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经验谈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初中教育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改善课堂环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情境 创设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富有趣味,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在创建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贴合英语的语言环境,注重展示英语的文化背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英语能力。基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创设良好情境对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延伸到教育领域,且广受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引入课堂的手段变得更为丰富,有效推动了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转换;第二,多媒体具有丰富学生视听信息的功能,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多媒体技术能为课堂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教师首先可以在幻灯片上出示一组机器人图片,这些图片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学生浏览图片的时候,教师趁机引导他们进入教学主题。
  教师说:“Look at the picture,Do you know what this is ?”
  學生说:“Robot.”
  教师说:“So,can you image in how will the world be different in the future ,100 years from now ? Will everyone has robots ?”
  学生说:“Yes! people will have robots in the future.”
  教师说:“But what will the robots do?”
  接下来,教师可播放一小段视频,带领学生观看机器人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机器人产生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课文知识产生学习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开展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是一种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订一些能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收获到英语知识。
  如在教学《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玩“猜猜看”的游戏。教师通过描述一名学生的外表特征和性格特点,让学生们猜一猜这名学生究竟是谁。接着,由一名学生介绍、描述其他学生的外貌和性格,让其他学生来猜。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能为课堂增添活力,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其次,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用英语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并且能够熟记thin/short/fat large/well built/giant/long straight hair等描述外貌的单词和词组,以及熟练运用They’re medium height.And they have short hair/He’s heavy and he wears glasses等描述外貌的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游戏教学创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队进行角色表演,从而创建一个活跃、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演,展示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他们敢讲英语的信心和能力。如根据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学生可以表演打电话、问路、点菜、购物等日常交际活动。当学生进入角色中,体验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际,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情境可分为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但是教学情境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些,且并不是所有教学情境都适用于课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创建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裴慧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学周刊,2017,(11).
  [2]侯继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浅谈[J].学周刊,2015,(4).
  (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将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是将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数学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途径,旨在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数学 数学文化 路径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学生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具有情绪上的问题。班主任需要细心疏导小学生的情绪问题,让学生能够宣泄出来,之后班主任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本文从认真倾听、适时隔离、平等对待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班主任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学生情绪 调节方法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令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科学文化、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个全面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相对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小学义务教育提出了以下要求:“以综合课堂为主,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整合,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主题式课堂实践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小学语文主题式课堂实践的改进路径,以期更好地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主题式课堂 问题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课堂实践存在的问题  1.课堂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较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本文论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知,促使学生敢于直面困难、战胜困难,进一步强化与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分析了影响学生心理挫折的因素,并制定了一系列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新型教学模式,创设全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新样态。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一、遴选生命新素材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教师要把握生命新素材,将生命教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丰富和充实生命内涵,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念。  1.保护生命  保护生命是人的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据较大的比重,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益,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重要的实践内容和努力方向。本文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以期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教学,初中生更好地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个性天成,兴趣使然  因为阅读需要长期集中注意力,所以让阅读变得易于接受和富有魅力是当务之急。好奇和求
摘要:翻转课堂是当下高校各专业教师努力尝试并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创新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翻转,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育符合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基础日语课程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随着国际化发展的深入,日语成为中日文化交流
摘要:“让学引思”模式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引申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这种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能提升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的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让学引思”模式 初中地理 运用  “让学引思”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全新尝试,对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正确指引教学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传统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高要求,教师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此,笔者从多方面分析了在小学数学应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期望给予教师提供参考。  一、合理划分学生,体现个性差异  划分学习层次是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首要步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