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 基础性 生活性 综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淡化传统试题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监控、导向、激励、促发展的功能,以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改革服务。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孕育人性——让命题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考试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体现生本思想和人文关怀。
  【典型试题举例】
  一是以设计卷首、卷尾语等形式提醒学生,把关爱融进试卷,让真情充满考场。在卷首写下:“同学们好!快乐的假期生活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共同收获本学期的成果吧!”在卷尾写下:“一份完美的答卷即将诞生,是不是再检查一遍?”
  二是题目充满情趣。在进行考试命题时,我们应力求使试题有新意、有特色;题目的语言风格要活泼、充满情趣,让学生有新奇感,如“火眼金睛”“当回小法官”等。
  三是语言表达尽量采取第二人称,以启发、鼓励的语气,让学生倍感亲切,如“请你帮下面站错位置的句子重新排队,如果帮它们排对了,就送你一个满分”。
  在试卷上出现一些友情提示语和鼓励的话语,能提高试卷的亲和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氛围,让考试成为学生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夯实基础——让命题落实语文双基
  
  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立足文本,夯实语文“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来命题,正确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语文“双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基本能力。
  【典型试题举例】
  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音、字或词。
  1.夹(jiā jiá)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cēn cān)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2.四川大地震是恐(怖 布)的,但人们更多的不是(抱 报)怨,而是坚强。
  3.大灾过后,最容易引发疫病(传播 传染)的时间是灾后10天到一个月,各部门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病的出现与(传播 传染)。
  学生平时说话时发错字音,在习作中写错字或用错词的现象增多,这与训练不扎实有关。此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音、字形或词语,更重要的是要向教师、学生传达出一种信号:新课固然程要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但并不是就不抓“双基”了。
  
  三、链接生活——让命题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
  
  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毕业试卷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试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倾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
  【典型试题举例】
  阅读“止咳灵说明书”,完成练习: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1)文中“本品”指______________。
  (2)标题上“止咳灵”是一种______________。
  (3)文中“服用”与“食用”都含“吃”的意思,但“服用”用于______________,“食用”用于__________。“甲鱼的_______价值很高”这句话应选哪个词?
  (4)“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八岁的许桐咳嗽了,她每次应该吃_____片。
  (5)吃止咳灵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试题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让生活走进语文、用语文描述生活的新理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综合——让命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努力通过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典型试题举例】
  仿照例句的样式接着往下写。
  例如: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大地;
  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题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是学生要善于观察,把握大自然的季节特点;二是要观察、揣摩,大致了解例句的结构特点;三是要能用简洁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季节的特点。这里,既有知识层面,也有能力层面,在答题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
  此外,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还要关注命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责编 侯艳星)
其他文献
语文学业评价就是对学习者学习语文的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过程。对于学习状况,我们并不简单地理解为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它还应该包含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同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还应该包括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表现。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学业评价呢?  一、调控温度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每一个人在学习过
“排排坐,分果果”式的课堂里,学生横成行,竖成列,教师站在讲台上面,掌管“分果”大权,精疲力竭地进行“填鸭子”式教学。正所谓,“排排坐,分果果,好的饱,差的饿”。这种单向的传授方式,一味追求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特别是不能发挥认知水平较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平均,走向平等;必须打破等待,走向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生活实践,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师要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到现实生活中来,在实践中丰富感性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为此,本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认为,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等。因此,
当前,每一位置身于课改实践前沿的数学老师都能轻易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了,我们的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了,我们的学生敢与老师争论了……这种种新变化,令我们每位老师倍感欣喜。然而,掀起这些华丽的面纱,我们却要问: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牢固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解答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由于家庭遗传、社会环境、自
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对于这些错题,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埋怨或简单地纠错,而应该认真分析,追根溯源,巧妙利用学生出现的错题资源进行引导,让学生从错题中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一、巧用“错误”,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是学生可以出错的地方,学生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苏教版第七册《九寨沟》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正是使学生迸发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良好载体。    一、营造氛围中引领入境——激情    (一)师语含情,以情激情  《九寨沟》是一篇童话般的写景文,宜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8个年头,教研组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前行,活动形式由原先的单一、传统,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课例评析型、问题诊断型、学习反思式等等。  然而,这样的教研组活动形式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种缺憾——形式丰富创新,但研究深度不够,如何让老师们在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中真正得到专业提升?如何让教研组活动达到形式和效率双赢,实现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  经过近三年的摸索探究,我们的体会是:以课题研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有7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  教材选用凤仙花作为观察对象,是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在全国具有普适性,容易栽培管理,生长周期相对而言比较短,从理论上讲: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生长周期刚好在一个学期内,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据我们不完全调查,09年光笔者所在地附近就有30多所学校师生种的凤仙花到6月初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做得不好,会让你焦头烂额;但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科学会产生一劳永逸的效果,让你充满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把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呢?多年的经历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爱”。正如卢梭所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爱是最成功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有爱,才能成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