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供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本文就“分数化小数”一课教学中所做的两次尝试教学谈谈自己的所感所悟。
  
  [第一次教学]
  
  出示各种水果和蔬菜的VC含量表,让学生说出VC含量最高的水平,学生通过观察觉得分子、分母均不一样,不便于比较,从而产生化小数的要求,然后由学生汇报方法,得出用分子除以分母就能把分数化成小数的结论。另外有学生发现:这些分数有的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随后要求学生猜一猜:(1)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到底和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2)如果和分子有关,那其中有什么规律?如果和分母有关。那其中有什么规律?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学生汇报。无一人举手。教师无奈,只能回复到一问一答的模式,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母,再把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得出结论。课前预设场面一点都未出现,大家的共同感觉是——累。
  
  [第二次教学]
  
  首先,我把6个VC的数据进行了微妙的调整,当学生提出要化小数后,教师出示作业纸。随后,学生所汇报的方法呈多样性:有的说用分子除以分母将分数化成了小数;有的说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2/25、9/40、3/8先化成8/100、225/1000、而225/1000再化成0.08、0.225、0.125的,而2/15、9/77、3/14却无法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等的分数,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化小数。我都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却不能?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我适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就很自然地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分母身上。
  在探索分母奥秘开始阶段,学生认为如果分数的分母乘一个整数能化成10、100、1000……这样的数。这样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能。虽然这不是最简便的方法,我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个分母是12556的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感到很为难,但一时又想不出其他方法,当所有人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回到这6个分母身上,适时点拨:“25、40、8能化成10、100、1000……,而15、77、14却不能化成10、100、1000……,你觉得15、77、14里是什么在作怪,使它们与10、100、1000……擦肩而过呢?”学生顿时“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把分母分解质因数,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一个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学生通过举例论证很快发现这个结论存在漏洞。进而得出所发现的规律还要加上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个最简分数。反思两堂课都是以探究活动为贯穿主线的,其教学效果为何会有天壤之别呢?我认为第二次教学就成功地没有把学生推入一片茫茫沙漠任其自生自灭,而是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有路标的人性化探究天地。学生能根据路标指向进行有意义的探究,从而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一、提供合理的探究典型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后,我把6种果蔬的VC含量调整为三组,每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其中一个能化成有限小数,一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么一来,学生就有了探究的典型素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利用对比、推理等数学思维很快就排除了与分子有关的可能。转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分母上。尝试2中的素材就像是一张“地图”,哪里有宝,哪里是死胡同一目了然,这样本来猜想与分子有关的同学就可能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二、做学生探究引路的交警。进行有效的探究引导。
  
  在第二次教学中,我一直以“咱们”来表明身份,让学生感觉老师不是高高在上地把“新知识”攥在手里考我们的人,而是在和我们一起研究。而且在探究活动中,有几个精心设计的提问,就能引领学生走出“山重水复”而发现“柳暗花明”。如传统教学分数化有限小数。总是从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人手,让学生去分解质因数的,然而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分解,其主动性未曾得到充分的发挥。怎样能让学生主动提出分解的策略呢?在尝试2中我反其道而行之。从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人手,引导学生找一找“是什么数在作怪,使15、77和14与10、100、1000……擦肩而过呢?”这一问题仿佛是一盏明灯,帮助学生拨开了重重迷雾。学生自然从头脑中的“知识库”中提取出“分解”的方法。
  从这些方面看来。教师就像是一个组织协调的交警,在保证学生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自然渗透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而有路,探有所得。
其他文献
Jockey是一个用于调试Linux程序的重放工具,它以共享库的方式链接到目标程序,通过重写不确定性系统调用和CPU指令来实现程序的记录与重放。Jockey的优点在于其通用性和易用性,它
近日,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顺利通过海南省锅炉压力容器与特种设备检验所的评审,成为海南省企业中首批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考试资质的八家企业之一。据悉、此次考试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能力和素养是不可能靠“听讲”便能获得。只有在实践中反复锻炼,不断地从阅读理解内化到表达、评论、鉴赏,在训练中形成长效积累,才能真正获得。综上所述,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小学语文练习,应该是帮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极好的训练(实践)场所。  可以这样说,练习是教与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划定的四项重要内容之一,“可能性”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联系课本,联系生活,渗透
本文主要通过提取2004年到2010年间的区域火灾数量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火灾数量与市区和乡村等不同地区的关系,总结了火灾在这些地区的发生规律,以及对未来火灾的发展趋势做出
针对一种磁阻式电磁离合器,结合磁阻式电机分析了它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采用分析电机常用的磁路法计算该电磁离合器的传动力矩.得到了离合器的基本计算公式。并使用AnsoftMaxwel
<正>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有效的方法是手术粘膜下矫正切除,传统手术往往采用鼻内切口。我科自1995年下半年始采用改良鼻小柱切口行粘膜下矫正切除术治疗
<正>一、教学内容的编排平面图形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部分,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简称《标准》)内容标准中的要求,苏教版教材分3次进行
阐述了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分析了模块化设计技术在三峡气象应用软件系统间的开发应用,并以系统间资料入库模块为例对模块化设计的流程进行了论述。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确立“为学生生命美奠基”的教育理念,重视少先队基础建设和少先队活动品牌创建,取得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