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学生参与:缘由阐释、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赜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有助于学校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打造和谐文明校园、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存在学生、学校和国家社会层面的困境。保证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学生要增强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学校要转变观念、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全社会要支持并营造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氛围。
其他文献
克服工业文明时代因资本逻辑及其异化劳动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确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应当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秉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凸显人-自然-社会共生共享的生态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劳动教育生态价值取向将“生态人”培养作为其教育目的,为通向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的目标图景。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课程育人”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之一。长期以来,理科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落实“德育”任务的形式势必与文科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异。以现行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理科课程标准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显性呈现和隐性渗透两个方面针对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内容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总体分布、纵向趋势以及学科比较(数学、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我国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落实德育内容的一些主要结论,以期为我国理科课程的相应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数学教材研究是中小学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运用文献计量法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分析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研究418篇核心期刊文献,研究发现:中小学数学教材研究的核心作者为高校教师,主要研究机构为师范类高校,部分研究团队已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研究的热点主题为数学教材比较研究、内容研究、使用研究、教材中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研究的演进历程分为改革起步、发展波动、快速上升、平稳探究等四个阶段,这与我国实行的教育政策和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连。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再出发需把握方向性,紧跟新时代教材建设方向来指
文本内容必须要经过教学化处理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更加匹配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服务于学习,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文本内容特点,教师关于文本内容的合理化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涵:从促进学生理解出发丰富文本内容;从学生知识内化出发搭建内容框架;从学生认知理解出发优化文本内容输出;从吸引学生投入出发生动i全释文本;从促进知识应用出发搭建内容情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知识理解一定是认知工具与认知策略的结合。“可视化”就是这样一种认知(智力)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复杂性知识理解的模型,呈现复杂性知识的位置、结构、性质,为复杂知识创造认知弹性,对复杂性知识给予超文本扶持。使用“可视化”工具可以促进知识梳理、加工和迁移;探索未知路径,完成知识简化;创建知识节点,实现思维跳跃。
深度互动关系和深度学习的形成,影响高品质课堂的建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但是课堂师生互动有内在的限制--一是主体自身存在规定性,二是课堂情境生成了规定性。课堂师生深度互动的实践追求是:立足课堂师生差距具体化深度互动目标,按照教学内容进程计划性把控师生互动节奏,基于互动深化需求增加课堂用心和耐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侧重教与学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学科课程着重强调间接经验的单向授受的“教”,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育人的“学”是其最为鲜明的表征。在凸显活动课程优势地位的同时,冷静“实然之思”: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样态、课程评价等方面面临着学科化、去知识化、活动化倾向,主要症结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直接嫁接而产生异体排斥。继而需要呼唤活动课程“神韵”的回归:厘清课程性质,避免落入学科化窠臼;延伸课程样态,规避活动化倾向;提质课程内容,扼制去知识化倾向。
教师知识储备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当前教师知识储备主要表现为非学科知识储备、文化性知识储备和创造性知识储备。如今教师知识储备存在着以下分歧:一是非学科知识储备的理念之争,“道”还是“业”?二是文化性知识储备的人文之争,“专”还是“通”?三是创造性知识储备的功能之争,“思”还是“疑”?针对这些分歧,需要教师从非学科知识储备对方法论和方法的选择,文化性知识储备对形式和内容的协调,创造性知识储备对创造性和专业性的兼顾等几方面努力,以此减少争议,促进教师形成处理知识的多元视野,提升教师知识储备的决策能力和教学应用水
“主动学习”是幼儿全面发展和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是我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主动学习”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由内部学习动机引发的学习活动、缺少动手操作和交流表达相结合的学习、缺少以问题为导引的深度学习。导致这些缺失的根源在于幼儿园教师教学价值观偏差、教学能力薄弱及外部保障不足。通过建立“主动学习”的教学价值观,提升“主动学习”的教学能力,加强“主动学习”教学目标落实的条件保障,可有效落实幼儿园“主动学习”教学目标。
健康生活一直是重要的教育主题,当前也被写进德育课程标准和德育教材,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健康并非对生理状态的简单表达,而是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表示人的生命整体呈现出完好状态。健康如美德,追求健康本质上是一项道德活动。对于健康生活,社会与个体分别承负不同的道德责任。对道德责任的认知与践行是德育课程在进行健康生活教育主题时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教育者可关注以下方面:调整观念方向,重视健康生活教育的道德视角;突出情境与背景,丰富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多维分析;引入伦理视角,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问题的道德思考;促进实践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