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讲授为主,新课改下的阅读则提倡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所理解和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效果才会更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等基础上的,因学生知识、经验有限,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在阅读中,要启发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问题情境是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性提问
  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激趣方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问题包含在情境中,还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但要注意的是,在情境的创设中,问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同时,在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我的老师》(七年级上)的教学为例,课文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来写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我梦中寻找老师七个片段,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先以话题“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往事,然后提出问题“课文记述了哪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引导学生初步阅读,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初读中明确了学习目的,从而为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以故事引入话题等,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课文传递的感情或表达的观点,将问题置于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二、根据学生基础,针对性提问
  新课改的阅读教学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因教师面对的学生在客观上存在差异,问题也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一般而言,教学中教师可按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阅读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以难易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然后按照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不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的教学中,基本生字词是必须掌握的,而在对内容的概括引导上,对中、下层学生而言,教师以问题“根据文章标题提示,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进行分层;而对上层学生则要求学生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情。同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如在《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的第三段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说明方法,教师以“请找出本段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找出引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教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追问:“这样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理解以孙悟空为例的克隆,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可将抽象的克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科技说明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结合教学目标,层次性提问
  在课堂中,阅读活动的展开是以目标的达成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新课改下的探究教学模式虽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的误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目标而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让学生在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后一问题的探究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以《藤野先生》(八年级下)的教学为例,教师以问题“作者在日留学期间转换了三个地点,找出文章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引导学生理清作者在日留学的生活情况后,以问题“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线索,同时导出“爱国主义情感”的线索,以问题“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教学以三个问题来突出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写法的重点,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的难点。
  四、拓展教学内容,延伸性提问
  语文课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的课程。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的教学为例,教学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你和父母的关系如何?能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情感吗”,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思考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又如在《变色龙》教学中,教师以问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让世人唾弃,你能结合生活谈谈我们该从奥楚蔑洛夫身上获得什么启示吗”,引导学生在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基础上结合生活谈论自己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问题包含在情境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问,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以应用,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其他文献
中学修辞教学不像语法教学那样有成文的系统可以依照,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修辞知识的呈现不像语法知识那样系统有序,那么教师应将哪些修辞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呢?  现在中学生学习母语的重点已从小学的字词学习过渡到篇章阅读及写作上。针对中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当前修辞教学的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当前中学修辞教学亟须加强不同语体的辨析与运用。  从语文教学现状看,中学语文教学重文
要在短时间内搞好语文复习,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内容包含“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层面。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认为:“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包括处理、加工、改编及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又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高三语文复习的传统做法是按照专门的复习纲要进行,通常分成文言文阅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调理创伤大鼠应激反应的应激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总结和探索补中益气汤调理创伤大鼠应激反应的机制,以期为临床上更加合理应用补益类中药调理应激反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良好态势,广大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究与尝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指导了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教学成效提升积蓄了后劲,增添了力量。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紧扣自主探究、教学迁移、分层要求及读写专题活动四个重点环节,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紧扣自主探究教学环
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要从根本上走出效率低下的阴影,就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带动学生高效的“学”。通过教师课堂上积极有效的引领和推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单位时间内最大量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促使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一、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摘 要: 文章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小说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立足课本,整合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精研习题,总结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链接高考,专题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立足生活,开阔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小说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小说是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被称为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在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是口腔科严重疾病之一,属于不可复性牙髓炎,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疼痛多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常突然发作、夜间加剧、影响患者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