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的两种有效方法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教师辛苦地打着“√”“×”,负担很重, 而学生却对发下来的练习本,不感兴趣,看都不看就塞进了书包,对错误很少追究或不订正,这种批改的效果可想而知。批改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能不能找一个又能促使学生自己多动脑筋,还能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的方法呢?
  
  一.引入评语批改法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通知书,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的眉批与尾批。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最常用的是“√”“×”,其实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而且,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认为利用评语也许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学生在解应用题及利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候,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这时,老师在边上写上那么几个字,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采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你的简便法的依据是什么呢?”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出思考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改正、找错,从而真正明白掌握该类型的题目。此时,老师的几句话,就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同时恰当的评语,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
  浓厚的兴趣。
  
  二.只打红勾批改法
  
  我们老师都知道新学年伊始,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哪怕是再差的学生,即使作业全部做错了,作业都是做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表明了他也想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我们的教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毫不客气地给他打个红叉。差生的第一次练习本发下来,全部是红叉,连个改正的机会都不给,让他坐在那里发楞。他想做个好学生,却又做不到,只好垂头丧气,随着练习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多,练习本上出现了涂鸦,开始乱划,甚至不做作业。如果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向学生讲析新的批改作业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完成作业;其次,教师对做对的作业打红勾,做错了的不批改。练习本发给学生之后,学生对没有批改的那部份作业用纸打个补丁。决不许在原题上涂改得一塌糊涂,即便是补丁也要打得整整齐齐,以保证练习本的整洁。要学生在补丁上更正,不会做的题,可以参看做对了的同学的作业。作业改正了,教师再打红勾,补上“优”,这样从教师给学生第一个“优”起,就给了学生一种鞭策,更是一种约束。约束他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改正作业,以便再得一个“优”。
   当然,作业的批改方式还有很多,如随堂批改作业、小组批改作业、教师抽查和面批、按层次抽改作业等等。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批改作业,都应重视作业练习的实效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作者联通:445420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级初中学)
其他文献
当学生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习题面前无法解决时,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现举一个例子作为佐证。  如图:在  △ABC中,AC=8,  BC=6,∠C=90°  现有⊙Q与⊙P半径都为1,两圆同时从A向C运动(圆心都在线段上),⊙P走直线段A→C,而⊙Q走折线段A→B→C。又设运动时间为t,且⊙Q与⊙P的速度分别为2和1,请问:  ⑴两圆何时重合且指出时间及位置。  ⑵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 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
期刊
苏轼,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艺术天才。  顺着苏轼诗文铺就的路,我尝试去走近苏轼。一路行来,我看到了这样一位古代文豪的精神世界。    一.满怀壮志豪情的苏轼    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一个“聊发少年狂”的苏轼刻画得意气风发。在这幅狩猎图中,词人“左牵黄,右擎苍”,豪情万丈,踌躇满志,“西北望,射天
期刊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常态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的背景下不断反思的话题。只有提高其有效性,才能使课堂教学朝着理想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实现常态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明确如下几点:    一.有效性要求教师心中时刻装有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每课时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更是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所确定的目标外,还应该有
期刊
【摘 要】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
期刊
一.要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
期刊
【摘 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影响了写书效果和身心健康,本文阐述了造成不正确书写姿势的成因、后果及对策。  【关键词】写字姿势 成因 后果 正确姿势 对策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到我县某直属小学监考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可谓是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令人可笑,令人费解。古人关于“执笔”的论述颇多,什么“拨镫法”、“撮管法”、“二指执笔法”、“三指
期刊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认知世界,通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如何实施?我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该这样去努力。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