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法国旺代农民叛乱原因新探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93年3月10日,正当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面临欧洲君主国联合进攻的严峻时刻,法国西部旺代等郡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叛乱。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对革命政府构成最严重威胁的一场内战。由于参加者以农民为主,它又是革命期间最典型的农民对革命运动的抵抗。对于旺代叛乱的原因,历来有不同说法。本文试图从法国政治与社会现代化的总潮流中考察旺代农民对革命带来的政治变革的态度,以期对旺代叛乱的原因做出新的解释。
其他文献
郭沫若在史学上的巨大成就,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唯物史观给他以方向、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他研究的对象,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西方文化究竟给了他什么?对他的研究有多大的作用?这是人们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郭沫若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所受影响的程度和方面,在他漫长的学术进程中,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日本的第一个10年,他写出了以《女神》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并向文学与史学并行的双勒道方向转化;第二个10年写出了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卜辞通纂》
中山武公继立的明确记载,文献中仅见于《史记·赵世家》:"(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遗憾的是,中山武公系何人所立?他与春秋时的中山究竟有何内在联系?为什么将其附列于《赵世家》?通览全书,史迁未予明说,而后世学者在理解上各取所需,故歧异甚大。东汉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列中山武公于"中中"栏内,自注"周桓公子",首次提出中山武公为周桓公所立。其后,刘宋时的徐广、裴駰均持相同看法,认为中山武公为"周定王之孙,西周恒公之子"。唐人司马贞则提出异议,以为"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系本》云:
一、问题的提出纸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其外传问题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学术课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纸如何经阿拉伯人而传入中亚、欧洲、非洲、美洲各地,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已经基本上查清楚,至于纸如何传入印巴次大陆,则情形适相反,不论在时间和路线两个问题上都不能像前者那样能成直线联系起来。"本世纪50年代,季羡林先生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纸传入印度的路径是陆路而不是海路,时间是纪元7世纪;80年代初。黄盛璋先生进一步指出路径是由西藏经尼泊尔道传入的,时间应在公元650-6
历史学素以研究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状况、规律和经验为基本对象。但是在我国以往的历史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淡薄了对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研究。目前随着人们对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史学研究应当把科学、技术和产业放在与世界历史发展实际相符的位置上,正确地阐述和总结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规律和历史经验。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实际表明,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而经济状况则是由产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生产;生产在社会中是以产业的形式进行的;而产业是在当时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研究,是一个颇富挑战性的学术课题。本文拟通过对日本和中国的两位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和梁启超近代化思想的比较,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中日近代化过程的历史差异。本文把研究时限定于明治时代和"戊戌"至"辛亥"年间,因为这分别是福泽和梁氏启蒙思想生涯中最为活跃的阶段,也是日中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破题在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的时候,写这么一篇《重评"文化调和论"》,似乎有些煞风景。为求得读者肯看下去,不得不在此先作简要的题解。"文化调和论",是为标题省事而自选的一个简称。把它的含义说完全,就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种主张调和中国固有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的意见,用当时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一种主张调和新旧文化的意见。不叫调和"派",而叫调和"论",是为了避免一种误会,免得叫人误以为本文所评论的对象是"五四"期间提倡新文化和维护旧文化的新旧两派之间的一个中间派。当时的文化论战中,并没有形成
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当许多青年学者逐渐走上整理国故之路的时候,激进的人们把这看成是开倒车的行为。后来,甚至胡适自己也对青年提出了警告:不要过于向故纸堆用力,要把眼光移向活的材料,移向自然与社会。对于整理国故,到底应该怎样看?事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我想对此平心地作一番考察。
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来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自然有一些特殊的感受,一位法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让·布吕阿在巴黎公社100周年时说过:最好的纪念办法莫过于"开辟研究和思考的途径"。这句经验之谈很值得回味,特别对我们这一代几经周折的历史学家来说,更值得深思。"开辟研究和思考的途径",首先要求对我国过去的法国革命史学的演变作一番回顾;其次要求对近十年来法国革命史研究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我们也许能窥见未来研究和思考的途径。
谭嗣同在1895年的信中提到一位外国传教士"马医士"。同年,唐才常也在他的书信中提到这位"马医师尚德"。历来学者对谭、唐二人认识的这位外国朋友极少注意,对他的生平事迹更是知之不详。马尚德(Alexander M. Mackay)原籍苏格兰人,1891年来华,是英国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汉口分会的传教医师,派驻武昌,1895年脱离伦敦会,继续在武昌行医,1896年病逝,葬汉口外人坟场。马尚德在中国的日子不长,他与伦敦会一波三折的关系,却颇能说明晚清传教事业内部的
在中国古代帝王观的发展史上,《册府元龟·帝王部》的帝王观是个重要标志。它的,内容取材于正史、实录,其编目条理明晰、分类明确,“帝王部”的总序与各类小序言简意赅地归纳了对帝王的建议与要求,体现了宋初士大夫帝王观的主要特点。《册府元龟·帝王部》以古代帝王的行事原则作为当朝统治者处理政事、治理国家的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册府元龟·帝王部》可以看做帝王的治国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