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叶落归根 让心灵回归真善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会做人。因此,找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思品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思品化,才能真正实现思品教学的实效性。
  一、 品德课应立足于学生生活,剖析源于生活的问题
  思想品德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生活和围绕生活,才能引导生活、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达到回归生活、知行统一、学会做人的目的。
  1.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细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我们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起点,准确定位,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贴得更近。正是基于这种以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我们在进行品德教学时要关注“即时”生活场景,拓展孩子生活。在教学《父母的疼爱》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具体说说平时父母是怎样疼爱自己的,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不出来,只知道父母给自己买好吃的、好玩的……肤浅的现象又怎能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呢?于是,我请学生回家以后仔细去观察一天24小时中父母都在为自己做什么;回忆父母疼爱自己的点滴往事,再来学习这一课。课堂上当我旧问重提时,孩子们不再沉默,有人听到了父母唠叨中那切切的叮咛;有的体会到了父母严厉的表情下蕴藏着的爱和包容……如果每个孩子都学会从生活中去捕捉细节,那么他们一定会对生活有不一样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反思生活
  会反思才会学习,人的自我反省能力对于品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学而》也提倡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不任性》一课教学中,孩子们都知道任性不好,可对为什么会任性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我启发孩子们从生活中的具体小事谈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自己任性的原因。经过一番思辨,孩子们明白了:任性一方面是家长惯的,另一方面是自己恃宠而骄。治病除根,是反思帮助孩子们找到了任性的根源。
  二、品德课应反映生活,成为生活的浓缩场景
  1、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反映生活
  课堂教学必须植根于生活沃土之中,才能盛开美丽的道德之花。如执教《地球在发烧》一课时,我用黑墨水倒入清水来演示水的污染,用课件再现地球变暖的现象,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危害,也就更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客观映射生活才能使学生在认知生活的基础上,站在高于生活的角度思考生活。
  2.活用教材,充实生活经验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与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的、流行的、有意义的、突发的事件有机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重组教材,把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链接”起来,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加油站”。如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对学生及时补充进行了爱国教育、民族教育、防震自救知识教育等。学生虽从未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但耳闻目染后感触不少,更努力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了学习。
  三、品德课应走出课堂,引领孩子们体验生活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在参与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春天的种植》时,课堂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于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近泥土,撒下手中紧握的种子,浅尝播种的喜悦。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我深深感受到体验生活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作用重大。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下品德课所追求的目标。无论教材如何改变,教法如何新颖,品德教学都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脱离了生活的课堂是无本之木,而将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品德课的根本所在。川流入海,叶落归根,将生活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品德教学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作者单位:江西省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期刊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太一样,以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来说,有的人认为,讲读课上,要多讲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作文就能写好了;有的人则认为,就是要让学生记住一篇篇谈文章结构的这种“式”、那种“法”,这样学生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套用了。这些认识做法看似有道理,可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阅读课上的讲练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再适当让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明白了:“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如何构建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课堂呢?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成氛围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走进课堂,就会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支配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教学。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ump area on lasing modes in an active random medium.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a real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期刊
广泛的阅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宝贵经验,它的重要作用也是被无数实践所证明的。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在145万字以上)。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对接,使学生“得于课内,益于课外”,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思考与研究的。  1.抓好课内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and rms formalisms a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emporal and spectral profiles of sub-15 fs laser pulses.
期刊
一、情境导入型看图导入。如:如教学《荷花》时,可以直接出示荷花挂图用导入语导入。绘图导入。如于永正老师教《惊弓之鸟》先在黑板上画出弓、弦、箭。用音乐或歌曲导入。如
期刊
期刊
种植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种,适当期早播,采用窄行距和扩大群体密度,施足肥料,必要时辅以灌水,并使用药物防止因养料、水不足和病虫害所引起的植株倒伏,可以获得较高的玉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