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现实,阐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访吴晓明教授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晓明,1957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8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于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其他文献
在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上,甚至在现当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卢卡奇的理论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他后来如何进行“自我批评”,他仍然被公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新范式的奠基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当之无愧地被安排在这个位置上呢?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的气候危机与环境政治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问题意识与关注对象有了很大变化,逐渐从学科兴起以来占据支配地位的宏大叙事的话语模式与规范伦理的理论导向(如人类中心论、非人类中心论、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转向具体的环境问题与事件及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的分析与解决。这一应用转向是理论深化与学科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后现代哲学背景下,欧洲近代以来“天赋人权”的现代人权理论、区分敌友的政治理念、主权或至权观念,所有这些,在什么意义上获得了实质性的修改与补充呢?德里达最后两年的哲学讲座正涉及了这些话题,对人性、人权、政治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值得后人反复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工程伦理作为一种职业伦理或实践伦理,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规范来达到“一个有限的伦理目标现实化”。然而,“任何一种‘应该’都有可能是不应该的”,工程伦理中大多数规范限于一般性措辞,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解决一切实践情境中的问题,且当不同的伦理理论应用产生的“行为伦理准则”中不同条款之间发生冲突时,又会出现其他的不确定性,导致伦理困境的出现。
毋庸置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实在论批评和拒斥洪流的延续,滥觞于20世纪中后期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因其所涉领域的广泛性、问题的复杂性和观点的多样性而构成了当代哲学言说中的主流话语。就英美哲学而言,诸如蒯因、普特南、达米特、库恩、罗蒂等当代著名哲学家无不有所涉及。作为“彻底相对主义者”的纳尔逊·古德曼在其著作《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中,
当一个句子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句子的组成部分时,其预设能否升级为这一复杂句的预设,成为复杂句的预设的一个部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预设的投射问题。预设的投射问题是预设研究中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也是逻辑味最浓的一个问题,逻辑学家对这一问题通常是从三值逻辑的角度来解答的,本文将揭示这种解答路径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已有的从三值逻辑的角度给出的解答事实上混淆了“复合命题的预设”与“复合命题在哪些情况下有确切的真值”,因而解答的不是投射问题。
哲学史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同时,哲学史又是“思想英雄较量”的场所,正是在这种“思想英雄较量”的过程中,哲学显示出“整体的生命”,成为一个“真理的王国”。问题在于,哲学不仅是一个“真理的王国”,而且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在这个问题的王国中,最折磨哲学家耐心的问题就是:哲学的本性是什么?哲学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用一位日本哲学家的话来说就是,对哲学家来说,最恶毒的问题莫过于问他“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何在?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曾被马克思誉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被黑格尔誉为“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的光明”和“人的本质的自觉”。但是,在中国现阶段,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哲学不仅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远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被严重地疏远化和边缘化了。这种状况的存在有其主客观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自从诞生时起,就一直和唯物史观纠结在一起,很难从内涵上对它们做出明确的区分。这种状况不仅导致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称谓上的混乱,而且直接影响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立研究,以致它深藏的许多秘密直到今天都没有揭示出来。由于历史唯物主义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这就遮蔽了一个重大史实: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者。恩格斯在世的时候,总是把创立马克思主义归功于马克思一个人,说马克思是天才,
20世纪初,随着西方逻辑思想的不断传人和《因明大疏》的回传,在杨文会、宋恕、太虚和欧阳竟无等先生的努力下,一度湮没的因明开始在中国复苏,并涌现出一批因明专家和学术论著。为了缅怀因明前辈的历史贡献,研究因明著名专家的学术思想。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杭州佛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暨虞愚先生贵州大学讲学70周年纪念会于2012年7月15—16日在贵州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贵州等地的代表60余人参会,并交流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