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從几个方面具体探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字: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基础是解题的关键和依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扎实的基础,解题能力只是空谈。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等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是进行推理、判断、演算、解题的依据。因此,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的形成过程和推理依据,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让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所以,要把已经学过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整理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为了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我们还得做相应的习题。学数学是没有捷径的,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当然,题目做得多也有若干好处:一是熟能生巧,加快速度,节省时间,这一点在考试中时间有限时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利用做题来巩固、记忆所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形成良性循环。但我们并不提倡搞“题海战”,而是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老师在选例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典型
  性,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同时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注重基础。注意对选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真正做到“会一道题,会一类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切勿“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的知识才会更久远、更牢固、
  二、有目的的进行大量的习题模拟训练
  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学习题,使学生大量的解题,在做大量习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就会总结不同类型习题的解题方法,对各种类型习题的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学生每天应该多花一些时间进行习题练习,努力找出每道习题的解题技巧做到孰能生巧,长期下去学生的解题能力会大大提高.在解题过程中也要不断巩固所学的概念公式并积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数学解题过程中,总结更多的解题技巧。在每次数学考试过后,应该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对出错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总结经验避免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学生解题的广阔性
  由于数学知识纵横交错有机联系,解题方法灵活多变,也由于各个学生站的高度不同,思维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在强化常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的条件,有意识地去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探讨其他的解题方法,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探求解题方法,使他们的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同时,每一种解法可能用到不同模块的知识,这样可以复习相关知识,掌握不同解题方法,同时每一种解法又能解很多道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然后让学生比较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选择一种最简捷,最合理的解法,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索解题的过程中,复习有关的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运用有关的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法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做好每一道习题的过程中都能进行多元思考,全面把握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解题兴趣,给学生以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纵横联系和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四、提高学生数学思想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其要求学生思维的求异性、联想性、积极性与广阔性。教师应当遵循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一,教师要维持课堂气氛的轻松与活跃,逐渐培养即合作又竞争的班风,给学生创造便于开展思维活动的课堂环境,逐步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内在潜能;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选取一些开放型题目,传统的题目特点是明确给出条件、答案唯一、并且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比较固定,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 放型题目相比于传统题目而言,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固定,答案不唯一,这就留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分析、比较、综合、联想,展开,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推理假设,最后做出解答,解题过程锻炼的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的能力。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改变其定向思维,要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以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开放型题目的选取。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强烈的创新意识为前提的,其通过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运用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对已知的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新的思想或理论观点的一种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其不会离开其他思维方式而独立存在,各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并相五促进的关系,因此培养其他思维方式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基础,教师可不必过分最求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如果课堂上对学生其他思维方式都达到预期效果,则对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结语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习题解答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概念和公式寻找解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老
  师应该规范学生解题步骤的书写,为学生提供典型的习题,举一反三,使学生在做大量习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解题技巧,用简明的解题思路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应该积极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叔仁. 论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 职业 2006年S1期
  [2] 丁琳. 反证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 2006年12期
  [3] 刘三红. 例谈数学解题的顿悟[J].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0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激活课堂,变“灌”为“导”、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常识用多种方法学习,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一直在强调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两方面都要从具体的教学策略中体现出来。
摘要:低年级建筑设计课中,学生因专业知识薄弱容易在学习上陷入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探讨了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意义,以及教师在课程中如何理清教学思路、选用合理教学形式与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 低年级 主体性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1 课程中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体现在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笔者认为低年级设计课应该由教师主导,但要以学生主体性的实现为目标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作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新品种的培育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对不同株型、花色和花型的莲品种进行杂交育种
摘要:新课改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做出了很多调整,对于新时代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体育是新课改中更加重视的课程,体育教学只有在新的背景下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探讨体育教学如何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一、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新课改
松树是四川省林区的主要树种之一,既有大面积的天然林,也有范围广泛的人工林。近年来,松落针病在四川林区普遍发生,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作者对省内主要松树林区的松落针病病情进行
摘要:鉴于现阶段高校正在探索的自主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元化的高校管理模式。将导师制纳入本科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成长的关注,并且将企业管理模式与科研创造环境融入高校学生生活,以期达到高校学生“市场化”、“科研化”的全方位健康成长。  关键字:自主管理 多元化 导师制 企业渗透 科研融入  【中图分类号】G724.4  作者简介:彭威(1978-),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
【中图分类号】G434  翻转课堂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什么是翻转课堂呢?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倒置传统的教学流程,让学生晚上在家学习第二天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内容,课前的疑难点通过小组帮助和老师指导得到解决。它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山区学校,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使用录制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和讲解给课堂缺席的学生。  现在翻转课堂在美国愈来愈得到学校认可
摘要:在我国的初高中教学当中,由于初中物理进行课程改革的时间和高中物理进行课程改革的时间上存在了一些差异,这就使高中的物理与初中的物理在衔接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初中和高中物理的衔接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的要求,在
摘要 在幼儿的教学课程研究中,儿童作为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从而实现新的儿童观、教育观的落实,推进儿童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 幼儿课程 幼儿主体性 能力发挥  【中图分类号】G610  1.研究儿童行为的意义  幼儿课程理论的根本是幼儿课程的价值取向,而课程的价值取向首要表现在课程中含有的教育理论和所反应的教育目标上,所以说课程作为教育理论与
摘要: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向数学课堂要效率,也就是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这样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做到每节课都要有重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多元化;重点;课堂氛围;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6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教学,给我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