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骷髅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克工作之余,醉心于各种案例的调查研究。
  一次,丁克听开古玩店的朋友朱三说起,前不久遭遇的一场车祸,颇觉奇怪。朱三告诉他,那晚在外应酬到半夜,骑摩托车回家,离家不远处的那个路口,突然发现前面过来一辆电动车,骑车的竟是一具白骨森森的骷髅。他吓得魂飞魄散,一头撞上路边的电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
  事后交警取证,朱三说那是一辆微型踏板电动车,但路口的监控系统坏了,现场又没有其他目击者,因此,案子就一直悬着。
  丁克怀疑是朱三酒后说醉话。朱三诅咒发誓说是真的,还说他心脏不好,从不饮酒。丁克想想这事蹊跷,便对他说:
  “说不定你们还会遇上的,再遇见时一定叫我!”
  这天晚上,丁克刚上床,就接到朱三电话,说又见到那具骷髅了。丁克问在哪,朱三说,就在上次那个路口处下去不远。丁克说:
  “行,我马上就到!”丁克来到事发地,朱三用手指着不远处的那座小报亭,讲起了刚才那惊恐的一幕。
  朱三晚上又有应酬,饭后回家,经过那座小报亭时,见树影里停着一辆微型踏板电动车,正疑惑间,只见报亭背后转出来一具骷髅,直向他扑过来。朱三踉踉跄跄连连后退,一时收不住脚,仰面跌倒在一片水洼里。
  半天,朱三才清醒过来,那具骷髅和电动车早不见了,这才想起给丁克打电话。丁克打开手机电筒,和朱三回到小报亭旁。那报亭早已废弃,刚下过雨,路面潮湿,现场留下了三个人的脚印。一个是朱三的,一个女式高跟鞋印,应该就是和朱三相遇的那个骷髅的。显然,骑电动车的骷髅是女性。除此之外,还有第三者的脚印,这人的脚印是从不远处那株高大的香樟树下过来的,香樟树下还有停放过车子的痕迹。丁克分析,骷髅和朱三在小报亭相遇时,这个第三者应该就躲在香樟树下。
  听说朱三就住刚近,丁克说:
  “走,去你家里看看!”
  朱三是卖假古董的,住着一幢两层的别墅。直到这时,丁克才知道朱三已经离婚。朱三指着结婚照上那个女子说:
  “前妻红妮!”丁克仔细看那女人,秀气中透着一股精明。
  喝茶时,朱三突然想起了什么,告诉丁克说,吃饭时他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没听清楚是谁,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说有事要见他。后来他已经上路了,对方又来电话,说不见了。丁克让他调出这个人的号码,朱三取出手机翻了半天也没找着。
  临别时,丁克交给朱三一只微型摄像机,让他放在门头上方的时钟后面。
  第二天,丁克就接到朱三电话,说他从别墅的楼梯上摔下来了。丁克赶紧去见朱三,只见他满脸血污,说那具骷髅昨晚进了别墅,他被惊吓得从楼梯上摔了下来。丁克拿出时钟后面的微型摄像机后,送朱三去了医院。
  回到公司,丁克打开监控视频:凌晨两点,画面外突然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片刻,楼上的灯亮了,朱三出现在楼梯口,探着头向楼下的客厅里张望。就在这时,只见一楼客厅左边房间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具白骨森森的骷髅,仰起头看着楼梯口的朱三,发出一声凄唳的尖啸。朱三惊恐万状,“轰”地一声栽下楼梯。
  这时,骷髅消失了,画面上突然出现一个红衣女子,胳膊上挽一件衣服,快速去开别墅的大门。随即,从门外闪进来一个男子。
  丁克再一细看,这女子正是朱三的前妻红妮。见事情有些麻烦,他便迅速报警。
  警方先派人搜查朱三别墅,发现雕花楼梯下被砌了一道暗室,里面藏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青铜鼎。警方想起,三年前市博物馆西周青铜鼎失窃,曾悬赏十万征集破案线索,可案子一直未破。于是立即通知博物馆来人,经现场鉴别,认定这是西周青铜鼎的高仿,并非真品。
  警方立即控制了朱三。
  红妮和她的男友是在车站落网的。在他们随行的行李中,警方搜出了一件淡紫色的风衣。红妮交代说,这是她男友从境外网购的科技含量极高的马戏团演出服,具有隐身和透视双重功能。穿上它不动,人即被屏蔽;只要一动,人便成了一具会行走的骷髅。那天夜深人静,本来只是试着穿马戏服玩的,没想到这么巧,吓到的竟是朱三。
  警方又问:“你们这次回来是为了一件东西吧?”
  红妮一听,失声喊道:“青铜鼎不是我们拿的,青铜鼎在朱三手里!”
  在警方的再三追问下,红妮不得不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红妮说,她和朱三结婚不久,就发现朱三背地里干着走私文物的勾当。后来发生了青铜鼎失窃案,红妮怀疑朱三参与其中,怕担干系,就坚决和他离了婚。离婚后,她认识了现在的男友。男友听说了朱三的事,立马来了兴趣,说如果真是朱三做下的,估计他暂时也不敢出手,应该就藏在家里。于是求红妮带他回去,说拿到真凭实据,就去举报,得那十万元的奖励。
  那次车祸朱三住院,红妮利用自己悄悄留下的一把钥匙,和男友不止一次进出过别墅,可一直没发现青铜鼎的下落。昨晚,红妮让男友打朱三电话,说有事找他。听朱三说片刻就回,红妮和男友商定,就在那座小报亭旁守候朱三,男友则躲在不远处的那株香樟树下,以便接应。他们是想吓跑朱三,对别墅再做一次彻查,没想到朱三那么快便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还招来了丁克,红妮赶紧带男友逃离了现场。
  就在朱三和丁克在家里喝茶的时候,红妮和男友也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男友突然想起别墅内雕花楼梯下的那道墙,说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问题肯定就出在这里!俩人一商量,晚上再去探探。
  半夜时分,红妮潜入别墅,躲进一楼客厅左边的房间。凌晨两时许,随着一声尖啸,身着马戏服的红妮现身客厅,接着便是视频里出现的那一幕……
  朱三摔昏后,他们在楼梯下找到了暗室,见里面藏着两只青铜鼎。正在疑惑,满脸血污的朱三突然摇摇晃晃地爬了起来。他们害怕事情败露,连宝贝都没来得及摸一下就逃命去了。
  就在这时,传来朱三在医院借上厕所的机会翻窗逃跑的消息。
  当天晚上,丁克突然接到朱三电话,说他在东郊,有急事要见他。丁克吃了一惊,说:
  “你不是在医院吗?”朱三说:
  “见面再告诉你!”
  丁克驾车赶到东郊,朱三打过招呼,就去开丁克的后备箱,从里面拖出一只拉杆箱。丁克奇怪,说:
  “这是什么?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朱三说:
  “就今天早上,你去看我的时候!”话音未落,警察从天而降,朱三当场吓瘫在地上。
  打开拉杆箱,里面放着的是一只青铜鼎。后经鉴定,拉杆箱里的那只青铜鼎,正是博物馆里失踪的那只真品。
其他文献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有我自己在家。总觉得自己应该帮辛苦的爸爸妈妈做点事情,我看到妈妈晾在窗外的咸鱼干,有了主意。我费尽力气和鱼缸里的鱼斗智斗勇,终于将它们一条一条地晾在了阳台上。妈妈回家看到正在往鱼身上抹盐的我,果然很激动。嗯,我的屁股整整一晚上都不敢碰到椅子。  選自《报刊精萃》
期刊
清同治年间,德州一条巷子口新开了个卖糖泥的摊位。摊主是一对母女,母亲身子骨弱,活计主要是闺女碟儿做。只见糖泥盛在一个碟上,碟儿用小勺子舀出一点,放在毡板上,然后斜风细雨画几下,一幅活灵活现的糖泥就画成了。  这天晌午,打东头来了个公子哥,叫马蟀,一手捧个蟋蟀罐,一手捏着个对嘴的紫砂壶,浮言浪语的,走到糖泥摊前,嬉皮笑脸地盯住碟儿问:  “我说小姐,这糖泥怎么卖?”碟儿见这阵势,不免有点慌,说:  
期刊
老宋唱着秦腔《下河东》,双手做着握枪的姿势边走边在树林子里瞄着,从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那边走过来。  “老宋。”老梁亲热地迎了上去。老宋一看是老梁,扭头又返回去了。  “喂!老宋,你这又何必呢?”  老宋头也没有回,气冲冲地说:  “叛徒,我跟你没话说。”  前几年政府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原本光秃秃的山峁如今郁郁葱葱,就像给长上了一头美丽的秀发。青山重新焕发了活力,很少见的野兔、野鸡又在里面出没
期刊
麦收时节,风过处,麦田里像起了波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爹扯着嗓子,吼着谁也听不懂的山歌,沿着四通八达的山路,进了李庄,又去了何庄。  中午时分,大姑娘小伙子们拿着镰刀,挑着箩筐来了。他们是来帮爹收麦子的,爹在夹皮沟种了大片的麦子,爹一人忙不过来。  为了在姑娘们面前显示能耐,小伙子们一个个铆足了劲,使劲往箩筐里装麦子。直到箩筐里的麦子成了小山,再也挑不动了,这才吆喝一声,走咯!挑着麦子迈着大
期刊
恨水人习惯把爱吹牛的人唤作“大炮鬼”,老五就是个大炮鬼。  当然,老五也不是什么都吹,他只吹有关他当兵的事情,而且只在比他年少的或者陌生的人面前吹,人越多,他吹得越起劲。但是,他压根儿就没当过兵。  老五每次吹牛的开场白几乎如出一辙:小子,当过兵没?如果你回答没有,老五的脸上便会露出憾色,啧啧,可惜了。为什么不去参军呢,男人不当兵对不起身上那半斤。然后,他就会把胸脯拍得咚咚响,你瞧瞧,你瞧瞧,我就
期刊
打小他就特别擅长捉迷藏。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捉迷藏高手。  这并非虚名。实际上,他的躲藏技术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不管他躲在哪,几乎没人能找得见他。为此,有一次他差点儿饿死。一次捉迷藏,他在一个树洞中藏了将近十个小时,结果小伙伴们的游戏结束了,却没法告诉他。那时候,他仿佛已经跟树洞融为一体,在那儿,他蜷缩自己幼小的身体,像一只蝉褪掉的壳,或者像落在泥土里腐烂了的木棉花一般。  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人可
期刊
到北京出差,晚上没事,我去大学里看望老同学“焦大头”。  “焦大头”显然是绰号,表明他脑袋的大小与众不同。  大学时,大头与我住上下铺,是班里的“神侃”,能言善辩,只要话一开头,后面就全归他了,一个人包场,讲三四个小时不带喝口水的,是真正的“金嘴子”。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据说讲课效果极好,名气很大,全国各地到处演讲。他的职称也比别人评得早,已成了知名教授了。同学们聚在一起时,经常会提起他,都认
期刊
一位教授对一个商人说:“上个星期,我的伞在伦敦一所教堂里被人拿走了。因为伞是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十分珍惜,所以,我花了几把伞的价钱登报寻找,可还是没有找回来。”  “您的广告是怎样写的?”商人问。  “广告在这儿。”教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从报纸上剪下来的纸片。  商人接过来念道:“上星期日傍晚于教堂遗失黑色绸伞一把,如有仁人君子拾得,烦请送到布罗德街10号,当以5英镑酬谢。”  商人说:“您登的
期刊
悠长悠长的小巷里,雨,是三月的箫音,细细薄薄地下着,遮着山,遮着水,遮住了远处的寺庙。有钟声,一杵一杵传来,在小巷里回荡着。  三月的伞下,她如一朵洁净的丁香,带着说不尽的哀怨,说不尽的忧伤,在细雨里慢慢地走着,走成水墨画里的人儿。间或,抬起头,望着远方,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  她来了,来到江南,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  她来赴一个约会。  杏花春雨江南中,她薄衫如烟,寒怯怯的,让人一见,有种心疼的
期刊
张长弓是个农民,今年一到芒种,他就播了种,然后盼着下雨,结果连着半个月的毒太阳,把土地晒得四分五裂。  张长弓想起了古老的一招——求雨!村子南面有一座破庙,早就断了香火。张长弓怕人看见笑话自己迷信,半夜偷偷到了庙里,恳请大仙发发慈悲,降点雨解救庄稼。  张长弓跪了半天,又累又困,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在说话,睁眼一瞧,只见两个人正坐在供桌上吃着供品,一个穿着红袍,一个穿着蓝袍。  红袍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