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个人信息民事管辖问题研究——基于2018-2020案件实证剖析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2020年涉及电子商务平台个人信息泄露的民事管辖裁定显示,法院对该问题的认定两极化,结果分歧较大、同案不同判己成突出问题,严重打击个人信息主体的维权积极性.本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剖析管辖分歧的根源,发现其来源于三个法律争议:平台用户协议能否构成关于个人信息的有效合同,如何解读宽泛约定管辖条款的涵盖范围,以及出现侵权、约定管辖竞合时的优先适用顺序问题.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类案可以发现,最高法倾向于认可平台服务协议及约定管辖条款的效力,但对约定管辖的适用范围解读持限缩谨慎的态度.因此,涉及平台个人信息的管辖裁判,应当在深入厘清争议焦点的基础上,立足于用户协议、管辖条款本身,防止一刀切式的否定或适用.
其他文献
清代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绵延久远,有赖于母教对诗书经典和家训、家风的传递.冯氏母教主要包括文教(诗书教育)和德教(品格教育)两个方面,“家”是母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孝”是母教所期望于儿辈的核心品质.影响所及,冯氏家族诗文中多有思母、忆母和节孝主题,而“善良品格”和“牺牲精神”是冯氏母亲形象的共性,表现出很强的模式化特点,反映了母教所负载的家族文化、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共同影响.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既是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关键途径.山西省的传统节日,依岁时时序分布的特征较为明显,蕴含着中原百姓深厚的家国情怀、根脉意识、生态观念与奋进精神.但随着现代化跃迁与城市化加速,传统岁时节日的社会功能有所减退.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赋予山西传统岁时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促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弘扬地方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效举措.
先秦时期的诗歌在体式上是四言、五言、杂言和骚体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周代以观风为目的的采诗、呈诗、献诗活动以及在仪式咏诵、雅言翻写等运行机制中,诗歌逐渐齐言化.四言体逐渐成为经集体确认的一种正统、规范和普行的主流体式.先秦诗歌体式多元并存的格局以及逐步齐言化的趋势与先秦诗歌生成的文化环境及其运行机制密切相关.
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与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都呈现了“老年”和“青年”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叙事逻辑上却完全不同.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借展现作为经济人的青年农民小木匠与代表乡村传统秩序的老木匠的冲突,讨论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逻辑能否并行不悖这一问题,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必须面对的难题.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发表于王润滋《鲁班的子孙》之后,小说通过青年王才与老年韩玄子的冲突,使我们看到王润滋所担心的难题不复存在.“市场逻辑”“发展主义”在文本内部得到逐步无意识的确立,这种“纳入”和“确立”一定程度上是以破
山西电影文化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山西电影文化产业现状的观察与分析,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影响山西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优势和机遇进行梳理,并对制约山西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和潜在威胁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明晰山西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为山西电影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
阿尔都塞晚年基于对本质主义和目的论的反抗,提出了偶然相遇唯物主义思想,用“偶然”和“相遇”的结合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时代背景下的新的理论阐述.在其晚期文本中,“虚空”“偶然”“相遇”都成了他理论思考的关键词.“虚空”是原子赖以存在的环境,是意识形态的场域;“偶然”是反对传统历史观的宏大叙事,驳斥对于必然性的一味强调;“相遇”则是事件联结的前提条件,是历史发展的扉页.阿尔都塞对偶然相遇唯物主义思想的建构,受到西方古典哲学的启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后马克思主义的非同一性、多元性、差
戊戌变法时期,李端棻在支持维新变法所参与的一系列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碍.通过对李端棻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述可以发现:李端棻在复杂情境下上此折,对当时维新改革和教育进步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此折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
科学和人文都是文化宏观体系下的重要构成部份,科学人文共同体一词描述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彼此贯通的一种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人文共同体历经了由合到分再到重新融合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文明到18世纪末,是科学人文共同体的萌芽阶段,科学人文共同体统一于“哲学”这一理念中;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和“两种文化”概念的提出,让科学人文共同体出现裂痕,呈现出唯科学主义的单极化趋势;20世纪中期至今,因当代的学科融合以及跨学科趋势的发展,科学和人文价值论、方法论等方面的一致性日益突显,因此,
悲剧意识是人对现实悲剧性的理性把握,在暴露困境的同时又加以弥合,最终指向正面价值的建构.《楚辞·卜居》开启了士人借卜居寄托情志、表现悲剧意识的文学传统.杜甫自华州弃官而流离陇蜀,在悲世与藏身的主题上兴起强烈的悲剧意识,草堂以幽僻之地、懒拙之人、诗酒之乐等鲜明特征安顿其漂泊生命,成为消释现实悲剧感的诗意象征.缘于“国身通一”的仁者精神,杜甫并不能安居草堂彻底解决其精神生命的最终安顿,而以“一世之羁人”的形象,在穷愁漂泊的悲剧命运中展现出士人造次颠沛不违仁的悲剧精神.士人“游”与“居”的生存悖论,应该成为我们
吉祥文化深刻地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情感和信仰观念,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也镌刻在中国人的基因中,饱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植物纹样是吉祥文化的表征符号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宗教情感、伦理情怀、审美取向和民族品质等丰富的内涵.以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上的植物纹样为例,窥视纹样表征的中国吉祥文化内核.植物纹样表征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作.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纹样的艺术传承方式和艺术内涵本身的兼容并蓄,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大气与包容,是我们必须要弘扬的民族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