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它以丰厚的内涵吸引着一批批投身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使课堂变得华而不实。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本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法表达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辩证地看,“简”化了的课堂,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会文,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艺术,力求通过“简约”的结构使教学达到不“简单”,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把课的简约主要落实到教学内容的简约和教学结构的简化上。内容的简约,就是突出教学重点,把教学目标定得集中一点,这样可以抓住关键,避免无限制的拓展。在执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的课前谈话简洁明了,我和学生聊起了自己家乡的冬天。哪个孩子会不熟悉自己家乡的冬天特色?接着,我便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济南,“说到济南的冬天,那还是真有一番新景象,让我们随同老舍先生架起的摄像机一同去感受那儿的魅力吧!”这样简洁的课前导入,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堆砌辞藻,却染上了语言的真情味。
  二、允许缺憾,体现本真
  完美精妙、天衣无缝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我们无法否认,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每节课后都不可能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出错的地方。”人们常把课堂教学称为艺术,艺术本身就不可能完美,而这种不完美、这种缺憾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课堂中“放弃完美”并不是不要“完美”,而是让学生尽情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因为有了这些缺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不失本真,才会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教学《行路难》一诗时,我告诉孩子们古诗词有它自己的韵律,有平仄之分,随后我就伴着音乐给孩子们示范吟诵了一遍,孩子们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也想来试着吟诵一遍,我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孩子们依葫芦画瓢,摇头晃脑地读起来,可能是他们较少接触诗词,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很自然,有一种做作的感觉。虽说这是朗读上的缺憾,但我也尊重他们的这种体验。然后通过教学,学生领会了诗的意思,读起来才精彩纷呈,学生经历了从拙劣到精致的过程,展示出学习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的本真。我们不必藏起拙劣,只露精致,哪怕是公开课也是一样。
  三、留下“空白”,注重意会
  语文教学允许留有空白,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但也有它特有的局限性,过多的表白会弄巧成拙,把本来很清楚的事物越说越糊涂,甚至离题千里,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读讀相关语句,自己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情意。孩子们读着父亲艰难买橘的语段,理解更深刻了,这里教师有意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理解,比泛泛而讲要有效得多。
  语文课堂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繁华落尽见真淳”,希望语文课真正做到要回归生活真实,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欢乐,体验到蕴涵在文字间的智慧。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平面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多层次立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课堂活
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IDC)自1949年首次报道,直到1967年才对扩张性、肥厚性、限制性心肌病有一个较清楚的概念。早期的病例报道主要基于临床发病、胸片、心电图、血管造影或
要判断学生的音乐素质,听力、节奏感、歌唱等都是必不可少要考虑的方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这些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就听力而言,少年时期的聂耳,听过的曲子过耳不忘,瞎子阿炳无疑也是靠听力进行创作和演奏的。因此说,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契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听力训练,是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听力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1.辨琴语。这属于常规性的听力训练,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就要经常进行辨
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的规律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进入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历史现象虽然纷繁复杂,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共性,人们可以通过知識的积累和情境的设置,从枯燥的史实、概念中推理、论证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础。没
已有研究人员表明,草莓可以通过提高血红细胞对活性氧的耐受力增强血液的抗氧化能力。来自12个健康人的血液样本研究显示,每天吃500 g新鲜草莓后,在4、8、12、16和30天后,血
下岗失业人员的档案中,详细记录了该员工的职业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工作业绩、业务能力以及品德作风等各种信息资料.通常情况下,下岗失业人员的档案都是由当地的劳动就业部
摘 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对体育教育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在体育教育中实践应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尊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本主义体育教育氛围。  关键词:“人本”思想;体育教学;学生发展    “人本”思想是指:从人的本体出发,围绕着人所进行的思考。体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体育课堂的主人是学生,那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旺,系于教师。因此优化教师的素质,是教师立足新世纪教坛、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一张特殊的“从业资格证”。  一、完美的道德情操:爱心与公正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爱博大无私、深沉久远,是一种崇高的感情。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的。因此教师的爱应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上,它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努力以高尚的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获取生物学知识与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几年来,我县中学生物教学适应形势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4月中旬,我县高中生物中心教研组在卢龙中学观摩了一节教改公开课,执教者为黄炳娟老师,教学内容为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一节。基本教学特色是利用角色异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摘 要:笔者针对我国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时内容浮于表面、难以深入主题的问题,通过对瑞吉欧方案活动中影响幼儿深入主题探索的因素分析,为我国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瑞吉欧;方案活动;主题探索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以下的评论:“完成这些作品的肯定是天才儿童,在我们幼儿园肯定不会发生……”“老师一定做了很多工作,要是让他们自己做一定不太可能……”有关瑞吉欧教育的交流和展览常常使我们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