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结合,让幼儿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_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手机的影响,信息呈现碎片化趋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读书、看书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如果幼儿忽视了读书这一种认知方式,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一、阅读对于幼儿的意义
  1.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能力、倾听能力、表述能力,还包括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早期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专注的良好习惯。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想象力、理解力、概括力等是幼儿的智力表现,而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引导,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3.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早期阅读的某些特质能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教师通过开展早期的阅读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4.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师开展早期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生活中,阅读能让幼儿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加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点滴;阅读能让幼儿的内心不断地收获成长,让幼儿拥有不易撼动的信念和坚实的内心;阅读能丰富幼儿的人生阅历和内心体验,让幼儿受益终生。
  二、教师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1.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在充分感受书面语言后,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和探究,获得认知上的良好体验。这样一来,幼儿能感到情绪愉快,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师可以把教室相对安静的区域设为读书角,周围贴上温馨可爱的图画,摆上舒适的靠垫。读书角里面有序地摆放着班里所有幼儿提供的大量书籍,书籍均是幼儿们平时在家喜欢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书本里的内容。
  2.精选书籍,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读书角的图书必须是精挑细选的,要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思维性,并且适合幼儿阅读,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应联合家长,作为幼儿阅读的引路者,鼓励和帮助幼儿阅读图书,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深入书籍,并与幼儿开展情境表演,将阅读内容立体直观地呈现出来。
  三、家长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所以培养幼儿的閱读行为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如果家长不喜欢看书,极少给孩子讲述书本上的知识,就会给孩子树立反面榜样。对于家长来说,阅读并不是单纯地陪孩子读书,而是与孩子一起阅读,享受儿童文学的美,享受亲子相处的趣。每一本书、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所以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对于幼儿早期阅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以身作则,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应该每天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写字、朗读、看书,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另外,睡前故事可以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阅读环境,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家长应该让孩子充分想象,并在孩子听完故事后提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以便加强孩子的记忆。
  2.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如孩子看完书本上的故事后,特别是历史典故或成语类的故事后,家长可以让他们看一会儿与之相关的动画片或视频。如当孩子看完徐庶进曹营的故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看关于三国的电视片断。通过电视和书本的结合,孩子能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个故事。
  3.让幼儿主导阅读的过程
  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一定要先爱上阅读。在观念传递上,父母要摆正心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明白阅读的目的就是让温馨充满心灵,让书香弥漫家园;与孩子一起阅读,是为了与孩子一起成长。此外,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让孩子提问,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急于教导孩子辨别是非对错。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需要日积月累,教师和家长只有通过点点滴滴的陪伴,才能帮助幼儿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让学引思”模式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引申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这种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能提升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的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让学引思”模式 初中地理 运用  “让学引思”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全新尝试,对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正确指引教学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高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此,笔者从多方面分析了在小学数学应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期望给予教师提供参考。  一、合理划分学生,体现个性差异  划分学习层次是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首要步骤,所
摘要:在现代初中教育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改善课堂环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情境 创设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  一、革新教学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识字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应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就必须革新教学观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当前,各级税务机关面临转变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税收治理能力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而探索和创新税务干部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课题。  一、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国税地税征管体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中职生了解到情绪的含义、成因、特点,以及如何合理有效地调控情绪,启发中职生学会观察他人的情绪和换位思考,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1.认知行为特点  本次授课班级为2018年美术设计1班学生,共计25人,一些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不喜欢死记硬背和说教,他们有热情,好奇心和好胜心较强,爱上网,爱玩手机,喜欢关注朋友圈,且精力旺盛。  2.
摘要:本文立足高职电工电子教学活动,分析了行动导向教育模式对高职电工电子教学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有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选择。  关键词:高职 电工电子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遵循“先做后学”的基本原则,强调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的相互配合,注重所学专业知识在教学环节的应用。在行动导向理念下,学习任务只是导入教学目的的载体,学習模式才是开展活动的手段。教师借
摘要:本文介绍了SQ3R英语阅读策略的五个步骤,分析了SQ3R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案例,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SQ3R;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SQ3R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步骤  1.Survey  拿到文章时,学生不宜立即进入逐句阅读,而应先阅读章节、标题、副标题和其他突出的特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预测、整合,从而尽快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换而言之
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学校越来越关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思辨性阅读教学对策,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 策略  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着重发掘文本中被忽略的语言训练点,构建较为丰富的语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