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从教路,在沃土中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洪光:东莞万江人,现任拔蛟窝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高级政工师。曾获“万江区小学优秀校长”“万江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
  
  他的教育人生开始于22岁那一年。那时,年轻的他在发扬自己专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积累,扎实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不断提升。
  43岁那年他第一次当校长。10年间,他挑战自己完全陌生的工作,实现了看似不可实现的目标,在校长一职上大胆创新与实践,在当地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10年后,他来到拔蛟窝小学,开始了又一次的“教育创业”,为打造一所名副其实的省一级学校而不懈努力着。
  他是叶洪光,是中国千千万万基层校长中的一员,是活跃在你我身边默默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朴实教者。他与他们的故事并非传奇,但当他们以人生做笔,用心血与汗水去着墨心中的教育蓝图时,那种坚韧、执著、无畏与诚意,不禁让我们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扎实为师写春秋
  1976年的元旦,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22岁的叶洪光也迎来了自己从教人生的开端。他以农宣队员的身份入职万江中学。宣传、文艺方面的才能不仅让他当起音乐、政治教师来得心应手,还使他在任学校政工组成员、团总支副书记时工作得游刃有余。工作之余,他积极协助万江区团委开展工作,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万江区优秀共青团干部”。
  1978年,叶洪光来到石美小学,在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学校团支部书记的同时,开始担任语文教师,而且一当就当了19年。他在一线教职上扎根,不断学习、积累,凭借着自己的写作特长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写作指导法,所指导的学生习作在参加1995年、1996年的奥林匹克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时连续两年荣获优秀作文奖和优秀指导奖。中国青少年写作年鉴编辑委员会主编的《青少年写作年鉴》(1996卷)在将该校学生叶佩玲的习作《当试卷发下时》收编出版时,叶洪光的名字也被编入了优秀写作辅导教师名录,并且还被赋予了这样的一番评价:“他在写作上重视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善于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场面、游戏和表演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求索作文。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多人获奖。”
  在石美小学任教期间,叶洪光还完成了四年的中师函授和三年的大专课程,并顺利毕业。几年的专业学习深造让叶洪光在面对教育实践时有了更多的思考,于是开始用文字去记载那些纷繁的教育现象与应对之道。不知不觉中,他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篇获奖论文《谈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鼓励着他不断推开从教生涯中的一扇扇新“窗”,开始探索不一样的从教之乐。迄今为止,他所撰写的论文有3篇获国家级奖,7篇获省级奖,6篇获市级奖,还有10余篇已被多本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收编出版。教育实践经验的丰富与教育成果的不断涌现让叶洪光在为人师的日子里不仅出色履行了助人成长的职责,还使他收获了自我的提升。更广阔的舞台在等待着他。
  初任校长展锋芒
  1997年8月,叶洪光到万江区小享小学任校长,开始用心用力演绎一个全新的教育角色。过去当老师、辅导员都只需听从校长的安排做好份内事就可以了,现在则要全盘考虑学校的工作,还要分配给教师工作,这让初任校长的叶洪光感到既陌生又充满了挑战。
  任一所学校的校长就像一次创业,需要完成一些从无到有的“创造”,申报市一级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挑战。当翻开《广东省全日制小学等级评估方案》,看着其中的39条指标要求,再对照学校的现状时,叶洪光心都凉了。场地不够、设施不齐、资料不足,人手欠缺……怎么评呢?而且市一级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怎样去申报?如此重担落在谁身上都是压力,更何况还落在了一个缺乏经验的“新兵”肩头,工作量之大、完成难度之巨可想而知,几乎堪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面对着小享村民的拳拳期盼,叶洪光胸中的那股激情被点燃了,初任校长的他没有被所谓的“经验之谈”吓倒,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劲头,他在心中暗暗决定:干,而且要干得漂亮。当时的学校场地基本达标,但无运动场、电教室,还需添置很多设备,资料档案等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时间去整理,于是叶洪光立即成立了申报领导小组,亲自挂帅任组长,并分设各专项工作组,将任务与责任具体到个人。在那一年里,全校师生在叶洪光的带领下马力全开,齐心协力地为通过市一级学校的评估而努力着。申报领导小组编制了还需补齐的设备清单,向小享村申请经费。经费到位后,校园开始按照新的规划重新改建,加建了运动场、改建了电教室,并按照市内其他市一级学校的建设调整了校园布局及设施配置。除了在校园建设等硬件指标上下工夫,叶洪光还不断充实学校的“软件”,开始招兵买马,配齐音、体、美、信息等专职教师,双管齐下地打造名副其实的市一级学校。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申报条件已成熟,于1998年9月通过东莞市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当时全市第28所,村办的第6所市一级学校。就这样,初任校长的叶洪光锋芒毕现,硬是通过“买米添柴”完成了原本的“无米之炊”。在市一级学校的挂牌仪式上,各村的书记、干部,各校的领导,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群众一千多人齐聚小享村影剧院。当叶洪光与村书记万暖枝从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何炯手中接过“东莞市一级学校”的牌匾时,一年来的汗水、心血终于得到回报。
  首战告捷后,叶洪光收获了经验,也累积了自信,开始大刀阔斧地抓教学、促科研、创特色,不仅使学校学生在参加的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更是吸引了诸多媒体对学校特色教育的连篇报道。10年的历练让叶洪光在校长的岗位上真正成熟了起来。
  掌舵拔蛟窝,五载步步高
  2007年8月,叶洪光调任拔蛟窝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虽然已在实践工作中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来到一个全新的平台,面对着全新的环境与条件,已经53岁的叶洪光又要开始一次全新的奋斗,这对于他而言,无异于一次全新的“创业”。
  在当时的拔蛟窝小学,部分教师上课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状况依然存在。因此,叶洪光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了监课“突袭战”。虽然这样的“突袭战”客观上较有效地提升了课堂质量,形式也逐步由“校长监课”向“学生家长零距离直面教学”发展,但这种让教师们被动地去改变的“威慑”终究不是优化师资的良策,毕竟教师“师范类科班出身的不多,教学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评课不得要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的科研能力弱,缺乏教研经验……”这样的问题不是靠“威慑”就能解决的。于是,叶洪光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力图从提高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开始,向教师素质要教学质量。为了巩固教师们的教学基本功,叶洪光邀请了国家级、省市级的专家学者来校对教师进行师德、科研、书法、普通话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亲自为教师们上培训课,利用校本资源强化教师培训效果。为能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技巧,叶洪光邀请了市里教研室的教研员、教学辅导员、业务好手、名师精英等定期到校对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言传身教。除了将专家们“请进来”,叶洪光也主张教师们要“走出去”,积极参加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以及市里甚至外省的相关比赛和活动,在一个更宽阔的平台上与同行们切磋。
  叶洪光说,“我来拔蛟窝小学后,一个学期的教师培训投入相当于之前三四年的总和”。他呷了一口茶,坚定地说,“我相信让教师们多出去看看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带回更好的精神状态,而且也能带回很多新的经验和‘尝新’的勇气”。确实,目前正在拔蛟窝小学火热开展着的经典诗文朗读活动不仅活跃了整个校园的氛围,而且还让其赢得了区里诗文朗读比赛一等奖的荣誉。教师们在叶校长手把手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做课题,“市级优秀教师”的称号也花落拔蛟窝小学了,不少教师现在参加市里的比赛甚至还能获得一等奖……可谓成果喜人。叶校长说:“目前取得的进步虽然相较于一些学校而言微不足道,但对于师资基础薄弱的我们学校来说,很多成绩都是历史性的突破,都让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在对学校运作的核心系统“师资”进行大力改造的同时,叶洪光也在关注学校的硬件设备状况及整体建设存在的问题。他将原来存在应用“硬伤”的电教设备更新换代,共设置了20多间多媒体教室,还对电脑室、体育室、书法室等进行了改造,甚至令人把教室里的黑板、学生的课桌椅全部换成新的。在叶洪光的不懈争取和努力下,拔蛟窝小学的多媒体教室、书法室、体育室都因为充足优质的器材配备而焕然一新。学校修建了区内一流的多功能综合运动场,建设了品种齐全的生物园,高标准装修了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建造了文化长廊,增设了校风、学风、班风牌、宣传标语、名人名像宣传画等,图书馆的藏书量也达到了两万多册。叶校长告诉记者,当时优化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花了近200万,基本上算是把教师学生们普遍抱怨的问题解决了。他说:“我一直觉得反映到校长这儿的问题能不能完全解决是一个问题,当校长的有没有全心全意地去努力解决是另一个问题。前一个问题也许会受限于客观条件,但后一个问题考验的绝对是校长的责任心和觉悟,这是更根本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自己是个基本合格的校长。”简单的一番话,这位基层校长的直率和善良、无奈和坚持都已展露无遗。
  经过几年的发展,拔蛟窝小学已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学校”,并先后荣获“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等荣誉。当记者问及对于学校发展有何未来预期时,叶校长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要把拔蛟窝小学办成一所名副其实的省一级学校”,这个愿望一如叶洪光给人的印象般,朴实而充满力量。拔蛟窝小学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德刚)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北京市教育学会学习障碍研究分会致力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研究,探尋帮助机制,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期《深度报道》关注了2011年该研究会的年会盛况,专题采访了研究会梁威会长,并撷取了研究会的一些优秀成果,供大家借鉴,也藉此呼吁更多的教师能关心、关注学习困难的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前,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即“文本解读”格外重要。本文旨在结合实例,从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  一、“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  一般而言,“文本解读”大致有三个研究范畴,即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本文只探讨前两者。作者理论,即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就是要追溯作者创作时的本意,并尽可能地将其还原。要根据作者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就要全面、具体地掌握有关作者的资料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1]这样规定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积累名篇,积累句式和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
新时期我国师德建设成就斐然,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动向,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师德建设的传统认知思维路线和单极认知理论没有得到根除,已经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论障碍和理论症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的多元文化价值格局对师德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文化桎梏和现实症结。  一、理论症结  长期以来,师德认知理论与师德建设实践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乃是师德认
(一)  风,轻轻地拂过脸颊带来春的消息  雨,慢慢地落向大地携带爱的滋润  雷是那么狂躁  将我从大地中唤醒  太阳给予我光明  使我茁壮成长  月亮悬挂天空  让人满怀希望  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  追随时间脚步  以风为伴与生命共同飞扬(二)  走近历史,深入敦煌  感受千古文明,聆听世纪绝唱  它是一个奇迹  是一段梦想如古老的巨人矗立在世界东方  看,那一幅幅的壁画是时间的积淀  听,那一
一般地说,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大致可分为技术行为和道德行为,技术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操作方式、程序等,是对物的关系,如多媒体运用;而道德行为侧重于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是对人的关系,如师生和谐交往。教师专业道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条件或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既是教师德育专业发展的根本,更是教育质量和遵循教育规律的期盼。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中教师专业道德行为总体上是受学生和家长认可的,多数教师辛勤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豌豆在闻到别人午餐里香油的味道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曾经服用过一个偏方——明矾磨成粉末,调入香油服下,据说可以治咳嗽。“我没被毒死真幸运。”她用了一句话来总结这个偏方。  可回忆的大门一旦打开,又跑出许多其他的故事来。豌豆的妈妈有好多偏方,她自己就是在各种偏方中成长起来的,也要在豌豆身上传递下去。小时候的冬天,她的手容易生冻疮,有时会肿得老高,又痒又痛。  她妈妈心疼,四处打听,寻
一    耳畔回响着婉转悠扬的大自然的旋律,眼前不时闪现出各种鸟儿的英姿:杜鹃、黄鹂、百灵鸟、斑鸠、画眉、云雀……更让人惊喜、让人激动和称奇的是,今年夏季以来,“入住”校园的各种鸟儿已增至成千上万!  这是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出现的一道独特风景:鸟鸣伴书声。校园丛林中,传出许多不同种类的鸟鸣声,或低沉柔美,或清脆高亢,伴着学子们从绿树掩映的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轻快典雅,浑厚流畅,让人仿佛置身于
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學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教育杂志》是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专业刊物。1909年(清朝宣统元年)2月15日,该刊在上海由时任商务印书馆出版部部长的陆费逵创刊,每月出一期,每年为一卷。1932年曾经因故停刊,1934年9月复刊。抗日战争开始后,《教育杂志》从1938年起在香港编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迫第二次停刊。1947年6月,该刊又在上海复刊,至1948年1