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方教育大讲坛第一讲:专家畅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变革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综合消息 7月11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教育大讲坛2019年第一讲开讲。本次讲坛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变革”,由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所长、计算机所创新孵化基地主任张宇高级工程师,宝和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一珉担任主讲嘉宾。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研究员主持讲坛。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省教育研究院各机构人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和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从化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广州、惠州中小学教师代表和媒体代表近120人参会。
  讲坛上,张宇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思考和实践探讨》为题作报告。他梳理了国家和省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提出人工智能对传统课程教学形态创新发展的影响,阐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三要素,即“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式变革、教育管理转型”,详谈对少年儿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做法、效果评估和经验体会,还提出了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建议。
  王一珉以《数据治理对于学校战略决策的作用》为题作报告。他分析了目前学校管理和决策落后于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表现,提出学校需要通过梳理、挖掘、整合日常运行中的数据以高质量辅助决策和治理,建立健全覆盖全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数据系统,以保证数据采集常态化、规范化、精准化,并以SciData 数据驾驶舱成功案例向与会人员展示了数据治理的基本方法和实际效果。
  汤贞敏在主持讲坛中表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刻的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教育需求与供给水平,为不同学习机构和学习场境引入互联、共享的新型教育和培训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充分为教师赋能,通过模拟仿真等手段有效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有效支持动态的、泛在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挖掘相关数字化信息支持学生综合能力多维度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改革。而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数据治理是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学校需要学会挖掘和使用日常教学、管理、科研、对外交流合作产生的数据,更好为学校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服务。他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带来的教育变革,应当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作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机器无法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要积极适应时代需求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水平,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书育人服务。应当认识到未来有效的人机协作需要师生具备一系列人工智能素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要切实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和技术扶持,信息使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更好地促进教育决策、教育治理、教育行为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他认为,数据治理对于学校决策的作用是必然的,对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决策和治理的作用也是肯定的,对于教育科研机构充分履职尽责也是必需的,因而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两年来的语文课堂演说教学实践,结合平时学习的相关的教学理论,通过课堂学生演说—课前五分钟朗读、课堂中创设说的情景、分组讨论、小组分角色朗读、简单的辩论会等,达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敢于主动发言,敢于表达见解,敢于争辩的预期课堂效果。  【关键词】 课堂演说;积极对话;预期效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话、交流、讨论。就中学语文课来说,对话就是课堂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活动对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进行小学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根据小学学生现有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在现实教学当中,小学音乐的欣赏课的教学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依据教改相关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课程;实际教学;审美能力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
【摘要】教师是我国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也是第一线力量,是教育改革的实施人员。也就是说,教师本身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知识界面的延伸,教育质量的加强,师德的提高,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道德。只有教师具备优秀的师德,才能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对学生不断的帮助,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对教育转化的方式、方法展开浅析。  【关键词】学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识字教学也很重要。因为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好每一个汉字。教师应该选择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灵活引导学生识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得活,学得有兴趣,记得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灵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识字乐园里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关键词:善于发现;触类旁通;善于总结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识字是一切探
【摘要】表演式的朗诵方式一般会运用在課堂教学当中,跳出课堂以外的表演式朗诵是学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大创新课程。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学校特色朗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促进成效,体现学校在语文教学独有的课堂内外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美文诵读;校本特色课程;核心素养  从2012年学校第一届美文朗诵大赛到今年的中华美文朗诵表演大赛,迄今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从当年的单纯朗读美文,到今天寓朗诵、音乐、绘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尤其是小学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心理接受能力更弱,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容易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差、生活习惯差。本文就以数学这一学科为例,探讨了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摘要】朗读是一种声乐语言活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多方面加强朗读,培养学生朗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将来学习汉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1
一、教育背景  我刚接手要担任一个“举校闻名”班级五年(1)班的语文老师,我快马扬鞭找到前任班主任,去了解情况,发现前任是一个代课老师,经验不足。但是,对学生的情况还是了如指掌的。说到其中的小文,她按捺不住小激动:“我说一句,他就顶撞一句,每次都这样。有一回,数学老师留下他来辅导功课,他偷溜了,下午见面还振振有词,一点不知悔改,老师批评两句就想和老师杠上。真是胆大包天!那成绩更是不堪入目。”  听
一、选择题  下图所示我国某区域农作物遭受严重灾害。2017年8月29日6时,该区域气温突降至2℃左右,农作物叶片枯黄,挂满白色凝结物,但落叶较少。据此回答1~3题。  1.7月,我国出现图示自然灾害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黑 B.陇 C.鲁 D.青  2.推测图示区域28日夜间的天气特征最有可能  A.陰雨,风力强,湿度小 B.晴朗,风力弱,湿度大  C.阴雨,风力弱,湿度小 D.晴朗,风力强,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元素,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数学中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然而,高中阶段学生运算能力低下是学生数学成绩和素养提升的瓶颈。现就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