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简答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 五年跟踪,探寻规律
  (1)考点内容稳中有变,不回避常考点。五年考题中考点内容高度集中在农业、工业、城市区位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几乎是不变的主题,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不回避常考点,这是“稳”的表现。但从2013年开始就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增加了对某一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2)考查知识模块稳中有变,倾斜中求平衡。人文地理占主导地位,2013年开始有一点变化,人文与自然的比例是4:1。而2014年人文与自然平分秋色,倾斜中趋向平衡。
  (3)设问稳中有变,打破固定模式。设问形式基本以原因类、措施类为主,设问形式有问题列举类、判断类、特点描述类。2014年4个简答题加上2个填空题全是清一色的原因类,打破了固定模式,令备考的师生有点意外。
  (4)考查区域稳中有变,选择中有玄机。五年的高考简答题都是以世界和中国的某一区域为背景材料来设问的,这是保持不变的命题方向;但是考查的区域年年在变,范围在变,地点在变,如考查的世界区域范围在不断变小,从全球到某大洲局部再到某一国家或国家局部,2014年考查的是两大洲交界处-黑海周边地区,区域定位难度有所加大;中国区域都是以局部小范围为主,地点由西部地区考到了东部沿海地区。热点区域或热点问题所涉及的周边地区容易成为命题者猎取的对象。
  二、试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1. 夯实基础是提升能力的基本保证
  地理简答题虽然是考卷中难度较大的部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初看起来有点高不可攀,其实,其答案要点也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规律等的理解与运用上。例如,五年高考简答题考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城市区位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等主干知识点上,如果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最起码要牢记影响农业、工业、城市等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产生的关联要素,有什么分布规律,等等。
  2. 强化能力培养,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审题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规范表达的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具备了上述能力,那么在考试中就会从容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甚至陌生的难题了。例如,2014年高考40题第(3)问“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西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8分)”分析过程:第一步,审题,问什么?有几问?通过认真读题可知该题有两个问题:①分析黑海盐度较大西洋低的原因;②分析黑海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的低的原因。第二步,确定考点,联系、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的相关因素,与海水盐度相关的主要因素有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径流、洋流、结冰与融冰(高纬度地区)、海域封闭程度等。第三步,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包括区域定位),找到知识、原理与材料信息的对接点,筛选出有效得分点。如读图获取信息:①根据经纬度及地中海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偏西部的地区,靠近地中海,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带的影响较明显,降水多,蒸发少——与“气候”要素对接;②图中陆上有大量的河流注入黑海——与“径流”要素对接;③图文结合可知“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说明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水体交换少——与“海域封闭程度”要素对接;第四步,联系生活常识,知识迁移:由“水与油分层现象”迁移到“海水盐度的垂直分层现象”——盐度高的海水密度大,下沉;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小,上浮。同时表层海水容易受到雨水和入海径流的稀释作用,从而形成“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的现象。第五步,组织书写答案。有条理,分要点;言简意赅,用地理专业术语规范表达即可。通过以上五个步骤,考生就不会无从下笔或答非所问或漏答一问了。
  当然这些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一点一滴地培养、积累;更不是挂在嘴边喊喊口号就行的,学生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并动手落实到笔纸上,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做下来,最终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的。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品味作品文化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
仇保兴主持开幕式郑坤生左定超等出席本刊讯近日,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开幕式,中国建筑节能协
幼儿园文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是多重的。因此,提高幼儿德育效果,要重视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一、善于在营造有归属感的物质文化环境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既是幼儿园教学教养活动的场所,又是幼儿园独有文化特征的体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刺激和影响是具体而又直接的,幼儿从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为孩子营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随之产生大量垃圾及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成为困扰群众生活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垃圾与垃圾桶的关系,以“创意垃圾桶”为主题展开调查研究。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让学生尝试设计新颖有趣的垃圾桶,并在桶身上设计广告词,引起人们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共鸣。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的新知都是旧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审视整套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找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有效的迁移,使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知
<正>~~
期刊
齐骥叶如棠毛如柏周干峙车书剑等出席并讲话本刊讯中国建筑创作该往何处去?如何走出"千城一面"的怪圈?怎样借鉴而不照搬西方经验?近日,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建筑创作方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重点,创新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依据研究的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和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探求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
前不久,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计算机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勘察设计院云计算技术应用体验暨设计与管理一体化前沿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中国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