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环境下的一大重要趋势,随着探究式教学实践的增加,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也体现的越发明显。然而,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就如何更加有效的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学生主体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重要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它一改往日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形式的不利影响,开始把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显然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因此,如今各个学科都在教学活动中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作为了重要的关注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至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探究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周密的探究计划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只需要自己做好准备,充分地备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因素会更为直接地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控制自己的行为相对简单,但要想把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则非常困难,要知道,学生群体不仅数量众多,且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从而使得学生群体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探究活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探究的过程中,任何一步没有想到,都可能导致整个探究活动的失败,很多时候,由于没有事先安排好,探究活动常常会出现杂乱无章、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要想科学高效的实施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制定好周密的计划,并且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尽量把活动任务安排细致,这样才能让探究活动保持秩序的同时,还能有效实现探究的目标。例如,笔者在讲到“超重与失重”这节的内容时,因为准备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于是在课前,笔者就围绕着探究的课题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了一套详尽的计划,首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是资料搜集小组、实验设计小组、理论分析小组,并且明确了各个小组的任务,资料搜集小组负责从报刊、杂志、网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失重与超重”的各类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实验设计小组则要负责设计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活动来探究失重与超重条件下物体所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实验小组内部也可以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围绕着目标设计不同的实验活动,这样更利于发挥小组成员的能力。另外,三个小组各指定一名负责人,用来统筹管理各自小组的任务分工,以及协调三个小组之间的支持与合作工作。通过课前这一详尽的任务安排计划的制定,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之间也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二、教师要注意恰当的引导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更合适呢?与其他任何教学模式一样,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教师发挥作用的形式在发生转变而已。在以往,教师是通过向学生主动地传输知识来体现自己的作用的,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则要通过恰当适时地引导提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很多时候,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一两句话、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就能瞬间激荡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得探究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下去。例如,在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受哪些因素影响”的课题时,正当学生对这个探究课题议论纷纷、无从下手的时候,笔者就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思考一下,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强度,或者电磁铁的匝数,会影响它的磁性强弱吗?”此问题一出,学生立刻就有了方向,学生之间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围绕着教师刚才的提示进行各种讨论和假设,从而使得整个探究过程中都处于一个目标明确、氛围热烈的状态中。
  三、精心组织学生实验
  在探究活动中,实验是实施探究活动的关键环节,很多的推理、论证都需要借助于实验活动的实施才能获得,通过实验,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获得思路和想法。而探究活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只要条件允许,教师要尽量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精心地设计和实施实验活动,学生通过自己一步步地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地获得很多的感性经验,这些感性经验通过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可以形成科学的理性认知,因为有了感性经验作为基础,这些抽象概括化的理论知识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探究结论的诞生。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有效实施给我们的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一旦探究式教学能够顺利地在物理学科改革中推进实施,将会大大改善我们当前的物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可以更好的发挥物理学科在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探究式教学,应用好探究式教学,让物理教学活动在探究的引导下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陶丽娟.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张士翀.对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1期
  [3]吴娜.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石东方,林衍斌,郭年粉.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J].物理实验,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双沟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加快,语文科目的改革也出现了较多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加重了对传统文化的考察力度,基于此,笔者在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总结出在高考改革
【摘 要】《电工基础》是涉电专业的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师面对着基础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学时要循序渐进,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复杂直流电路;概念;策略  笔者近年来一直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电工基础的教育教学工作,深知个中滋味,每每遇到学生纠结于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直流电路问题而不能自拔时,倍感焦急!为此,笔者特地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心得体会与大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标主要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育的重点将由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能力;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育的重点应由老师授课,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科目类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教师对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尤其重视数学学科的知识传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小学数学教学也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其中探究性学习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奠定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探究性学习  当
【摘 要】学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与主体,其学习兴趣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多寡,都直接关系到初中英语教学的成败。基于此,作为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举措不断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对英语课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生兴趣培养,方法  教师尤其要充分考量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与学生们积极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喜好与行为模式,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调度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推动英语教学的进
【摘 要】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提高了学生英语技能、观察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认识社会能力,也促进了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进行。然而在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英语教学中,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同样的,不同学生对英语接受能力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就使不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
【摘 要】现在社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教育也逐渐重视着素质教育,其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只追求知识,现在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设,不但学生的情感品质得到了发展,还促进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本篇文章笔者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开放性实施进行谈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社会学科;开放性学习  现在新课标的改革促使学习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往学习方式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在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经济金融形势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还比较复杂,由于很多人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形式不了解,导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消极的一面。因此,研究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认识与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势;认识;思考  前言  在我国日常的生活和交易中,首先应该认识清楚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尤其应
本文基于现代教学理念,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任务为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对分组策略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