝的姑娘。李为善吓得大喊:
  “打鬼,打鬼呀!你、你,王月娥,你不是被俺勒死了吗?你到底是人是鬼?”他忽觉说走了嘴,再想赖,晚了!只得如实招出全部罪行。
  五年前,从安徽来了个小戏班到下邳城演出,李为善看上了唱旦角的小女子。他托媒人前去说媒,人家回说早已嫁人,男人就是戏班里唱小生的。李为善就和管家合谋,假意请夫妻俩到家里吃饭,下迷药迷倒了二人,趁机糟蹋了那女子。女子醒后,要到县衙告他。因怕事情败露,李为善和管家将这夫妻二人杀死,半夜在离老宅不远的场地挖了个深坑,把尸体扔进去,又在上面盖块大石板,掩上土。后来小戏班也派人到李为善家中找过人,管家就说:
  “老爷请他们吃完饭后,又给了他们五十两银子,他们就走了,再没见过。”又一次,一唱坠子的年轻姑娘在李为善家借宿,李为善见她俊美,又是用迷药迷倒,先奸后杀,之后将尸体扔在石板下的坑中。
  过了两年,有外地逃荒的父女俩在下邳城落脚,李为善见那女子面如芙蓉,又动了淫心。一心想纳那叫王月娥的女儿为妾,就将父女二人骗到家中,硬要与月娥成亲。父女二人虽极力反抗,奈何一个老一个弱,怎是李为善的对手,李为善活活将父女二人勒死,又埋在了石板下。连着害死了五条人命,李为善怕被人发觉,就借故要盖新宅,让管家在大石板上盖上土,从外地买来竹子栽在上面。
  讲到这里,李为善颤抖着指了指张县令旁边的女子说:
  “小人不明白,这王月娥是俺勒死了埋在石板下的,怎么又出来了,难道真是鬼?”张县令说:
  “李为善,你想知道这女子到底是谁,还有新宅夜半‘鬼’吹箫的事吗?让她告诉你吧!”
  只见那女子瞪着李为善说:
  “恶贼,俺是王月仙,王月娥是俺双胞胎姐姐。那年俺家乡闹瘟疫,俺娘病死,父亲带着俺姐妹俩一路乞讨到下邳城。俺和爹在此分手,俺到南乡舅舅家去借钱,说好十天后在下邳城相聚。谁知俺回来时,到处找不到爹和姐。听人说他们曾被一个叫李为善的叫走过,俺就起了疑心,正好你家在盖新房,俺就装扮成男子,到你家搬砖、和泥,趁便查访爹和姐的下落。那晚,俺闹肚子,出来躲在竹丛后解手。刚蹲下,就听见你和管家的对话,俺听着,原来爹和姐早被你给害死了。怎么办?俺要挖竹寻尸,你是绝不会让俺挖的,俺只有想办法先把你们吓走,不敢在新宅住,俺才好见机行事。俺跟爹学过吹箫,就照箫笛的样子,在最靠里边的两株竹子上钻了和箫一样的小孔,白天用草把孔塞上,晚上趁无人时,悄悄把草拔出,只要有风吹过,竹箫就会响。风大声大,风小声小。你真的以为是冤魂找你索命来了,搬了回去,俺一弱女子,赤手空拳,也无法闯进你家挖竹寻尸,就到衙门告状,和张大人定计,乔装成大人的书童,趁你不注意,到竹园扯下堵竹箫的草,这样大白天也有‘鬼’吹箫声。张大人趁机挖竹查案,这石板下的冤魂才能够重见天日……”
其他文献
麦收时节,风过处,麦田里像起了波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爹扯着嗓子,吼着谁也听不懂的山歌,沿着四通八达的山路,进了李庄,又去了何庄。  中午时分,大姑娘小伙子们拿着镰刀,挑着箩筐来了。他们是来帮爹收麦子的,爹在夹皮沟种了大片的麦子,爹一人忙不过来。  为了在姑娘们面前显示能耐,小伙子们一个个铆足了劲,使劲往箩筐里装麦子。直到箩筐里的麦子成了小山,再也挑不动了,这才吆喝一声,走咯!挑着麦子迈着大
期刊
恨水人习惯把爱吹牛的人唤作“大炮鬼”,老五就是个大炮鬼。  当然,老五也不是什么都吹,他只吹有关他当兵的事情,而且只在比他年少的或者陌生的人面前吹,人越多,他吹得越起劲。但是,他压根儿就没当过兵。  老五每次吹牛的开场白几乎如出一辙:小子,当过兵没?如果你回答没有,老五的脸上便会露出憾色,啧啧,可惜了。为什么不去参军呢,男人不当兵对不起身上那半斤。然后,他就会把胸脯拍得咚咚响,你瞧瞧,你瞧瞧,我就
期刊
打小他就特别擅长捉迷藏。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捉迷藏高手。  这并非虚名。实际上,他的躲藏技术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不管他躲在哪,几乎没人能找得见他。为此,有一次他差点儿饿死。一次捉迷藏,他在一个树洞中藏了将近十个小时,结果小伙伴们的游戏结束了,却没法告诉他。那时候,他仿佛已经跟树洞融为一体,在那儿,他蜷缩自己幼小的身体,像一只蝉褪掉的壳,或者像落在泥土里腐烂了的木棉花一般。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人可
期刊
到北京出差,晚上没事,我去大学里看望老同学“焦大头”。  “焦大头”显然是绰号,表明他脑袋的大小与众不同。  大学时,大头与我住上下铺,是班里的“神侃”,能言善辩,只要话一开头,后面就全归他了,一个人包场,讲三四个小时不带喝口水的,是真正的“金嘴子”。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据说讲课效果极好,名气很大,全国各地到处演讲。他的职称也比别人评得早,已成了知名教授了。同学们聚在一起时,经常会提起他,都认
期刊
一位教授对一个商人说:“上个星期,我的伞在伦敦一所教堂里被人拿走了。因为伞是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十分珍惜,所以,我花了几把伞的价钱登报寻找,可还是没有找回来。”  “您的广告是怎样写的?”商人问。  “广告在这儿。”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纸片。  商人接过来念道:“上星期日傍晚于教堂遗失黑色绸伞一把,如有仁人君子拾得,烦请送到布罗德街10号,当以5英镑酬谢。”  商人说:“您登的
期刊
悠长悠长的小巷里,雨,是三月的箫音,细细薄薄地下着,遮着山,遮着水,遮住了远处的寺庙。有钟声,一杵一杵传来,在小巷里回荡着。  三月的伞下,她如一朵洁净的丁香,带着说不尽的哀怨,说不尽的忧伤,在细雨里慢慢地走着,走成水墨画里的人儿。间或,抬起头,望着远方,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  她来了,来到江南,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  她来赴一个约会。  杏花春雨江南中,她薄衫如烟,寒怯怯的,让人一见,有种心疼的
期刊
张长弓是个农民,今年一到芒种,他就播了种,然后盼着下雨,结果连着半个月的毒太阳,把土地晒得四分五裂。  张长弓想起了古老的一招——求雨!村子南面有一座破庙,早就断了香火。张长弓怕人看见笑话自己迷信,半夜偷偷到了庙里,恳请大仙发发慈悲,降点雨解救庄稼。  张长弓跪了半天,又累又困,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在说话,睁眼一瞧,只见两个人正坐在供桌上吃着供品,一个穿着红袍,一个穿着蓝袍。  红袍子:“
期刊
丁克工作之余,醉心于各种案例的调查研究。  一次,丁克听开古玩店的朋友朱三说起,前不久遭遇的一场车祸,颇觉奇怪。朱三告诉他,那晚在外应酬到半夜,骑摩托车回家,离家不远处的那个路口,突然发现前面过来一辆电动车,骑车的竟是一具白骨森森的骷髅。他吓得魂飞魄散,一头撞上路边的电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  事后交警取证,朱三说那是一辆微型踏板电动车,但路口的监控系统坏了,现场又没有其他目击者,因此,案子就一
期刊
“小姐,过了前面这个关口就到风沙渡了。”马车上的青衫老者转过头来,掀开了身后的帘子。  马车里面的白衣女子本来昏昏欲睡,被他这么一提示,立马强打起精神,从窗口里探出头向外望去。  已是黄昏,前面还是漫天的黄沙,隐隐约约能看清不远处是一块一人高的青石,上面刻着遒劲有力的“风沙渡”三个大字。  “继续走吧,前面应该是有客栈的。”女子放下了帘子,又恢复了方才假寐的样子。行了不到一刻钟,果然前方有一家破旧
期刊
甲和乙——两个男人,在一家小酒馆里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落寞竟让对方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邻桌而坐,甲要了一瓶酒和一些下酒菜,乙也要了一瓶酒和一些下酒菜。酒入愁肠愁更愁,不一会儿,两个人便各自喝得有些脸红耳热,情绪也随之兴奋起来。  “一个人?”甲先开口。  乙点点头。  “你也是?”乙说话时舌头有些僵。  甲点点头。  “既然都是一个人,那就一块儿吧!”甲邀请乙。  “也好,一块儿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