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让议论也形象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一般是通过说理来表达作者的观点的,不少同学总以为只能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方式,其实不然,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说理,帮助我们议论。正如朱光潜所说:“我很相信说理文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巧用修辞就是其中一种极好的方法。修辞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腐朽为神奇,让议论同样生动形象,让说理流光溢彩。
  一、比喻,让议论可亲可敬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的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觉得可亲可敬。
  如《驾思想野马 创美好明天》一文这样写到:“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雪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标题精彩,用“思想野马”来喻思想创新,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来喻创新要一心一意,形象而生动,亲切自然。
  再如有人在阐明“以柔克刚”的道理时,运用了这样几个比喻:“绳子很软,棍子很硬,但世上只有绳子捆棍子,没有棍子捆绳子。舌头很软,牙齿很硬,但当牙齿掉完了,舌头依然非常健全。”你看,如此说理还会令人生厌吗?能不让人信服吗?
  二、排比,让议论咄咄逼人
  排比如同一束“集束炸弹”,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规模效益。排比用于说理则周密严谨,用于论证则气势磅礴。排比说理,可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增加说理气势,让文章咄咄逼人。
  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诱,娓娓细谈,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
  《要善于纳谏》一文这样写到:“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当初楚怀王能听取屈原的意见,又何至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剧?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戒,又何至于落得个病入膏肓的结局?……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者先一组排比历数商纣王、楚怀王、蔡桓公等古人拒谏的可悲下场,后一组排比列举秦孝公、鲁庄公、唐太宗等善于纳谏的史实,树立自己的观点,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强,读来让人顿感酣畅淋漓,神盈气足。
  三、引用,让议论稳如泰山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诗词、警句、俗语等哲理性的语句,不仅言简意赅,而且还给语言增添几丝灵动的色彩,给文章增添一些文化底蕴。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极强的生命力,时常为大家所用。一同学是这样论述“美”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春的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夏的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秋的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冬的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朴素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幽静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高洁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美。微笑是美的,问候是美的、同情是美的,美,无处不在!”
  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它浓缩了经验和哲理,是语言中的钻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提升文章境界。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悟到她。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第一则名言含蓄,富有哲理,引人玩味,罗丹名言通俗易懂,两则名言相得益彰,巧妙引出话题。
  四、举例,让议论养眼悦目
  摆事实、讲道理是我们常用的手法。议论文一般采用事迹并列的方法,它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名人的主要事迹,从而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让人心悦诚服,使人耳目一新。
  请看以“执着”为话题的片断:“执着:历史记下了无数这样的‘执着’。从‘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些先辈们,为了一个可道而又不可道的‘道’字,甘守清贫,粪土权贵,直至殉道,他们真是执着得可爱,可敬!你看,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你看,积土成山,水滴石穿,春蚕吐丝;你看,锲而不舍、面壁十载;皓首穷经,他们的成功,哪一个不是执着……”
  需要说明的是,举例一般采用从古到今,先中后外的顺序,先写重要的,后说次要的;先写典型的,后说普通的;先写有名有据的,后写无名无据的,这样思维顺畅。并列事例的多少、详略都可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标主要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育的重点将由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能力;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育的重点应由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科目类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教师对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尤其重视数学学科的知识传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小学数学教学也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其中探究性学习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奠定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探究性学习  当
【摘 要】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与主体,其学习兴趣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多寡,都直接关系到初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基于此,作为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举措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对英语课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教师尤其要充分考量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与学生们积极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喜好与行为模式,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调度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推动英语教学的进
【摘 要】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提高了学生英语技能、观察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认识社会能力,也促进了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然而在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英语教学中,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同样的,不同学生对英语接受能力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就使不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
【摘 要】现在社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教育也逐渐重视着素质教育,其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只追求知识,现在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设,不但学生的情感品质得到了发展,还促进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本篇文章笔者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放性实施进行谈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社会学科;开放性学习  现在新课标的改革促使学习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往学习方式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经济金融形势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还比较复杂,由于很多人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形式不了解,导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消极的一面。因此,研究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认识;思考  前言  在我国日常的生活和交易中,首先应该认识清楚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尤其应
本文基于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任务为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对分组策略在高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环境下的一大重要趋势,随着探究式教学实践的增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也体现的越发明显。然而,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就如何更加有效的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学生主体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重要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注后进生的转化这一“老大难”问题。“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笔者就此进行了实践探索,初步摸索到落实“课标”要求的有效路径。现略述于下,以就教于同行。  一、了解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症结  我在班级刚进入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