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艺术天才。
  顺着苏轼诗文铺就的路,我尝试去走近苏轼。一路行来,我看到了这样一位古代文豪的精神世界。
  
  一.满怀壮志豪情的苏轼
  
  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一个“聊发少年狂”的苏轼刻画得意气风发。在这幅狩猎图中,词人“左牵黄,右擎苍”,豪情万丈,踌躇满志,“西北望,射天狼”用实际行动来报国立功,只盼着朝廷能早日“遣冯唐"。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开篇一句如奔腾而来的江水,将词人的满腔抱负倾泻而出,气势无人可挡。
  
  二.热爱美好生活的苏轼
  
  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首先要有一颗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心。苏轼正是一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一首描绘了农村纯朴温馨、欢乐祥和的生活画面。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词人对生活之美的欣赏、体味。《记承天寺夜游》抒写的又是词人对澄澈、静谧月夜的深深眷爱。
  
  三.感悟生活哲理的苏轼
  
  “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词人由鸭知水暖感悟到了做事躬亲力行的必要性。由登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诗人悟到当局者迷。由游清泉寺看到自西向东流淌的小溪以小见大,悟到人生应当积极进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从中秋望月,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悟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四.情谊真挚的苏轼
  
  苏轼笔下的情,无论是兄弟情、夫妻情、男女情,无不给人以真挚之感。《系御史台寄子由二首》中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读之不禁脑海中映现一个如父的兄长的形象。他对弟弟子由(苏辙)是那样的深情,此生做兄弟不够,要来生、世世做兄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一脍炙人口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样抒写的是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与祝愿。《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词人对亡故的妻子在人去楼空十年之后仍然不思量,自难忘,夜夜梦回,泪湿衣襟。可见这爱的深沉、爱的真挚、爱的刻骨铭心。
  《蝶恋花》一反忧伤,表现的是另一种青年男女的纯洁恋情。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淡淡的甜蜜中透着一丝酸酸的感觉,“多情却被无情恼”读来别是一番滋味。
  
  五.羁旅愁思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切景语皆情语。漂泊异乡的游子,愁肠百结。在他眼中,月是缺月,桐是疏桐,鸿是孤鸿,枝是寒枝,人是幽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孤寂愁苦、无所依傍,这一切正是词人羁旅愁思的内心写照。那拣尽寒枝不肯依的孤鸿分明就是漂泊异地的词人自己。
  我之观苏轼,正如苏轼观庐山,也许越是走得近了,越是发现其丰富的美、多变的美,正是这种种看似独立的美,共同构成了一代文豪异于他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联通:717300陕西省子长县教研室)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无定法,这一点众所周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践踏。  回顾当今的语文教学现状,总结起来那些课大都有以下相同的形式: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由课题谈自己的想法;3.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学习;4.总结学法后自学。首次见到这样的课觉得这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见多了便感到迷惑: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环境怎么
期刊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尤其在高考中,此题决定着英语学科的成败。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提高阅读质量,又提高阅读速度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问题。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一.跨越生词障碍阅读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
期刊
有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放在心里:“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五年的班主任历程使我认识到: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还在于培养天天有进步的人,促使学生天天进步、全面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的人生准则来维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道德标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些行为准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精选观察对象,激发观察兴
期刊
翻开姜戎的《狼图腾》。这一翻,仿佛是翻开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翻开了游牧民族精神的殿堂,也翻开了以狼为精神图腾的民族最原始却也最睿智的文化根源。身在南方一隅,局限坝子河谷之中,从来没有真正想象过草原的辽阔和无际,更无法阅读那片土地上如狼一样的民族,以及比人类远远敏锐与彪悍的草原狼。  狼的生存,马牛羊的生存,人的生存,草原的生存,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与狼息息相关。狼人大战,斗智慧,斗精神,斗策略;狗
期刊
当今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成为热门话题之一。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因此,怎样上好充满神奇的计算机课是摆在每位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创
期刊
当学生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习题面前无法解决时,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现举一个例子作为佐证。  如图:在  △ABC中,AC=8,  BC=6,∠C=90°  现有⊙Q与⊙P半径都为1,两圆同时从A向C运动(圆心都在线段上),⊙P走直线段A→C,而⊙Q走折线段A→B→C。又设运动时间为t,且⊙Q与⊙P的速度分别为2和1,请问:  ⑴两圆何时重合且指出时间及位置。  ⑵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 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