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重点,创新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依据研究的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和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探求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思维广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
  1.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翅膀自由飞翔
  首先,要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以课本为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转换角色,转变观念。
  其次,教师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发散学生思维为根本,保留学生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
  第三,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开展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可设立学习小组,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组操作,优势互补。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同时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敢于质疑,善于吸纳合理见解,从而在快乐的学习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 夯实知识和方法,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翅膀有力量有方向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会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有如下一些途径可选用:(1)边边边;(2)边角边;(3)角边角;(4)角角边;(5)斜边直角边。
  3. 循序渐进,紧扣生活,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翅膀快乐飞翔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带着高涨的情绪学习。例如:在归纳同底数幂乘法公式时,笔者先出示102×103让学生思考,有不少学生写成:102×103=100×1000=100000。于是笔者进一步提示,将结果化成乘方形式,计算过程还有其他方法吗?由于有乘方意义为基础,学生很快就写出:102×103=(10×10)×(10×10×10)=105;接着笔者又问若用字母m、n分别表示指数2、3得到10m×10n,又如何计算呢?
  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让学生不断品尝学习带来的“甜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 转换思维角度,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翅膀拨云见日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中重要一点是克服思维定势,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例如,充分利用公式的正向使用与逆向使用;定理与逆定理的运用,如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方法中的反证法,代数方法或几何方法等。
  5. 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翅膀越山掠海
  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寻求多种解决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进而挖掘问题的内在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点带面的效果,可以开拓视野,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6. 激励学生“联想、猜想”,让学生的发散思维翅膀飞越新天地
  在解决问题中,联想是一个重要方法,通过从一事物想到相关联的事物,由一个概念想到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的思维过程,有效完成从问题的起点到问题的终点的连接。借助联想手段,寻找思维的突破口,以此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爱因斯坦说过:“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却需有创新性的想象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多侧面、多层次去探索问题,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为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提高中国建筑师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发起的“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推介活动于近日公示候选名单。
廉政建设关键在于深化改革,特别是民主政治的改革,建立反腐败的制度,建立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制。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行政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很
期刊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的。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品味作品文化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全面建设小康
仇保兴主持开幕式郑坤生左定超等出席本刊讯近日,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开幕式,中国建筑节能协
幼儿园文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是多重的。因此,提高幼儿德育效果,要重视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一、善于在营造有归属感的物质文化环境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既是幼儿园教学教养活动的场所,又是幼儿园独有文化特征的体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刺激和影响是具体而又直接的,幼儿从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为孩子营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随之产生大量垃圾及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成为困扰群众生活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垃圾与垃圾桶的关系,以“创意垃圾桶”为主题展开调查研究。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让学生尝试设计新颖有趣的垃圾桶,并在桶身上设计广告词,引起人们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共鸣。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活动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的新知都是旧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审视整套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找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有效的迁移,使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知
<正>~~
期刊
齐骥叶如棠毛如柏周干峙车书剑等出席并讲话本刊讯中国建筑创作该往何处去?如何走出"千城一面"的怪圈?怎样借鉴而不照搬西方经验?近日,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研究中国建筑创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