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正确书写姿势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影响了写书效果和身心健康,本文阐述了造成不正确书写姿势的成因、后果及对策。
  【关键词】写字姿势 成因 后果 正确姿势 对策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到我县某直属小学监考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可谓是千奇百怪,千姿百态,令人可笑,令人费解。古人关于“执笔”的论述颇多,什么“拨镫法”、“撮管法”、“二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等,正确执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古人争论的是毛笔的执笔,现在我们所说的是硬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在书写过程中保持正确的 写字姿势,有利于写出流畅、优美的汉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造成许多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的成因有哪些呢?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如何才能矫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现简单谈谈看法。
  
  一.造成不正确书写姿势的原因
  
  1.学生执笔之初缺乏正确的引导
  每个人最初接触笔杆的时间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由家长教他们拿笔写字了,但没能教他们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进入小学,进行正规的书写训练,然而有些老师的水平有限,培养正确书写姿势的观念不强,仅仅停留在笔画必须横平竖直,结构工整,保持“三个一”上,忽视了书写姿势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2.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缺乏克制力
  有的学生对掌握正确书写姿势的认识不够,缺乏自制力。即便老师讲清楚正确的书写姿势,一开始写字时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但因书写量大,肌肉疲劳,缺乏自制力,久而久之握笔手型和坐姿变了自己却不知道,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不良书写姿势和习惯。
  3.每一位任课老师没有以一贯的要求去强调书写姿势
  小学生的书写姿势没有定型,当教师教给他一个正确的书写姿势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不断地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责任不断地提醒每一位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手型,不断纠正错误的书写习惯。而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写字老师可能提醒的多,其他任课教师就很可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了。
  4.学生课业负担重,急于完成作业,无暇顾及书写姿势
  多年以来,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背负了大量的作业负担,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布置大量的课内外作业,学生疲于应付完成作业,不得不提高书写速度,再加上教师和家长没有及时关注书写姿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书写姿势慢慢变形而恍然不知。
  
  二.正确的书写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驼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写字姿势包括坐姿和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是:上身平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为500,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要端正。概括起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大拇指、食指微屈成环状,从左右两个方向钳住笔杆;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指甲盖稍上向上抵住笔杆,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与手掌连接形成的凹处,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下方并向手心弯曲,做到“指实掌虚”,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自如,握笔的高低不能是简单的“离笔尖一寸”的位置,而是因手的大小不同略有不同。握笔的高低应是左手食指和中指的宽度。
  这里须强调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一般用铅笔书写,用铅笔书写时要注意写一笔,轻轻转动一下再写,这样既让小学生还没有发育好的手指肌肉一张一弛,不易疲劳,又让铅笔尖保持圆滑,书写起来流畅,线条粗细一致,挺拔有力。
  
  三.书写姿势不正确的后果
  
  众所周知,坐姿不正确会导致近视、斜视、驼背等疾病的发生,而执笔不正确,最直接的后果是基本笔画不规范,书写质量的下降,手指发麻,手臂酸困。
  汉字的基本笔画为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在正确的执笔姿势下,大拇指、食指、中指都能最大程度的灵活。这样笔杆才能灵活,最后是笔尖灵活,再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写出有轻重缓急,挺拔有力,刚柔相济,收放有度的效果。反之错误的书写姿势使得手指僵硬,身体东倒西歪,写出来的字也就僵硬、东倒西歪,毫无美感可言了。
  
  四.针对错误的书写姿势的成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矫正
  
  1.对造成书写姿势错误客观因素的限制
  (1)要矫正错误的书写姿势,也要从源头抓起。也就是“正本清源”。教师和家长在最初教学生写字的时候,重点先放在写字姿势上,先把正确的姿势学到手再提写字的质量要求。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正确写字姿势要求的一贯性,一旦发现不正确姿势要及时督促其改正。家长也要密切配合,时常提醒子女注意写字姿势的准确性。
  (3)让每一位老师、同学、家长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从平时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每一刻做起。
  (4)全社会共同关注,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书写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地完成作业,提高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用正确姿势写字的良好氛围
  (1)可以发动全班同学对写字姿势进行相互监督。发现不正确的姿势及时指出,令其改正,让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没有发展空间和可能,这是一个很好实施的办法,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2)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培训正确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及正确的写字姿势,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和不良习惯,尤其要在坐姿和执笔方法上多下功夫,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因为写字姿势的不正确而造成的视力减退或脊柱变形等。写字必须从娃娃抓起,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每一位学生的写字姿势抓起,从而为提高每一位同学的书写能力而奋斗。
  (作者联通:810100青海省大通县桥头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翻开姜戎的《狼图腾》。这一翻,仿佛是翻开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翻开了游牧民族精神的殿堂,也翻开了以狼为精神图腾的民族最原始却也最睿智的文化根源。身在南方一隅,局限坝子河谷之中,从来没有真正想象过草原的辽阔和无际,更无法阅读那片土地上如狼一样的民族,以及比人类远远敏锐与彪悍的草原狼。  狼的生存,马牛羊的生存,人的生存,草原的生存,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与狼息息相关。狼人大战,斗智慧,斗精神,斗策略;狗
期刊
当今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成为热门话题之一。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因此,怎样上好充满神奇的计算机课是摆在每位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创
期刊
当学生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习题面前无法解决时,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现举一个例子作为佐证。  如图:在  △ABC中,AC=8,  BC=6,∠C=90°  现有⊙Q与⊙P半径都为1,两圆同时从A向C运动(圆心都在线段上),⊙P走直线段A→C,而⊙Q走折线段A→B→C。又设运动时间为t,且⊙Q与⊙P的速度分别为2和1,请问:  ⑴两圆何时重合且指出时间及位置。  ⑵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 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方面,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
期刊
苏轼,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艺术天才。  顺着苏轼诗文铺就的路,我尝试去走近苏轼。一路行来,我看到了这样一位古代文豪的精神世界。    一.满怀壮志豪情的苏轼    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一个“聊发少年狂”的苏轼刻画得意气风发。在这幅狩猎图中,词人“左牵黄,右擎苍”,豪情万丈,踌躇满志,“西北望,射天
期刊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常态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的背景下不断反思的话题。只有提高其有效性,才能使课堂教学朝着理想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实现常态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应明确如下几点:    一.有效性要求教师心中时刻装有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每课时教学内容及其目标。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更是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教师依据自己的理解所确定的目标外,还应该有
期刊
【摘 要】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关键词】积累 情感 素养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
期刊
一.要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