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德育内容比较及启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日两国小学的德育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分别从德育内容的范围、类型和结构三个方面对中、日小学的德育课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认清中、日两国德育教学内容的差别,从而对国内小学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中日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比较;启示研究
  引言
  作为社会变革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机制,德育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德育教学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还关系着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结合社会形势发展的变化要求,对德育内容的范围、类型、结构等进行适当地优化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中日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的差异性,以得出对我国德育工作开展的一些启发和建议。
  一、中日小学德育内容的比較分析
  (一)德育内容的范围比较
  现阶段,我国德育课程的内容范围除了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以外,还涉及法制、环境、人口、国防、学风、礼仪和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占据了小学德育课程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政治观点和个人信仰。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主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文明礼貌、艰苦奋斗的良好性质。不难看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而是一种“大德育”。相较之下,日本小学的德育内容只包括道德教育,因为他们在经历了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后,已经自觉地将道德、政治、法律等教育区别开来。日本小学的道德课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提出:德育教学的目标是把尊重他人的精神应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当中,努力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日本人。可见,在内容范围上,日本小学的德育课程与我国小学的德育课程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的。
  (二)德育内容的类型比较
  随着现代社会的职能分工逐渐精细化,德育内容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中日小学的德育课程均包括私德教育和公德教育这两种类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小学的德育教学注重私德,而日本小学则是更加偏向公德教育一些。日本小学认为,私德教育应当在家庭中完成,公立学校的主要道德责任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根据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可知,涉及公德教育的内容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奉献精神、与人和睦相处以及对国外友人热情善良等美好品质,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则有:热爱学习、相信科学、虚心诚实、珍惜实践等。相对应地,从日本小学的道德课教学大纲来看,日本小学的德育内容则是强调作为一个日本人应有的觉悟,要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社会和平尽心尽力,甚至上升到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作出贡献。
  (三)德育内容的结构比较
  一般地,我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要素所构成的集合体,其中,道德认知是产生情感必要的前提条件,任何缺乏道德意识支配的行为都不能够被称作为道德行为。同理,一个人即便掌握再丰富的道德知识,如果没有涉及亲身体验或者真实的情感介入,则他的行为始终无法构成一种美德。通过对比中、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不难发现,中日两国的小学都比较重视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道德教育。日本的小学要更加注重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思维观察能力,而我国的小学则是倾向于向学生灌输传统的道德知识,强调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此外,日本小学还在中高年级的德育内容条目中增加了理解、批判、考虑等一些具体的要求,旨在让小学生正确看待物质、金钱的价值,懂得相互之间要礼让尊重,遇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轻易盲从他人,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等。从以上这些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大致上分为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部分,这也是提高小学生道德水准最关键的途径。与日本小学的德育课程相比较而言,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尽管也强调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只是要求小学生粗略地了解和懂得这些道德意识,很少要求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判断、评价和理解这些美德内容,忽视了培养小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德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中日小学德育内容比较给我国德育工作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日两国小学的德育内容发现,日本小学在实施德育课程教学方面有许多值得国内小学借鉴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合各方的教育力量。德育教学不仅仅需要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和重视,还需要借助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新,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学校还应积极寻求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的帮助,共同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全方位地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
  二是,增加社会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比例,深化小学生的道德体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国内小学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机制还是较为完备的,在某些方面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时小学生违规乱纪、打架斗殴、偷窃等行为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也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上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代表我国的小学生不懂法律或者在道德认知方面存在缺陷,而是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体验所致。德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对道德认知的内化吸收,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道德行为体验中,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因此,国内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参考日本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方式,重点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践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统一的德育教学目标。
  三是,强调小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普遍存在的知行脱节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放低自身的权威性,将课堂主体的地位归还给小学生,注重引导小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一昧地强调“应该要怎么做”。日本小学的教师在实施德育课程教学时,一直都十分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倡要通过德育教学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和丰富个性的小学生,以适应将来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国内的小学在实施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时,有必要将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命题展开深入的探讨研究,充分满足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提出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日本小学的德育内容相比,我国小学在实施德育课程教学活动时还缺乏一定的实效性,有必要适当地借鉴日本小学在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当前的德育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形成一种清晰的教学逻辑关系。此外,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重点培养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引导其学会借助于道德理性力量,拥有属于自己立场的精神信念,从而有效改变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中约束性和指导性不足的现状,切实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嘉慧.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时代困境与破解[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
  [2]肖传国.中日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的差异[J].大学教育,2012(07)
  [3]赵成志,沈贵鹏.日本“小小善意”运动的生态德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1)
其他文献
就林木产品一般概念而言,主要包括六大类品种,即原木,胶合板,锯材,单板,纸浆和纸.80年代初期,我国林木产品进出口总额还在¨亿美元左右,到"九五"末期,已升至80多亿美元,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中国足球行业整体水平并不算高,而且不断出现的涉假现象十分严重,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足球运动的提升空间,使我国的足球运动环境变得十分污浊,而足球队伍后备力量的储备又呈现出相对匮乏的现象,因此,我们只有足够重视足球运动,净化足球发展的软环境,才能从整体上将青少年的足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他们的足球意识,增加他们对足球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足球事业,传承足球运动,方能提
广东省9月6日召开共建'平安西江'2017-2018年度总结评估会,由广东海事局牵头的共建'平安西江'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西江安全发展共商、安全生态共创、安全风
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宁家骏(国家信息中心)计算机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大体上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今日,硬件已经全由标准件组成,所以国内外市场所销售的芯片并没有什么不同
识字不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点,亦是后续开展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负责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教会孩子识字,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
<正>近日,根据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将落实全面记分工作,广东省所有地区、所有车辆、所有交通违法行为应记必记。2017年1月1日前产生但未处理的交通违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的十二年,有一万四千多个课堂,课堂是实现教育教学功与用的有效载体,什么样的课堂,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创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功与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建;功用;凭借  基础教育十二年,学生要在一万四千多节课堂中度过,课堂是师生教学实践的载体,是实现教学功能的主阵地。  追求好的课堂,形成高效的教学效率,途径和方法可能会很
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可视化、辅助多媒体化融为一体,具有传递知识容量大、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再现、图像灵活动态变化等特点。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赋予学生以更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必将带来新教育,无疑为
【摘 要】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出现,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有助于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支架式教学;运用策略  写作在语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